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燕
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
高中语文阅读学习的感悟及方法
张文燕
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
高中的学习紧张而忙碌,很多的学生由于急于求成的心理,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也像其他学科一样陷入了题海战术的困惑,想在短期内提高语文水平却效果甚微,殊不知其实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能力才是重中之重,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重点加强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和提高。
高中语文;阅读量;感悟;方法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阅读理解在语文的学习以及知识运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一直是学校和教师关系的重点话题。本文对高中阅读水平的意义以及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论述,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学习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阅读能力的提高直接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我们的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积累量特别有限,除了课堂内的课文之外几乎都是忙于各种科目的题海,其实阅读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会更多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神奇的语序,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阅读速度。学生只有清晰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才能深刻体会感悟其中的意境以及培养自己的审美,同时也开发拓展着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更有一点毫不夸张的说,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其他科目进步有很大的推动和帮助作用。
(二)阅读激发创作激情,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阅读会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习的知识框架和深入学习的知识体系。但很多阅读积累量少的学生总是在最后的作文时显得那么语言贫瘠,表达用词捉襟见肘。平日里只有积累大量的素材,才能在写作时游刃有余,如果单单课堂上的几篇文章即使文学水准再高,没有量的积累在需要时也很难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和意思。还有的学生只重学习些很死板的语法和语言知识,其实那些都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重点,没有大量的阅读没有体会没有感悟是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语文学习框架的,只是简单的背诵一些诗词和生搬硬套的引用也是没有意义的,语文的学习就是要形成自己的语言。就是将学到的东西经过自己的锤炼最后形成自己的语言用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才是语言学习的终极目的。
(三)阅读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品位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跟随主人公的命运起起落落,悲喜不定,思潮翻滚,思想情感经过文学作品的洗礼得到一次新的提炼和升华。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生的各种人情事态都有一定的感知和思考。阅读好的文学作品对于正需要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学生们有很大很好的帮助,好的文学作品是良师是益友更是人生路上的明灯,它能带给你心灵的富足,平静,成为思想的上伟人,只有真正懂得阅读,爱上阅读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美好。
(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加有效朗读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上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仅要听老师讲还要认真思考总结,有很多课文的标题是可以假设性想象一下的。假如这个主题立意让自己去写,会怎么写。还有很多课题是可以发挥想象写下衍生性的文章,或者继续想象继续创作的作品来,这些都是对语文学习的一种更深层的引导和主动性的提升。再就是课上多让学生去朗读课文,但不是背记硬背,死记硬背当然不好;也不是默读,朗读和默读也是不一样的,朗读可以有语音语调,在朗读中能体悟到很多默读体悟不到的微妙情感和语感差异。尤其对于那些正在提高或想要提高阅读能力的学生,朗读是大有益处的。并且还能享受那种美得意境和优美华丽的辞藻带来的芬芳滋味。
(二)老师的积极引导
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自己的人生成长的过程,老师的引导深深的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的阅读量小,知识面窄对于很多东西的理解和接受都受到影响,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多给学生推荐有益于他们时期看的课外阅读的好的书籍和读本。鼓励学生多用心认真拜读这些有价值的文学读物,多要求他们写下读后感想,他们要有自己的手抄本,这个本记录的是你自己通过课外课内学习收集的素材,将来备作写作时用,老师可以对手抄本随时查阅予以监督和督促学生再接再厉!除此之外,老师还应多引导学生多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还要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发现感动我们心灵的东西。因为艺术其实是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的高度提炼,只有这样不断积累,不断的去用运,并且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教与学也才更有实用价值和意义。
(三)课上分组合作学习,讨论的形式促进学习
课上将学生们合理地分成几个小组,对于一个题目,大家一起讨论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技巧,大家分别说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和自己所不能理解的问题,小组先给出解决答案,如果小组都解决不了的再汇总给老师,让老师帮助解答,这样经过大家思考的问题,老师再解释时会让大家印象更深刻,记忆更准确。例如,高中语文中大家印象都比较深的《雨中登泰山》,要是只是老师讲学生听会感觉很懵,而通过大家一起学习讨论的方式会觉得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真好像大家一起到了现场,那神话传说那古祠古寺还有那简洁精炼的夹叙夹议,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分小组比大家一起学的时候头脑会清楚,思路更明白。全文一共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都是很清晰的了。再比如有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利用秦晋的矛盾,解救郑国于危难之间,他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思辨力,都是相当的出色,如果能够分角色朗读更能感知出那份语言的魅力和分量,虽然语言说法上现代和古代有很大差别,但是那种语言力度和气势也许古汉语更胜一筹呢,不仅加强记忆更加强理解和语感的培养,在语感上,不论是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终究是中华汉语言文化它们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相融的,一通则都全通。
高中语文时期的学习是学生语文知识体系形成和升华的关键时期,所以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都要把握重点,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感的培养远重于语言语法知识的学习,学生要多积累,多朗读,多分组讨论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学习的语感和理解能力,以此来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进而达到提高所有学科的目的,使教学质量更加发展进步!
[1]胡韦琳.高中语文延伸学习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3
[2]李蛟.语文趣例与高中语文课堂情感体验[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张晓蕾.读出效率——论高中语文早读课的优化改进[J].华夏教师,201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