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艳
山东省滨州市技术学院
“组合体三视图绘制与识读”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设计
刘敬艳
山东省滨州市技术学院
组合体三视图是《机械制图》中的重要内容,是学习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础,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学实践的需要,对此内容进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的设计,把工作过程引入课堂教学,按照这样的模式,对《组合体的三视图》进行了设计和探索,实现教学和实训的一体化,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工作过程系统化;组合体;工作过程;课堂教学模式
《机械制图》是中职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一直沿用的是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学科体系,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基本上是按照大学培养科学型人才的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面对文化基础较差的中职生来说效果很不理想。姜大源教授提出的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创设实践工作情境,构建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即以实际应用的技能和方法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是当今培养职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前期我在《零件图的绘制与识读》中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组合体三视图是在学完三视图的概念和形成后第一个物体三视图的课题,它是在立体和平面之间建立联系的首要环节,是建立和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基础,更是学习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石。由于中职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立体几何的学习,对立体的认知能力较弱,针对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设计了以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种类型组合体的结构特点。
2.熟悉不同类型组合体三视图画法。
3.熟悉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4.掌握组合体尺寸的标注方法。
(二)能力目标
1.看物画其三视图。
2.看三视图构思物体形状。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2.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在分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表1 组合体三视图教学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在体现学以致用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设计。下面依据中国劳动社会出版社出版的第六版《机械制图》教材和习题集,对组合体三视图进行了设计。如表1。
现在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是老师用模型或多媒体讲解几个例题,然后学生完成习题集上的作业,由于理解不到位,很多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知识难以深化和拓展。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指导思想,让学生自己制作模型、测量尺寸,然后画其三视图,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融“教、学、做”为一体。
以叠加型组合体为例介绍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时间1制作叠加型组合体模型:教师活动1.讲解叠加型组合体概念、类型和结构特点2.发放任务书、模型材料、制作工具,图纸1.听讲2.读任务书,分解任务,制作模型45分钟备注分组教学:一般分6个小组,根据每一步的工作特点分配小组成员的任务。指导量具的使用画草图;量尺寸;记录10分钟2 3 4 5画草图测量模型尺寸画模型三视图标注尺寸评价、总结巡视指导讲解方法和要点总评、总结画三视图标注尺寸学生自评、互评10分钟10 15
切割型组合体、综合型组合体等形体也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置于工作过程,使制作技能、绘图技能和投影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同时在对自己加工的模型进行测量时,也练习了量具的使用,同时在分工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教学模式,老师是整个工作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引领者,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自我学习的能力、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会得到提高。
成绩考核分过程性考核和作品考核两部分。过程评价按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和老师评价进行,作品的成绩由老师评定,最后的综合评价由老师根据过程评价的结果和作品成绩给出小组成绩和每个学生的最终成绩。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范式对于《机械制图》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通过自己制作、自己测绘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教、学、做”合一,为进一步的机械设计也奠定了基础。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窃以为《机械制图》和《CAD绘图》进行优化整合,手绘和计算机绘图交叉进行,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1]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