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芳
吉林医药学院
语言磨蚀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于芳
吉林医药学院
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一种现象,对目标语的学习起着阻碍作用。了解语言磨蚀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该理论为指导,合理规避磨蚀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是值得大学英语教师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语言磨蚀理论;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一词,最早由Lambert在1980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的语言研讨会上提出[1]。随后,语言磨蚀成为语言研究的新领域,国内外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对于语言磨蚀产生的过程、语言磨蚀产生的原因、态度和动机对于语言学习的影响等方面都提出了见解,研究范围逐步扩大。近年来,学者们在不同方面不同领域,提出了不同的语言磨蚀理论并取得了很多成果。所谓磨蚀,是指某种语言的学习者或者使用者,由于使用频率减少或者停止学习和使用,运用该语言的能力逐渐减退[2]。语言磨蚀是语言学习和习得的逆过程,阻碍语言的学习和掌握。掌握语言磨蚀的规律,减少语言磨蚀,对于大学英语的教与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磨蚀的主要理论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议,希望对大学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语言干扰理论指语言之间尤其是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干扰产生磨蚀。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母语和目标语-英语之间相互抢夺认知资源,母语往往占上风,造成对目标语-英语的磨蚀[3]。这种磨蚀显然影响大学英语的学习效果,阻碍了目标语的习得。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语言干扰理论的原理,了解语言干扰如何发生、发展,以及语言干扰对大学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人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候是积极的,但更多时候对于目标语的学习影响是消极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由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不同,常常会把汉语的模式套用到英语上,这就对英语学习造成了干扰,这也是出现中国式英语的原因之一。最普遍的例子,汉语语序与英语语序的差别很大,学生常常将汉语的说话习惯应用到英语的翻译。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多给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多与外教接触,多看英文电影,多记忆英语的词汇搭配,在英语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尽量避免母语的干扰,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记忆,有记忆就有遗忘。语言提取失败理论认为,遗忘的信息实际上一直存储在大脑中,并没有消失,只是大脑受到干扰无法正常提取出来并加以使用。在用适当的方法将这些被认为已经丢失的信息激活后,这些信息能够被重新提取利用。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激活仍然存在却无法提取的信息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复习。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单词的记忆是掌握英语的最基本要求,但是学生最大的苦恼就是辛辛苦苦记忆的词汇很容易忘记,对于学生的这种困惑,教师可以用语言提取失败理论进行解释并加以鼓励。在词汇的记忆方面,让学生了解记忆和遗忘都是有规律的,记忆之初遗忘发生的快,越往后遗忘越慢,学生要了解自己的记忆和遗忘的规律,掌握好时间节点,按照规律去复习,就能够减少遗忘。复习能够使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使提取失败的信息重新被提取,不再遗忘的时候,母语就无法对目标语进行干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传授学习方法。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遗忘属于正常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教育学生要有耐心,有信心,找规律,不断巩固学过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回归假设理论认为,语言磨蚀的顺序与语言学习的顺序正好是相反的,也就是说,语言学习过程中,后学习的知识先磨蚀,先学习的知识容易保持。另一方面,训练强度大的知识容易保持,而训练强度小的知识先磨蚀。因此,所谓的“回归”,指的是学习时间和强度两个方面。与语言干扰理论和语言提取失败理论一样,回归假设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好习得顺序和磨蚀顺序,在磨蚀发生前及时规避,减少或者避免磨蚀,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强化教学,这里所说的强化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要突出,引导学生基于回归假设理论,对于重点、难点加大学习力度和强度,反复训练,从而巩固重点难点,减少磨蚀的产生。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利用好课堂时间,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强化课堂所学知识,达到反磨蚀目的。
除了语言干扰理论、语言提取失败理论和回归假设理论外,语言磨蚀研究还有语言动态系统理论、关键阈值等重要理论。语言动态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按照时间顺序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过程。动态系统理论强调语言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并不断地进行自身调整和变化。关键阈值理论认为,外语水平间存在的一条分界线,分界线水平之上的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不易被磨蚀,而分界线之下的学习者语言能力更易于磨蚀[2]。这些理论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一样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应全面研究并掌握语言磨蚀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作为指导,避免和减少语言磨蚀的产生,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掌握学习的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1]Lambert R Freedom The Loss of Language Skills[M].Rowley Mass:Newbury House.1982
[2]刘晓梅.语言磨蚀的主要理论简介及其对教与学的启示[J].海外英语,2013(9):252-254.
[3]邹晓燕.基于语言磨蚀理论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J].南职教论坛,2011(3):48-50.
于芳(1971-),女,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