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楠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
多元文化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程度的研究
马 楠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
青少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历史和人民赋予他们的责任和重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他们确立了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重要问题,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培养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问题。
青少年;多元文化;价值观
青少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历史和人民赋予他们的责任和重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他们确立了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重要问题,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培养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问题。从青春期的特点来看,不难发现青春期是一个人生发展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外界复杂多变因素的影响,但缺乏判断和选择的能力,特别是当前社会、文化的复杂度,对市场的影响,物质的诱惑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大环境下,青少年的价值观普遍呈现出以下几种状态:
(一)价值观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便利的条件。21世纪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态更加年轻、活泼、开放,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更快,不再像以往人们的想法仅仅局限于一种文化形式,现在在网络环境的趋势下更加快捷和便利的去寻求来自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思想的熏陶。当然,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信仰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于是,青少年当接受了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大环境下的熏陶后,价值观也会由原来的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二)青少年缺乏高尚的理想信念
面对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以及青少年自身的识别能力比较弱,很难区分自己确立的价值观正确与否,他们容易受到意识形态和多元文化的不利影响。同时,他们不能更加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自己、不能更准确的定位自己,缺乏信仰,导致不能尽快建立一个科学理想的奋斗目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更有很多青少年还存有不良的思想意识,具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
(三)青少年的爱国意识薄弱
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对于自己祖国的责任,这一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爱国意识,在革命年代一直都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并发挥着凝心聚力、团结一心的强大作用。但在现代,在青少年心目中的爱国主义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他们只是认为这是一个模糊的口号,并没有实际意义。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往往以自己的利益作为衡量标准,强烈的自我意识,不想考虑其他人或集体的利益,最终与社会脱节缺乏社会责任感。
(四)价值观过于理想化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世界各国文化的传播速度也随之加快,这也让的青少年更加便捷和快速的参与到这个简单而又复杂多变的文化大环境中。由于接触到的信息多样,再加上个体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往往导致青少年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程度不够,趋于理想化,与社会脱节,偏离现实,不易实现,最终导致呈现出一种理想信念虚无化的状态。
(五)我国校园价值观教育存在缺失现象
现如今,我国的校园里普遍呈现出一种现象,许多校园管理注重实用性,过分强调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习功利化的态度,缺乏人文精神。其实,校园的主要任务不光要传道受业解惑,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职能就是在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及时帮助青少年克服成长中的心理障碍,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青少年立德树人、健康的成长成才。
(六)青少年过度重视个人利益
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青少年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在各种文化交流发展互动的过程中,一些青少年由于受到金钱至上和意识形态的自我影响,在利益的面前,首先考虑的是要满足自己的利益,忽略集体利益,其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削弱必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随着世界各国文化流入中国,多种文化之间相互的融汇碰撞,使我国本土文化韵力失去了原有的说服力,同样青少年的价值观也会失去凝聚力,集体意识变弱,自私的一面已经扩大,导致利己主义的崛起。
(七)价值在实践的过程中有知行不一的现象
价值观对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具有导向和规范的作用,然而仅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还不行,社会实践是生命源泉的真正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我们更要做到知行统一,协调发展,而现如今青少年在价值实践上却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比如,青少年过度强调自我的发展,张扬个性,但却又往往不能坚持自己的追求,盲目从众,从而迷失自我。青少年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目标时,面对众多选择不知所措,从而失去既定目标的方向。
国家需要青少年,青少年离不开国家。青少年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心系祖国,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因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与教育。
针对当前青少年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引导青少年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我们要认识到青少年价值观现状的本质,具体问题深入分析,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寻求合理有效的对策。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进行正面的灌输和引导,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我们应该采取理论讲授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青少年不但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青少年通过更多的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和人民,认识到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把这些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新的价值观加以总结,并传递给人民群众。
第二,对待西方价值观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吸取其他民族国家的先进文化的营养,学习知识文化成果、总结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引进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观念,丰富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使不同的文化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能够相互碰撞、相互磨砺、相映生辉,共同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第三,我们要创新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随之发展。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更需要创新,当今时代,我们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顺应时代的潮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青少年的思想,正确引领青少年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的价值观。
第四,提倡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是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的主力军,是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品质的国家主人。青少年不仅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约束自己,而且要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集体主义来约束自己,清醒地认识到集体利益应当高于个人利益,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应该适当地放弃个人利益。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力量,合理有效地利用多渠道进行价值观教育
校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二个家,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整体文化素养水平,而且还可以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校园文化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起着莫大的作用,而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有着正确的指导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应重视校园宣传栏、宣传牌的建设工作,定期更换名人格言,引导青少年找到人生方向,树立远大理想,制定科学的人生规划,进而增强爱国爱校意识,最终形成一种良好的育人氛围。另外,学校应在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组织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场所,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信仰,进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带领青少年在实践中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第一,合理利用互联网进行价值观教育。第二,校园文化活动、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三者相结合实现全方位育人。学校要通过这三者的结合,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价值观教育氛围。第三,建立和完善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机制。第四,学校应该着重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使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获得更多的专业技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生活,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第五,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教师应适时更新教育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三)优化社会环境,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现代广告传媒被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互联网、报纸、杂志、电视等都是以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而且这些媒介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内容多样、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这些特点和优势足以说明会对青少年与社会环境的接触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此,社会各方面在发展各自的文化产业上不能只看重自己的经济利益,要把眼光放的更加长远一点,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积极正确的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创造更多的有蕴含有教育意义的文化产品,引导青少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意识,积极向上的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效结合家庭教育实效
家长是青少年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父母,必须要重视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孔老夫子的儒家文化中仁者爱人的思想要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主导作用,让孩子学会爱别人,懂得尊重长辈,懂得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同时,父母要给孩子一些独立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学会反思,增强家庭责任感。让孩子们能够身临其境的接受教育,并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洗礼。
(五)加强青少年的自我教育
第一,青少年要勤奋学习,努力求知。
第二,青少年要自觉接受道德教育,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水平。
第三,青少年要提高自身辨别力,实事求是。
在当前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应该正面看待多元文化。同时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积极主动地利用主流文化引导青少年,协调青少年、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帮助青少年寻求正确的方法途径,进而树立有利于中国梦实现和青少年自身发展的价值观。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有能力去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在未来,青年一代将有一个辉煌伟大的未来。青少年要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任重而道远,一步一步个脚印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1]江泽民: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隆重举行[EB/OL].新华网,2002-05-16.
[2]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9.
[3]江泽民:江泽民在庆祝共青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Z].2002.5.
[4]习近平:习近平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Z],2013-6-20.
[5]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6,66,19.
[6]叶立群.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99.
[7]孟育群.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3,269.
[8]胡锦涛.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7-1-1.
[9]崔海涛.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江苏高教,2010(5).
[10]张国艳.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11]刘毅.注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0(1).
D
A
2095-4379-(2017)25-0036-03
马楠(1984-),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本科,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校讲师,研究方向:法学及思想政治教育。
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社科联2016年度专项调研课题(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名称:多元文化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程度的研究(课题编号:QSNYJ201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