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自信及其三重阻碍

2017-01-28 03:20任建东张永超
伦理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道德文化

任建东,张永超

道德自信及其三重阻碍

任建东,张永超

道德自信是人们在其社会行为中表现出的一种价值肯定、价值抉断并准备身体力行的行为状态,是信仰层面的坚定、判断层面的坚持、行为层面的坚守。道德自信是文化自信之根,决定着文化的发展走向,是一种文化的根本性标志,是文化的内核。道德自信的心理障碍、认识障碍、制度性障碍是当前提高道德自信必须扫除的关键因素。

文化自信;道德自信;困境

道德自信是伦理学的重要概念,以往的研究少有涉猎,认真研究这一问题不仅是伦理学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增进当今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一、道德自信的三个层面

“信”《说文解字》释曰“信,诚也。从人言。”它表征着人的言论应是发自内心的对内在信念的真诚无妄。非仅如此,先秦诸子赋予了它道德意义。《墨子·兼爱下》即讲“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儒家更是把“信”推为五常之一,信也成为中国人千百年来奉若神明的行为美德。而自信则既是一种道德美德,又是一种生存状态。作为道德美德的自信,是道德主体所具有的一种意欲将德行贯彻始终的良好品格。作为一种生存状态,是生活主体应用其所拥有的文化知识理念应对社会生活时呈现出的必胜信心。无论何种意义的自信,首先都是一种包含自我肯定的自我相信。严格地讲,它是一种心理学的表征,反映着人们在应对特定情境事件时的一种自我肯定性能力评估。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看来自信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个人认知过程中根据以往成败经验和情绪唤醒中对自己所作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他认为“自我效能感的水平越高,行为的完成质量就越高。效能的强度也能够预测行为的变化。效能感越强,人们就越能可能坚持不懈的努力,直到取得成功”[1](P604)反之亦然。自信被从功能性角度做出心理学解读。这表明自信是一种生存状态,也是一种生存能力,是人们应对事事物物时所秉持的乐观积极性的心理。道德自信也不例外,它是人们在其社会行为中表现出的一种价值肯定、价值抉断并准备身体力行的行为状态。一般来讲,这一过程至少应包括自身拥有什么道德理念,并用这一理念作出道德判断,确信何谓善恶,进而按善恶判断准备完成道德活动等三个环节。要解决信什么、对不对和必须如此三个问题。由此出发,道德自信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道德自信首先是信什么的问题。从观念层面看,道德自信首先必须包含对道德的信仰。信仰作为人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完成着主体观念世界的图式建构,道德信仰撇开其发生学意义而言,是人对某一道德目标及其理论规范体系的极度信服。这一被主体建构起的体系既源于已有的理论构建,更源于传统和风俗文化,它提供给人的是一整套的道德法则,构成道德自信的观念层面。当道德主体确立了一种信仰,则意味着在信仰者心中确立起对这一观念的坚定信心,也就从心底完成了对所信仰的道德体系的认可,即合乎这一信仰体系就是“对”的、“正确”的,他即用这种自认不可更改的“正确”观念去观察处理事事物物。即便身边存在其他不同的信仰体系,信仰者依然会按照自己的理念而行为,保持着观念层的坚定,这也是道德自信的最基本层次。

其次,道德自信源于对“好”与“善”的追求。当主体完成道德信仰的建构后就会依据自身道德观念对社会行为作出道德判断,道德判断是一个明善恶、别美丑的过程。当确信一种行为是“好”与“善”的时候,“应当”“应该”就成为行为的主要选项,赞赏乐从就油然而生。而确信一种行为是“坏”与“恶”的时候纵然于己有再大的便利,富贵于我亦如浮云而过,其行为则常常不会成为选项之一,厌恶之情也便出现。而由此产生的赞赏与厌恶感构成了自我内心的强大力量。所以能否依据道德信仰法则准确作出道德判断,达到内在的确信是这一过程的关键。这里关键之关键则在于完成道德判断之时,各种亲情、友情、利益等作为判断的内在因素时时困扰我们去判断,让我们犹豫和忐忑,从而影响道德自信,道德自信要求我们必须综合各种因素迅速做出何为“好”与“善”的判断并不为其他因素所干扰,坚持完成自我的判断逻辑。

第三,道德自信最终体现在道德行为之中。在行为层面,道德自信是一种道德能力问题。阿尔伯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论也正是从行为意义上看到“那些拥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一般都会在脑海中勾出一幅成功者的剧情,使他们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行动。他们所注意的焦点是怎样更好地解决问题;相反,那些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则总是在担心所有可能会出差错的地方,脑海中总是构造失败者的剧情,这样必然会降低其努力水平”[2](P93-94)。道德自信也是如此,他能调动一切动能,让行为符合内在的好恶。它要求行为者需遵从内心的喜好厌恶而不瞻顾其他,时刻准备做“应该”做的,并使之成为自己的行为,这也就是道德自信的完成。不知可否则是道德自信的失却,而知善恶却止于行为则无法体现出道德自信,为恶违善则是毫无道德可言的品行。唯有在行为中表现出百折不回的道德坚守,才能体现道德自信。

这就是说,道德自信是信仰层面的坚定,判断层面的坚持,行为层面的坚守,是将自身确信的美德贯彻始终的能力。

二、道德自信是文化自信之本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3](P163)提出了“要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2014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又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首次提出了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根本。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自信的重视。诚如总书记所言,文化自信是其他自信的根本,我们的道路、理论和制度,无不建立在最广泛的文化基础之上,没有文化自信为支撑,其他一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文化自信是其他自信的最深厚动力,是其他自信之本。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根本,而构建文化自信,最根本则是养成道德自信,而道德自信又是文化自信之根。

首先,道德追求决定价值追求进而决定着文化走向。文化可以有数百种定义,从广义来讲它表征着与自然相区别的一切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总和。但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则无非是指特定民族、阶级在长期的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意识观念,它反映了人们在改造自然世界中所形成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人伦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是这一人群的人文知识的总和[4](P229)。正是有了这一人文知识体系,才构建出不同文化的发展模式。文化所以呈现出不同模式,一方面源于不同的自然生存环境。在应对特定的自然环境以获得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人们根据自身成功的生活经验形成和发展着自身的生活习惯、价值标准。长期的经验积淀出难以改变的心理定向和道德理念,进而使其成长和发展沿着这一路向而展开,成为其所拥有的文化模式。另一方面,这一价值标准,反过来又总是以自我的价值追求为目标,以确定的善恶理念为标准,对外在事物、发展走向进行取舍,进而发展出自身特有的别于其他文化形式的文化模式。文化的发展走向最终是以最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为原点而展开,道德构成文化的原始起点。

其次,道德文化是一种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性标志。外在的看,语言服饰、礼仪风俗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最直接最鲜明的标志,但外在标志充其量只是亚文化,并不构成文化的核心内容。内在地看,最为根本的则是其道德观念,特别是其具有的核心道德观念,它决定着人们的审美情趣、生活态度和生活习俗,使其演化出不同的语言服饰、礼仪风俗,所以核心道德观念才是最根本的标志。其实无论外在还是内在,都是社会道德文化的显现,只是外在特征直观的表征其内在的道德原则。人类社会诸多文化区分正是依据各自具有的道德判断和价值体系而划分的。如果仅关注于外在形式,文化则可能成为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杂乱无章的生活现实,我们也无法对文化做出合理的划分归类与研究。

第三,道德文化是文化的内核。同一文化也可以做出横向划分,诸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艺术文化等等不一而足,道德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体系,这一价值体系既确立着宇宙玄黄天地人我的道德次序,又提供着定是非别美丑的道德指向,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取舍与荣辱进退,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这一思维模式被固化,就使得我们成为这样的一群同质化的人,也使得我们在应对自然、社会生活时无法超越这一人文藩篱,从而成为这一文化中的一分子。正是依托这一思维指向,才演绎出符合并维护这一内核的特有的风俗礼仪典章制度。这些被演绎出的其他文化无不反映和契合于最根本的道德观念,道德文化构成文化的最核心内核。

三、道德自信的三重阻碍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根本所在,而道德自信是文化自信之根,提升道德自信将极大地推进文化自信建设。在当前提升道德自信面临诸多问题,当前最为突出的存在三大阻碍,这是我们在提升道德自信过程中必须扫除的。

首先,扫除道德自信的心理障碍。一脉相承的千年中华文明,一直引领着周边的各种族群,养成我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泱泱大国,天下中央正是这一文化心理的典型表征。但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碎了天朝美梦,琳琅满目的器物文明让国人为之叹服。而科学与民主则从心理上击垮了许多国人的自信心、自豪感。从古代华夷之辨的自豪,到晚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退守,再到民国初年的“全盘西化”的思潮,这一历史的价值之辨多少可以看到文化自信失落的印记。至民国之初,一时间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许多人对西方顶礼膜拜。“全盘西化”成为那时一批学者常常念叨的救世良方。那时在生活层面“洋货”以其价廉物美经济实用进入百姓日常消费之中,崇洋也就不足为奇。在文化层面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知识体系替代和肢解着我们固有的知识价值体系,连我们沿用千年的言语文字在一些学者那里都成为需要废除的陈旧过时之物。表现在价值观上“洋”成为好、合理、先进的代名词。固有的文化体系、生活习惯则视为“土”,成为愚昧、落后的代名词。民族自信心备受打击,文化的向心力大为衰退。“脱亚入欧”成为儒家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价值选择,也成为一些中国学者的选项。必须承认近代伴随技术落后,文化落后也在情理之中。百余年长期的落后造成了技不如人的文化心理障碍,使得我们对文化传统失去自信,对本有的道德观念亦没有自信。特别是价值碰撞冲突时,自卑心理常常使我们缺乏足够的自信,怀疑自身的判断,无法理直气壮的挺起腰杆坚持自身的道德观念。这也是当今道德自信建设必须克服的心理阻碍。

其次,扫除道德自信的认识阻碍。从认识上看,道德自信的提升存在两方面偏差。一方面,道德建设虽然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道德无用论”和“唯经济主义”的论调却一直都不绝于耳,常常显现于媒体与生活之中,成为消解道德自信的重要推手。在我国社会飞速发展中,经济发展被许多人看作硬道理,财富、GDP等成为人们热衷追逐的目标。道德虽然与经济财富相关,但并不必然增进个人财富与区域的GDP,反而常常可能有损于个人财富与区域的GDP的增长。特别是在利益与道德发生矛盾与冲突的博弈中,人们热衷的东西常常居于首选位置,这就使得道德常常被虚化,被视为“无用”之物。究其本源则在于道德被功利化,似乎只有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才是好的、善的、对的。在这种“唯经济主义”面前,道德自然是无用的,对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人们自信何来,道德自信更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许多人抱定道德发展自然论的论调,动辄抬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之箴言,似乎只要经济发展了,道德自然而然就发展了。根本上讲这也没有错误,但经济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期待经济发展达到更高的高度再进行道德建设,本身就是没有道德自信的表现。完全忽视了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道德绝不是自然而然提高的,有效的道德靠建设,对社会全面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所以,必须树立道德建设搞好了社会全面发展才会更迅速更全面的理念,保持社会发展中的道德自信。

第三,扫除道德自信的制度性障碍。法律制度的基础是社会的道德理念,好的法律制度必须建立在民众认同且乐于遵守的道德准则之上,准确地讲道德是一种不成文的法律制度,而法律制度作为一种“普遍低限道德标准的要求”[5](P10)它将最低限的道德标准用强制的法律固定下来,作为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法律制度所调整的范围,也是道德所调整的范围。二者同质异构,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所说“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道德与法制的背离只能导致社会观念的混乱,既不利于法制完善也会消解社会的道德良知。经过几十年的民主法治建设,我国的法制体系日益完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利于道德之善的内容。从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讨论,到拆迁居民为补偿而集体离婚的群体反思,再到为买房、车辆摇号等假离婚,都反映出我们的许多法律法规存在与道德理念相背离的问题。在这种背离之时,特别是在面临巨大的利益考量中,企图让人们用道德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本身就是迂腐的想法。制度之善一定要用心去呵护人们心中的道德之善,而不是时时去考验人们心中的道德之善。制度之善须让道德行为受到保护,让道德成为公民的首选,使道德行为不遭受利益、名誉等的损失,如此,道德自信才有肥沃的土壤。这就是说“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社会要求全体成员践行的价值目标,更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顶层设计所需要体现的价值取向。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才能事半功倍。”[6]只有将德治贯穿于法制的全过程,让美德得到制度的保障,人们才会有更强烈的道德自信。

[1]A·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任建东.道德信仰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5]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6]戴木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通之“道”[N].光明日报,2017-04-10(11).

任建东,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

张永超,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建设研究”(17AZX016)

猜你喜欢
道德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谁远谁近?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