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捷
(厦门湖里实验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0)
让音乐课堂“动”起来
——新课标改革体系下的新尝试
林 捷
(厦门湖里实验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0)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有组织有目的的团体协作,感受音乐、创作音乐,在这个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调动联觉思维,开动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动;团体协作;主观能动性;实践;循序渐进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美,也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可以说,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就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新课标体系下,音乐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从乐谱和音符出发的理性,枯燥的训练,而更多的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教育活动中的进行有效的知识传递,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要求师生双方主动投入,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因此,笔者从学生角度出发,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从初一新生入学开始一直到初二结束,进行了一些尝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像过去一样,起主导作用,只是作为引导者存在。传统意义上来说,跟唱,模仿,讨论,提问,节奏律动等皆为“动”,首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广泛得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率,但是, 这些意义上的“动”大多都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的被动的动,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而2011版《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倡,教师应树立“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从只关注“教”转变为在“教”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从学生参与教师的传授活动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体验、探究、交流等过程中的“学”。本文所提倡的“动”不止包括以上常见模式,更多的是让所有的学生有组织,有目的的团体协作,主动去感受音乐、创造音乐,在这个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笔者观摩过不少公开课和录像课,里面不乏有许多课是渗透了学生才艺的课堂活动。例如像《班级音乐会》,学生们自己展现自己的才艺,或弹或唱、诗朗诵、舞蹈,咋看过去很热闹,学生的表演兴趣浓厚,但是,这些表演又有多少是从课堂上学到的?还有一些课堂活动,例如在介绍音乐剧的课堂上表演个《音乐之声》片段,例如在介绍民族乐器的课上,安排一些会民乐的孩子上台表演。而这些表演有很大部分是学生事先准备好的或者已经排演好的,带有一定的表演意味,这种为了“动”而动,并不体现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体验。当然,也有不少好的案例是通过课堂活动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度,更深入地体验音乐。例如,江苏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中春天所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珍视生命,能用恰当的情绪表现春天,演绎春天。在其中的第三课时,教师在充分的情感铺垫、节奏歌唱训练后,用了课堂上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分组即兴表演春天带来的生气。孩子们选择的主题很多,比较突出的例如春雨——用手拍击腿,肩等身体部位来模仿春雨的声音,通过节奏和力度的变化展现春雨从稀疏到密集到雨停的场面。还有种子发芽——跟随音乐的强弱变化,用肢体语言表现一粒粒的圆形种子,在春天里逐渐苏醒,成长的过程。这些音乐活动是通过全班分小组自选主题,现场讨论编排并展示的。虽然时间短,学生的展示略为稚嫩,但是也让学生充分得感受学习了节奏、力度等音乐要素,体会到了春天所带来的生机。这样的“动”才是本文所提倡的,它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能体现课堂教学成果,对教学内容能起到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巩固知识技能以及开发创新思维等的作用。
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的长度。音乐教师,面对的通常是一整个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里,有的可能从小就接受音乐的熏陶,有的却五音不全,节奏不分,因此,如何衡量教师的教学成果,不仅体现在好的学生有多好,而更多的应该着眼于相对弱的学生能得到多大的提高。在笔者与周边的音乐教师交流中发现,音乐课经常变为一些质优生的天地,回答问题,表演等活动几乎都离不开这些优等生的身影。笔者从教的前几年,也存在如此情况。好学生课堂上相当活跃,其他的孩子则是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被动得进行课堂活动。如何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何带动所有学生一起提高就成了个很大的问题。笔者在一些音乐活动中将学生随机分组,指派一些有基础的学生作为组长牵头,向组员征集意见,集思广益,分工合作进行创作和表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一次次的小组音乐活动,学生们胆子渐渐大了,能力也逐渐提高,有了自信,自然就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开始主动参与活动,甚至敢于“越庖代俎”,代替组长做决定,排演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活动,参与热情度高,增加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
律动,也可以是思想上的动,尽可能得调动音乐的联觉思维,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更好地感受音乐。更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音乐不仅是听觉上的艺术,它和文学,绘画,哲学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对于音乐的理解,每个人都不一样,根据人的知识面,习惯,经验等因素产生变化。因此,不要局限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理解,而是尽可能的拓宽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尝试,对于他们更好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有很大帮助。例如,欣赏一些标题性音乐,则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加以发挥,用文字或者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笔者曾对七年级下的格罗非《羊肠小道》,德彪西的《海浪的嬉戏》做过实践,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凭着自己的理解,用文字或者图画来表现音乐。对于《羊肠小道》学生们更多得选择了文字,有学生写道:“音乐的主题部分就像老鼠嫁女儿,小老鼠坐在八抬大轿上,晃悠悠得欣赏沿途的风景”。还有学生认为:“行进主题就像在天上翱翔,凉爽的风扑面而来,凉爽且秀美”。《海浪的嬉戏》因为是印象派作品,在创作之前就已经对印象派,对乐曲稍加介绍了,故而,学生更多用绘画的形式来展现。有一个学生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那是各种颜色的组合,各种颜色的有机的穿插,或浅或深。虽然没有具体的图形,但是,色块的对比已经说明了印象派给与他的印象。
尽可能的运用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学习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才是新教标精神的方向所在。
必须明确,动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而不能是随意的动。为了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并能最大限度得提高课堂效率,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活动的设置必须明确目的,围绕着三维目标进行,而不是让学生们天马行空,随意地动。例如,笔者曾经设计了一个课堂活动,要求学生根据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的音乐设计表现战斗场面的运动中的舞蹈队形和造型。结果,试上的时候,由于自己引导不够到位,学生的理解不够充分,最后变成了和着音乐的群殴。这堂失败的课给于笔者的启示就是引导必须明确,既要放开,但又不能完全脱离于课堂要求。
活动时,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如何动,怎么动,学生能不能动?课堂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着双基,在活动设计时,教师心里要清楚,我要的是什么,通过活动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个目标是否紧紧围绕着主题。不能为了活动而动。
我们决不能以专业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成果。必须做到轻结果,重过程。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以自己的积累和视野来引导和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发挥着重要的启发和引领作用。一声鼓励,能鼓起学生的自信心;一声赞美,能让学生获得认同感;一点批评,能让学生在错误中总结教训。在发挥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的同时享受成就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体验音乐美。
综上所述,一切的课堂活动都要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效率为目标,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经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的体会到做个老师难,做个好老师更难。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地提升学生音乐素质,提高课堂效率,是我辈永远的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仅以此文,与各位同行们共勉。
[1]刘悦.新课程体系下音乐创新教学方法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09):146-148 .
[2]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C].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
[3]蔡梦,苏籍编著.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G633.95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