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未怡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本位价值取向
——从三个“文化宣言”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郑未怡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重视其中国本位的价值取向。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三次“文化宣言”到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和《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一以贯之的主题是中国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本位的认识与再认识。其主要意义在于关涉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提出了构建中国本位的思想文化的路径和方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品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从中汲取养分和力量。
中国本位;哲学社会科学;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本位的价值取向就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体现和反映中国的发展实践和发展路向,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品格、中国气派的价值取向。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本位价值取向就是要构建面向当今时代和中国实际的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支撑。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迈上了漫长的伟大复兴之路,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制度建设乃至思想文化建设,都经历了一段从学习西方到探寻中国本位的历程。在这一漫长的思想转换轨迹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品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文化成为了无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课题。
20世纪30年代,正值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之际,学者们为救亡图存,在如何建设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法选择上,分为两个不同的路向。一派主张复古,回到古代的中国;一派主张完全模仿西方,而仿西方派中又分仿英美、仿苏俄、仿德意派。王新命等十位教授在1935年1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认为“中国在文化的领域中是消失了;中国政治的形态、社会的组织和思想的内容与形式,已经失去它的特征”[1]10,提出“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10。其一,他们认为在思想文化的建设上,复古和西化的主张都行不通,“中国应有其独特的意识形态”[1]12;其二,他们认为中国目前所处的空间时间都极为特殊,是一个“农业的封建的社会和工业的社会交嬗的时期”[1]12,要根据中国“此时此地的需要”[1]13构建中国本位的思想文化建设。十位教授怀有强烈的使命感,从强调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出发,引申到中国本位文化的构建,迈出了构建中国本位的思想文化建设的第一步。
20世纪50年代,中国本位的思想文化依然缺失。1958年元旦,面对中国思想文化被西方学者误解甚至歪曲的文化现实,出于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何处寄托,如何安顿”[2]158的担忧,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四位教授坚守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突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指出中国文化“并未真被世界人士所认识,而获得其在世界上赢得的地位”[2]159,认为要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学术“视作中国民族之客观的精神生命之表现来看”[2]163。四位新儒家学者基于儒家道统的视角,探讨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精华内容,检讨了中国文化与科学、民主的关系,表达了中西思想文化互补的文化主张。尽管这次宣言的内容没有超出新儒家的视野,但自始至终贯彻了一种对思想文化民族特质的重视,强调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价值,洋溢着一种树立中国思想文化的民族主体意识。这种对思想文化民族性的彰显和敬意,对当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品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仍然具有恒久的意义和普遍的价值。
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导致文化也日趋全球化。面对这一机遇和挑战,和平崛起中的中国开始思考,如何在这一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中发展中国的思想文化、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如何在向世界彰显中国经济奇迹的同时表达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主张。2004年9月,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在北京举行“2004(甲申)文化高峰论坛”。论坛结束后,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杨振宁、王蒙等七十位学者共同署名发表《甲申文化宣言》。他们主张世界文明是多样的,在全球化这一世界趋势下,“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同时也有权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文化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3]216他们提倡要正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化,认为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能够对世界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虽然这一宣言缺少学理分析,行文有些空泛,内容和观点都有些浮泛,但是这一宣言的发表反映了新世纪以来众多学者中国本位意识的觉醒。学者们已经把中华民族放到了人类文明的大圈之中,显示出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自信感,反映了要把中国本位的哲学社会科学放在世界文明的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诉求。
如今,中国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4],思想文化层面体现出一种“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形势”[4],这就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凸显民族本位价值取向的共同思想文化基础,迫切需要中国本位的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强大的推动作用。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17”讲话),深入阐述了一系列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特别强调了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017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5·17”讲话和《意见》以高屋建瓴的宽阔视野将繁荣中国思想文化、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指出了构建中国本位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和路径,事实上就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宣言书。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强调要“根据中国本位,采取批判态度,应用科学方法来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是要清算从前的错误,供给目前的需要,确定将来的方针,用文化的手段产生有光有热的中国”[1]14-15。它虽然提出了立场和方法,但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并未点明树立中国本位的思想文化、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和基石,更多地是一种启蒙的意义。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它详尽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和核心,认为“只有从中国之思想或哲学下手,才能照明中国文化历史中之精神生命”[2]163。它指出了树立中国本位的思想文化、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和基石,提出要“深入到历史流传下之书籍文物里面,探求其哲学思想之所在,以此为研究之中心”[2]164。该《宣言》将中国本位的基石限定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之上,本质上是认为中国本位的基石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在于对中国文化的再认识和其前途、出路的探索,视域稍显狭窄。
《甲申文化宣言》一改《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的狭窄视角,它从全球化视野进行考察,试图“向海内外同胞,向国际社会表达我们的文化主张”[3]215。但由于篇幅短小,也没有提出树立中国本位的思想文化、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和基石,更主要的意义在于一种视角转换和思维启迪。
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中对中国本位苦苦寻求的自卑,到《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中对中国本位详尽思考和反省得出的自觉意识,从《甲申文化宣言》中大声呼吁对中国本位坚定的自信表达,到“5·17”讲话和《意见》中号召广大知识分子“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4]的自强意识。中国人始终以中国的特质、中国的需要、中国的国情为出发点,经历了从“自卑”“自觉”“自信”“自强”的心路发展历程,真正找到了中国思想文化乃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基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而明晰了发展中国本位的思想文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方向和根本原则。
发展中国本位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为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始终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任何阶级社会中的哲学社会科学都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哲学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始终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就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己任,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为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提供科学的思想武器。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是要为党和人民服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为党和人民做学问的价值取向,要把马克思主义这一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作为引领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有力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决定了发展中国本位的哲学社会科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陷入了不断“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虚无境界中漂泊流浪,憧憬摸索,结果是同一的失望”[1]10的苦闷、挣扎中,为了寻求思想文化领域的救亡图存之策,先后有三个文化宣言提出要用不同的思想理论来引领中国本位思想文化的建设,但都由于历史的局限和思维的拘束,流于空洞,所有这些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命运问题。十月革命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陈独秀、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与诸多社会思想的论战中,逐步上升成为指导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真正找到了引领中国本位思想文化建设的科学理论,从此,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便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决定了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过程就是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心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做理论创造已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规定和历史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中,中国本位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引领和推进构建中国本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中国本位的哲学社会科学具体的建设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态度是不守旧、不盲从,反对顽固复古也反对盲目西化,认为“必须把过去的一切,加以检讨,存其所当存,去其所当去”[1]13,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好的方面要“竭力为之发扬光大,以贡献于全世界”[1]13,不良的方面要“淘汰务尽,无所吝惜”[1]13;对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态度是“吸收其所当吸收,而不应以全盘承受的态度,连渣滓都吸收过来”[1]13,强调以现时现地中国的需要对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取长舍短,择善而从”[1]14。总之,该《宣言》更多的是着眼于中国本位,强调的是以中国的“特殊性”来融通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哲学社会科学。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本性”、传统道德思想的“天人合德,天人合一,天人不二,天人同体”[2]168观念、传统哲学中的“心性”哲学等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概念,认为要护卫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价值;在肯定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的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可取之处,认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缺乏西方近代建立的民主制度、科学、各种实用技术,认为在科学和民主层面上中国要向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学习,弥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历史中的缺陷。该《宣言》更加注重发扬中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在世界思想文化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思路更为开阔地表现出学习西方先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真诚态度,而且体现了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对西方文化先进性的认识。
《甲申文化宣言》观照全球化,强调文化之间的交融,主张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是全体中国人和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情感纽带和身份认同”[3]216,要以“文明对话”的态度“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优长”[3]216,注重“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3]216,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3]216。该《宣言》更多地反映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在面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时,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文化沙龙主义,强调充分发挥中国思想文化在世界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5·17”讲话和《意见》以宽广的视角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放在世界和我国发展的大历史中去看,主张要一方面“向后看”,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坚持古为今用;一方面“向外看”,学习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洋为中用。通过“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4],激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发展中国本位的哲学社会科学,促进中国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强国。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强调时代性和现实性。该《宣言》认为,建设中国本位的思想文化要“特别注意于此时此地的需要”[1]13,要在“清算从前的错误”的基础上着眼于“供给目前的需要”[1]15,认为发展中国本位的思想文化的基础就是现代中国的需要,要在中国此时此地的需要基础上进行思想文化建设,促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复兴。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认为中国的思想文化自来就有一种现实取向,“重视现实生活之维持”[2]172,以“超现实的心情,来调护其现实生活”[2]173,并把中国思想文化的现实问题概括为“正在生病,病至生出许多奇形怪状之赘疣,以致失去原型。但病人仍有活的生命”[2]161,认为中国知识分子要针对中国思想文化的现实问题,治病救人。
《甲申文化宣言》由于篇幅短小,没有在此问题上进行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和《意见》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为导向,指出中国本位的哲学社会科学要以中国实际为研究起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中心,在这一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的广阔理论空间中及时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中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源泉,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无法推卸的责任和担当。
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开始,以十教授为代表的中国本位论者与全盘西化论者开展了为期数年的关于“中国文化出路”问题的大论战,尽管他们的论调有着文化保守主义的缺陷,但是依然有着在面临西化大浪潮中坚守中国本位,争夺话语权的启蒙意义。随后《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在西方文化强势、中国传统文化式微的态势下振臂高呼“为吾中国人之反求诸己,对其文化前途,先有一自信”[2]157。《甲申文化宣言》自信地向全世界宣称中国的思想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和幸福都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号召“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本位,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4]。这彰显了中国本位问题不仅在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对世界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
总之,80余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一直强调对中国本位的诉求,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化发展路向应该是中国本位的现代化,这是从三个“文化宣言”到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和《意见》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进程中,强调以中国本位为价值取向、强调体现和反映中国的发展实践和发展路向、强调以中华民族为主体,才能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注入强大的力量。
[1]文化建设月刊社.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讨论集[M].上海:文化建设月刊社,1936.
[2]贺昌盛.返本开新[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3]周瑞金.大道低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B27
A
1004-1494(2017)05-0031-05
2017-07-24
郑未怡,女,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意识形态研究。
责任编辑 李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