□邓宏森
(湛江日报社,广东湛江524000)
在推进融媒体大发展中突围
——湛江日报社“中央厨房”建设实践
□邓宏森
(湛江日报社,广东湛江524000)
逆水行舟,搏浪向前。倘若用一句话形容当前报业的生态,笔者认为这句话颇为贴切。近年来,地方报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受新媒体冲击,报纸发行量和报业广告实收额延续下滑,各地报业普遍谋求转型,用互联网思维加快媒体融合发展,但受技术、人才、机制、资金和观念等因素制约,转型普遍遇到困难。
自从2015年开始应用北大方正软件进行“中央厨房”建设——全媒体采编流程再造,广东湛江日报社“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融媒体实践已历时两个年头。从实践看,融媒体多元化传播的格局大大提高了报社在三个舆论场中的综合影响力,传媒产业的链条进一步延伸,报业转型升级的路子大大顺畅,底气和自信愈加提升。这两年,湛江日报社广告止跌回升,发行一路攀升,党报阵地愈发稳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中央厨房”——全媒体平台牵引PC端、报纸端、移动端“三端齐发”,“城市联播”联网LED、LCD、楼宇TV“三点布控”,“产业基地”整合出版、印刷、发行“三业齐旺”,“全员创客”助力视频、电商、物流“三头并进”,湛江报业“多元多赢”的传媒产业化格局正在打开。2016年,湛江日报社全年经营总收入同比增长10%,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91%。《湛江日报》、《湛江晚报》在增调报价后,发行量同比增10.48%,全媒体平台实现盈利。
其实,面对尚未过去的报业寒冬,面对“活着还是死去”的重大问题,我们最不应该失去的是理性。纸媒遇上互联网,是主动融入,还是被动退出,这才是报业的时代命题。报业实质性转型,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融合,是真融合,是我你不分的融合。2014年,湛江日报社引进北大方正全媒体平台软件,进行全员培训,对传统采编流程进行了再造。启动全媒体采编流程后,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从传统的采访、编辑、出版发行向全媒体采集、全媒体平台发布和营销转变。也就是说,我们从传统纸媒的单向图文采编和传播,通过技术升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采集视频、音频和文字图片,向纸媒、网站、微平台、APP和户外媒体多次发布和立体传播转变。从此,我们从报纸传播时代跨进无纸、无疆界传播时代。传播模式改变,连锁反应必然随之而至,那就是,我们的观念从经营报业向经营全媒体平台转变。
早些时候,业界有一个说法,做纸媒的是养奶牛的,做渠道的是挤牛奶的,我们多年养的奶牛,让互联网轻易地把奶挤走,还是免费的。现在传媒界有一个说法,做内容不如做平台,做平台不如做渠道,做渠道不如做营销。如果通过技术开发,把内容、平台、渠道和营销贯通,那你就是王者。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面对时代潮流和报业新形势,我们把报业的发展战略思路调整为:构建以报为核心,以人才、技术、内容为支撑,多媒体、融媒体化的现代传媒体系,实现从传统报业向现代文化全媒体产业战略转型。为此,湛江日报社开展报业战略定位,进行报业品牌价值评估,并围绕品牌增值的主题开展调研,对用户群、市场态势等大数据进行分析,制订报业转型升级发展纲要,构建现代传播发布体系、现代传播产品体系和现代传播产业体系的“三大体系”。
目前,“三大体系”正在加快推进,主要围绕《湛江日报》、《湛江晚报》以及官方微博微信、湛江日报手机端、湛江云媒新闻客户端、湛江新闻网和粤西城市联播网所联网的LED、LCD、楼宇TV、城市党报电子屏等,通过多种内容、多种媒体、多个渠道、多次发布,建起了新的传播模式和效益模式。
围绕“三大体系”建设,我们已形成“四大方阵”布局,即户外媒体方阵、融媒发布方阵、电商发行物流方阵和印刷出版、文化创意产业方阵。这“四大方阵”改写了传统报业靠广告、发行、印刷“三套马车”支撑的格局,实现四处开花,多点赢利,助力我社冲出新媒体暴风骤雨的围困,渡过报业寒冬的暗流险滩,逆水之舟,驶向报业融合发展的远洋!
在全力推进融媒体的建设中,不管是构建全媒体平台,还是打造“中央厨房”,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都不能忽视:
构建融媒体要讲“主业”。无论是平台建设,还是内容产品打造,都要以构建现代全媒体产业为目标。目前,虽说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围绕“三大体系”,打造“四大方阵”,眼下湛江日报社正在按互联网思维整合报社人力资源,从体制入手,从组织架构入手,依照“项目制”扁平化管理,建好决策、技术、管理、营销、内容“五大团队”,促使报业融合发展更加快速、更加高效。无论如何,媒体融合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扩大党的意识形态阵地和延伸党报传播平台,牢牢把握网络端、纸媒端、移动端、户外端的舆论主动权。为此,我们始终坚守以报为本、内容为王,坚持“思想立媒、责任立媒、新闻立媒”,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对报纸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把报纸办得更好。同时,依托科技创新,构建平台、拓宽渠道,打造动感的、可视的“立体报纸、视频报纸”,让传统纸媒实现“无纸化传播”,变成新的媒体形态。通过系列内容改革,借助新媒体平台,力争在无限的虚拟空间里,更好地发出党报的声音,扩大党报影响力。
构建融媒体要讲“加法”。媒体融合不是媒体相加,而是在融合中分众化传播,相互补充,共同做大。平台和用户群不同,制作手法和传播模式也不同,力戒同质化,一稿多投,或者把同一内容分发到不同平台,使内容在传播中相互削减影响力。同时,必须制定平台发展的考核量化指标,做到各平台发展责权利清晰。2013年,湛江日报社成立“一次采集,多次发布”的全媒体中心编辑部,创建微平台、湛江云媒APP客户端、湛江新闻网手机端,将媒体品牌影响力延伸到不同平台的用户群。同时,整合湛江新闻网,启动城市全媒体联播,构建新的传播模式,让党报的舆论阵地通过网络、LED、LCD、楼宇电视、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等实行全覆盖。在整合资源加快平台建设中,湛江日报社全力打造传播端的“两大方阵”。
一是户外媒体方阵。我社拥有PC端、移动端、纸媒端和3000多台楼宇电视、LCD、LED、三面翻、灯箱信息屏和党报电子阅报屏,共有14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我们通过全媒体中心和城市联播网这两个类似“中央厨房”的指挥调度和播控中心,把14种平台整合成音频、视频、图文兼备,新闻信息、生活资讯、综艺节目和广告发布的传播方阵,在区域形成新媒体传播“航母集群”,营造区域传播力、影响力,立体覆盖市民生活,“线上传播、线下营销”相互呼应,打造了立体传播模式和效益模式。
二是全媒体发布方阵。以全媒体中心为平台,整合采编资源、再造采编流程,构建全媒体发布方阵。报社通过引进北大方正软件模块,全媒体平台运行成功。全媒体中心调度“两报一网”的内容生产,通过发布平台的深度制作,对接移动媒体、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形成“扇形传播”,对用户进行分众化推送。目前,我社“三端”已拥有上百万的活跃用户群。2014年,城市全媒体联播网项目获评中国报业新媒体创新50强,湛江日报社列入国家第二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构建融媒体要讲“创新”。坚持机制体制创新,转型升级整合发展,倾力打造“五大团队”。湛江日报社以2004年创建新闻网为标志,转型升级开始起步。2013年搭建全媒体中心,以平台整合、机构调整、考核创新等为切入点,开启新一轮转型升级。2016年以来,又通过实施项目制及资源整合,打通平台壁垒,逐步向机制体制创新深水区推进,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根据互联网时代“扁平化管理”、“项目制”产生新的团队组合模式,报社正在打造战略决策团队、内容生产团队、技术开发团队、品牌营销团队和经营管理团队等“五大团队”。
构建融媒体要讲“用户”。媒体融合发展,将粉丝、读者转为用户甚为关键。必须将“新闻+服务”模式贯彻始终,将“三端齐发”变成常态。2015年,超强台风“彩虹”正面登陆湛江,全市水电、交通、通信瘫痪。报社全媒体出击,PC端、移动端、报纸端“三端齐发”,以APP客户端、微平台视频、图文直播,报纸深度跟进并通过二维码扫描与移动端互动的方式,实时滚动播报风情灾情和抗灾复产。1小时的微直播广为国内媒体转载,点击阅读量达1000多万人次。据中国报业新媒体数据显示,湛江日报新媒体综合影响力在全国副省级和地市级中的排行榜上名列22位。
今年,以培育优质团队、优质内容的“二优”,以及做有温度、有热度、有高度、有锐度、有深度文章的“五度”,突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开辟报纸视频版,APP、微平台热线版,通过考核机制创新和采编流程再造,进一步打通报纸、网站、网站手机端、湛江云媒APP以及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关节,舆论引导做到传统媒体的“精深广”与新媒体的“短平快”良性互动,相信这次改革将进一步巩固纸媒20万核心读者,扩大100万网媒用户,打造媒体影响力。同时,通过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组织架构、采编流程再造、考核体系创新,建立一体化运作的全媒体内容生产体系和运营模式,致力于品牌培育,吸纳用户,湛江日报、湛江晚报、湛江新闻网新媒体用户力争2020年达到200万,湛江云媒APP客户端拟用5年打造100万区域用户。
(作者邓宏森系广东湛江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
(编辑:高秉喜)
社获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
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这些高含金量的国家许可证,为我社全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了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