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列宁的文化安全观及其现实启示
王军
列宁的文化安全观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意识形态安全观、民族文化观和文化发展观。当前,我国文化安全面临诸多威胁和挑战,尤其是西方“和平演变”等战略仍时刻影响着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如何在新条件下巩固和提升我国文化安全,这是人们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学界需要重点关注和予以思考解答的理论问题。而列宁的文化安全观能够为此提供诸多有益视角。
列宁;文化安全观;现实意义
列宁文化安全观的生成有着深刻的思想背景,在以往先进人物的理论以及列宁本人的认识中,都蕴含着这一思想萌生的因子;同时,这一思想又是现实发展的必然产物,回击各类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以及捍卫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现实需要,促使列宁高度重视思想领域的斗争,维护无产阶级文化安全,而俄国文化中的落后因素对俄国社会发展制约的现实,促使列宁对落后文化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注意维护文化发展安全。当然,列宁的文化安全观是一个萌发、形成、深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点,是与俄国社会革命、建设的时代主题相伴随的,是与俄国文化的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也是列宁自身认识不断融合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
在国际共运史上,列宁的文化安全观首次较为成功地探索了落后国家如何维护文化安全,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问题。列宁的文化安全观涉及到了文化安全理论研究诸多方面,对于指导文化安全基础理论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在全球化深化的发展背景下,文化安全形势更为严峻,其所针对的问题依然客观存在,这一思想仍然具有若干方法论价值,是我们维护文化安全实践的科学指南。具体而言,列宁文化安全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意识形态安全观
列宁文化安全观的缘起和发展都离不开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解答。在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全过程,资产阶级“开动了全套宣传鼓动机器不断地污蔑”俄国革命,向苏维埃政权发动了思想上的攻势,腐蚀广大革命群众的斗争意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明确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要战胜资本家的一切反抗,不仅是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反抗,而且是最深刻、最强烈的思想上的反抗”[1](P307)。为了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在思想文化领域战胜旧势力及其意识形态,列宁带领俄共(布)开展一系列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保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安全。
(1)确立和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思想领域各种观念的影响是强大而又持久的,没有一个领导核心,无法昭示光明、凝聚共识,澄清疑惑、鼓舞士气,没有无产阶级对思想领域的领导,就无法带领人民群众,开展思想斗争,防止思想颠覆,抵御剥削阶级思想侵袭。在一个小农人数占据多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度,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只有工人阶级的政党即共产党,才能团结、教育和组织成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的先锋队,也只有这个先锋队才能抵制这些群众中不可避免的小资产阶级动摇性,抵制无产阶级中不可避免的种种行为狭隘性或行为偏见的传统和恶习”[1](P474),维护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安全。
(2)构建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屏障
教育事业肩负着传播和扩散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任务,淡化教育事业的阶级属性会将教育引向歧途。俄国原有的教育制度是旧时代的产物,学校教育是以资产阶级利益为导向的,以传播和宣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扩大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力为目的。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与其说是教育工农的青年一代,倒不如说是对他们进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训练”[1](P283)。因此,要彻底变更教育体制的阶级属性,将教育纳入社会主义轨道,使教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使其“无论在一般的政治教育方面或者具体的艺术方面,都必须贯彻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精神”[1](P298)。在列宁的正确指导下,旧俄的教育体系得到彻底改造,教育体系性质发生完全的变化,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起来,国民教育事业与无产阶级政治紧密联系,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部分,成为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维护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3)捍卫意识形态安全的学术阵地
意识形态的思想渗透往往具有隐密性,大多是以思想论争、学术研究为幌子,在不问政治的虚假口号下进行的。列宁就指出过,“当今的伪科学实际上是最鄙陋最卑劣的反动观点的传播者”[1](P653)。在阶级还未退出历史舞台、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消除的前提下,不可能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学说、观念、舆论一律进行非意识形态化的解读。一旦无视思想文化的阶级属性,放松对学术领域敌对阶级的思想观念的警惕,就会动摇无产阶级的思想基础,威胁意识形态安全。列宁在探讨哲学基本问题之时,就意识到学术领域的某些观点存在党性问题,存在阶级立场分歧,之后认识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舆论等等文化事物都存在阶级立场的问题。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列宁要求提高学术领域的阵地意识,注意建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扩展马克思主义在学术研究中的影响力,防范敌对思想在学术研究中渗透,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2.民族文化安全观
民族文化是反映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它由各民族在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在众多的文化形态中,民族文化具有重要地位,它将陌生地域的人群团结为一个整体,成为整个民族固有的特质和标签,是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与血脉。正所谓“文化之盛衰,民族之兴亡系之”[2](P255)。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否直接构成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列宁在反对民族压迫,指导民族解放斗争的过程中,深入地思考了民族文化安全的问题,认为要反对文化上的民族沙文主义,保持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反对割裂文化传统,传承好优秀的民族文化;反对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主张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最终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使民族文化生生不息。
(1)保持民族文化特性
民族文化安全就是确保本民族语言文字、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特性的元素完整、独立、持续发展的一种文化状态。列宁所处的时代正是民族压迫和剥削现象十分凸显的时期。从外部来看,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加紧对殖民地国家进行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文化奴役的殖民政策,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大量涌入,使落后国家的民族文化特性保持受到威胁;从内部来看,沙皇俄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在其形成的过程,一直以大俄罗斯民族为国家中心,将其他民族视为低等民族或是“异族人”,“打破了民族压迫的世界纪录”[3](P56),在文化上强制推行同化政策,消除俄国境内少数民族的各种文化特性。正是在此背景下,列宁要求保持民族文化特性,维护民族文化安全。
(2)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人类以往的文化事物积淀着人类共同的生存体验,包含着改造自我和世界的智慧,“提供了一套稳定的意义、符号和指示框架”[4](P215),是人类面向未来的基础。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成员的精神源泉,给予民族发展以重要的影响。抛弃传统文化等于断送文化的前途,消损掉文化的生命力,使民族和国家丧失存在的合法性。文化的继承性是文化的重要规律,甩掉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而谈文化变革与创新,并不能真正地促进文化发展。相反,只会带来文化的断层,出现文化断裂危机。列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他强调,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变革,不是对已经存在的文化成果的全盘否定和抛弃,也不是画一张全新的文化图样;而是要在已有的文化背景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广泛地吸收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本国的、外国的、本民族的、少数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无产阶级文化建设服务。世界上根本不会有一个脱离文化基础的文化类型,只有在继承、吸纳的基础上,才能创新文化范式,从而发展出新的文化。
(3)警惕狭隘的民族保守主义
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这种意识可以区分为爱国主义和民族保守主义。爱国主义的民族主义是一种思想的粘合剂,具有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抵御外侮的功能。列宁就高度称赞“大俄罗斯人的民族自豪感”,支持被压迫民族的爱国主义。在民族文化安全的维护过程中,民族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使民族文化和民族身份得到确认和珍视。但是事物总有两面性,狭隘的民族保守主义却是一种落后意识,片面地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的事物,制约着民族的发展,影响着民族文化安全的维护。维护民族文化安全,光靠守是不够的,只有扩大文化交流,通过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的文化精华,才能确保文化不被历史潮流所淘汰。在反对帝国主义斗争中,列宁要求帝国主义国家的人民要“不屈不挠地同‘本民族的’和其他民族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作斗争”。因为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已经演变为一种扩张性的政策,损害到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
3.文化发展安全观
“对文化生存与发展免于威胁或危险的状态的任何破坏,都将构成国家文化安全问题”[5](P16)。面对国家落后贫困的现实,列宁着眼于文化健康发展的威胁因素,认真思考怎样确保苏维埃文化健康发展,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及怎样与时俱进的问题。列宁主要从三个方面的威胁入手,确保文化健康发展。
(1)避免文化发展出现“急躁冒进”
任何一种社会的文化变革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的变化过程[6]。俄国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丛生,而要彻底改变这些问题,摆脱落后文化的制约,不能靠一时热情解决,不能靠革命时期的军事方法进行推动,而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任务的艰巨性和文化发展的长期性,避免文化发展出现“急躁冒进”。列宁认识到,我们虽然有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政治前提,但是“我们的文明程度也还够不上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7](P391)。因此,文化发展一定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切忌急躁冒进、自以为是,否则,急功近利只能弄巧成拙,带来致命的危险。他在其政治遗嘱的最后一篇文章《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中仍旧警示道:“在文化问题上,急躁冒进是最有害的。我们许多年轻的著作家和共产党员应该牢牢记住这一点”[1](P784)。列宁强调,沙皇统治下俄国基本上是一个愚昧无知、因循守旧的小农制国家,各方面都很落后,这种状况不可能在苏维埃政权的短期领导下改变。因此,文化发展也必须着眼于落后的现实,着眼于广大民众内在文化心理的转变,如果脱离这些,仅仅只是追求形式上的成绩,是不会有真正的效果可言的。
(2)避免文化发展出现被“征服的危险”
依据唯物史观,不同的经济基础生成出不同的文化类型。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加速了现代化进程,落后的文明国度面临着文化转型发展的历史任务。可以这样说,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历史就是“新生的社会主义与她脱胎而出的宗法社会的社会关系、文化关系残余斗争的历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俄罗斯传统宗法村社文化激烈冲突的历史”[8]。随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苏俄文化上的“贫困”和落后的制约作用不断显现。在列宁看来,俄国自身农奴制度及其文化残余是“全体人民的文化发展最凶恶和最危险的敌人”,俄罗斯民族的“那些最根深蒂固的偏见,那种一成不变、世代相传的落后习惯”,就如同“一座其重无比的大山”限制着苏维埃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列宁对避免文化发展出现被俄国旧文化“征服的危险”有着深刻认知,提出了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破解之道。
当前,我国文化安全面临诸多威胁和挑战,尤其是西方“和平演变”等战略仍时刻威胁着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如何在新条件下提升和巩固我国文化竞争力、维护文化安全,是人们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学界需要重点关注和予以思考解答的理论问题。列宁的文化安全观能够为此提供诸多有益视角。
1.必须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不动摇,巩固党对文化的领导权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文化安全
各种历史经验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是中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离开党的领导谈论文化安全无异于缘木求鱼。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积极吸纳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积极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这就天然地决定了只有党才能领导中国的文化建设,维护好中国文化安全。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整体大发展的转型时期,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传媒形式的改变使思想文化领域正在发生最广泛而又最深刻的变革,不同阶级属性的思潮愈趋激烈斗争和博弈,各种文化价值观交织呈现、相互碰撞。故而,只有坚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科学地研判思想文化领域的阶级斗争形势,避免腐朽思想对指导思想的侵蚀干扰,保证文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顺利推进,把各种危险错误的思想动向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文化安全。
(2)新的历史条件下更需要坚定地坚持党对文化安全的领导
当前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方兴未艾、生机勃勃,业已成为人们交互联系的主要工具,悄然改变舆论宣传的生态环境。在新的话语体系下,某些文化势力亦试图抢占新媒体、自媒体的宣传阵地,这给党对文化安全的领导带来挑战,也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威胁。列宁认为,在意识形态的攻防战中,宣传鼓动是党手中非常有力的武器。当前世界信息宣传的主导权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持着,80%-90%的新闻讯息是由西方国家的通讯社所报道的,有人曾形象地指出,CNN的镜头报道哪里,联合国安理会的议题就关注哪里。在这种西方文化、舆论处于优势地位的文化环境下,我们更要高度重视文化安全工作,将其看作我们党的极端重要工作来抓,改进宣传手段,抢占新兴媒体宣传高地,无缝对接、高质粘合民众生活,提高工作实效,确保党对文化安全的领导。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活跃的某些“公知”出于攻击、动摇党的领导的企图,穿凿附会、断章取义地刻意主观理解马克思主义某些话语,用以揭示马克思主义自身逻辑的缺陷,玩弄自由、民主、人权、宗教、宪政等概念,并以此为依据否定中国现行制度,歪曲和丑化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这些依附网络新、自媒体,依托现实问题,依靠社会名人效应而产生的意识形态问题,需要我们时刻警惕着、准备着。在这复杂多变的新型历史条件下,更需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敏锐的理论自觉,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3)要通过加强党内文化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作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领导核心,党的文化力量关乎党的领导成效,关乎文化安全维护的成败。增强党内文化建设,应主要着力于两个方面的内容:
1)加强党的文化力量建设,确保党始终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由于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先进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一个历史范畴,并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加强党的文化力量建设,才能顺应先进文化发展潮流。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始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培育党的文化力量,并始终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将文化置于安全的境地。
2)提高党的文化执政能力。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文化工作的环境和条件日新月异,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较量的重要内容,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与反控制、争夺与反争夺、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形势愈发严峻。首先要加强党的理想信念建设,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是决定文化执政能力高低的核心要素。其次就是要掌握文化发展规律,提高领导和管理文化工作的水平。世界时政风云变幻,尤其是党在文化领域的执政形势接续悄然发展,这就需要党在实践中不断累积经验,主动因应现实,实现文化的安全、健康和持久发展,保证文化领域的繁荣和稳定。
2.必须保持文化多样繁荣的发展态势,防止文化封闭保守
(1)文化多样繁荣的发展态势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巩固
事物的发展往往都是辩证统一的,绝对纯粹的文化样态是不存在的。无产阶级的文化安全不是也不应该是在纯而又纯的环境中获得,而是要在多元互动的思想局面中获得。文化的多样繁荣态势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有着非凡的积极意义。一是只有马克思主义与各种社会思潮进行斗争,才能提高人民的免疫力和鉴别力,才能使人民思想受到锻炼;二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吸收和借鉴先进文化,才能防止自我僵化封闭和被历史所淘汰。由此反观,建国后一段时间,我们也曾用行政手段干预文化艺术、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将很多艺术和学术问题政治化,严格控制意识形态,建立高度集中、全面的书报检查制度等,使当时的文化领域呈现出一片肃杀的气氛。当前,尊重文化存在的多样性就是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用文化领域的办法解决文化发展问题,“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解决”[9](P229)。
(2)文化的多样繁荣有利于增强文化竞争力
因为地域、民族、传统等因素的不同,文化从来就不只呈现出一种色彩,而是五光十色的。随着多种文明的时空地理的相互交融,文化多样性、包容性的特点会更加鲜明,提升文化的竞争能力要求思想自由,也要求文化多样繁荣。欧美文化的竞争实力强大,就源于它能创造自由的环境,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调动整个社会思想自由发展。文化领域的“集权”和“提纯”,需要通过运用文化发展规律主动吸纳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主流文化的“磁核”引力,才能有效提升文化竞争力。因此,面对文化竞争的现实,我们需要保持各种文化多元共生的政治生态,着力破除制约思想文化健康发展的限制条件,使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的一切文化事物有其存在的空间。我们更需改变文化管理体制,释放文化创新活力,通过利益导向机制、管理调节机制的运行,让文化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让文化工作者和全社会文化创造热情得到激发。要理顺外宣和内宣机制,确立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文化政策,增强文化的竞争力,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3.必须警惕封建落后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任何一种失衡都会对文化产生损害,威胁到文化安全,要使文化实现安全,就是要把握好继承和批判的度,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警惕封建落后文化。具体来看应该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1)在对文化的定位中实现二者的统一
只有知道自己文化发展方位之后,才能对文化取舍有一个总体的标准。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落后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基础上的,封建残余思想大量存在,中国文化发展与西方存在差距。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客观状态,我们必须也应该有这样的定位和认识,才能在批判和吸收中国与西方文化之时就有所权重,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改造本国的宗法意识、官僚主义、奴化思想等封建残余,而不应害怕西化而踌躇不前,犹豫不定。
现代化与西化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马克思、恩格斯都热情洋溢地赞叹过资本主义的文化成就,认为这是其不自觉地充当了世界历史的工具的结果。因此我们不应该以意识形态划界,对资本主义的先进事物不予以学习和借鉴,如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学术思想等全人类发展成果。我们反对全盘西化,反对西方国家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反对它们将中国蜕变成西方模板的企图。但我们要鼓励文化交流,实现文化的向前发展,要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出发,认识资本主义文化,认识资本主义文化相比封建时代的文化的先进性。经过几十年的对外开放,中国文化得到很大提升,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得到普及,但也要看到,“吾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久,道德太坏……五千年流传至今,种根甚深,结蒂甚固,非有大力不易摧毁”[10](P86)。直到现在,中国的文化转型还没有完成,仍然存在着继承和批判的问题,我们依然要对旧有的文化落后因素保持警惕,同时又要以兼收并蓄的心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文化。
(2)要在满足实践要求中实现二者的统一
继承和批判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一个重要的落脚点便是服务现实,作为今天扬弃的基础和取舍标准,“不论学习古代的东西还是学习外国的东西,都是为了今天的创造,都要把它们溶化在我们的创作中”[11](P344)。列宁就是根据现实任务从夺取俄国转到管理俄国这个实际来要求努力学习和利用以往的文化成就的,同时也是在推进合作化、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意识到了俄国中世纪落后文化的制约,意识到苏俄在文化上的贫困。时今我们也需根据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求来利用和认识文化遗产,既不颂古非今,越搞越复古,也不崇洋媚外,越弄越洋化,这也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毛泽东同志曾就文学创作具体阐释了“两用”方针,他指出,“在文艺创作时,要大胆地、批判地吸收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要注意把古人、外国人在文艺创作时的经验、生活背景资料,结合我们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转化为我们创作时的原料”[12](P860)。推而广之,对待文化的所有领域都是如此。当传统文化不符合我们需要,我们要批判和拒绝,比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原有的宗法精神、小农思维、官僚主义都是要进行批判的,因为这些因素阻碍社会的发展;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伟大民族精神以及仁爱、孝道、和谐等价值理念却是当代中国需要弘扬的。对待资本主义也是这样,我们应该对资本主义文化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来看待,宏观层次是理论、道路、制度、旗帜,中观层次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具体政策和方针,微观层次是资本主义社会各领域更为具体的做法。在逻辑上,越是宏观层面,特色越鲜明,越带有本质性特征和阶级属性,学习和借鉴之时越需慎重,越是微观层面越具有普适性,可大加利用。
(3)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实现两者的统一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向和最高境界,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文化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衡量文化的先进性,必须看其是否提升了人的全面发展水平,是否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夫国民教育,乃培根固本之图,所关至钜,余当更端论之”[2](P43)。只有在人的培养中,才能逐渐清除旧的思想,塑造新的文化心理。列宁正是从人的培养和教育的角度对文化进行区分,“青年的学习、训练和教育应当以旧社会遗留给我们的材料为出发点”[1](P282)。要求青年“了解人类创造的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从而培养出“自觉的人”、“有学识的人”、“有教养和守纪律”的人。同时又要“重新教育群众,组织和训练群众,普及知识,同我们接受下来的愚昧、不文明、粗野等遗产作斗争”[13](P319)。当前,我们实现文化转型,推动文化发展过程中也要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取舍文化遗产,比如那些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人的素养的文化事物我们应该保留和弘扬,而对于那些宣扬迷信、让人思想腐化、意志消沉、精神懈怠的文化事物要坚决清除。文化工作者只有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吸取我们文化遗产中的有益部分,摒弃有害残余,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才能创作塑造人、感染人、鼓舞人的优秀作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和积极进取的状态。“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14](P111)。人既是文化发展的落脚点,也是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最终主体。只有在对待文化遗产上,抓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宗旨不动摇,鉴别好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人,才能使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并且得到创新发展,最终实现文化持续健康发展,保证文化的长久安全。
[1]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李大钊.李大钊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乔治·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M].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李钢.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代价沉思[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1).
[7]列宁.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8]金雁.俄罗斯传统文化与苏联现代化进程的冲突[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11]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王军,湖南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