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连良
救命的老榆树
文钟连良
今年春天,一位老战友从南方来鞍山办事,我们鞍山的几位战友陪他游览千山,住在山门外一个度假村。度假村东面围墙边上有几棵榆树,树上结满了一串串的榆钱,走近,一股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于是,我吩咐厨师晚餐时做一盆榆钱儿鸡蛋甩秀汤。
晚饭时,我向战友们推荐了这盆榆钱儿汤。有的战友说:“这汤好喝,有一股清香味。”有的战友不以为然,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喝树叶汤。”我笑了笑,向他们讲起老榆树救我全家性命的故事。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家住在一个小山村,由于天灾人祸,生产队一天只发给每人二两苞米面。山村周围的野菜和草根都挖净了,没啥吃的,人们就把苞米皮子熬成“淀粉”做饽饽吃,把苞米杆搅成粉熬糊糊喝,勉强熬过了1年。第二年春天,家里一粒粮食都没了,眼看熬不下去了。就在这危难之时,我家屋后两棵榆树结满了一串串榆钱儿,母亲高兴地撸下榆钱儿同苞米杆子搅的面混在一起熬糊糊给我们喝,榆钱儿撸没了,就撸榆树叶,榆树叶撸没了,就扒榆树皮,用榆树皮磨的粉掺野菜吃。就这样,总算度过了那段让入心酸、难忘的艰难岁月,那两棵老榆树救了全家人的命。
后来我参了军,转业后在一家企业当了小头头,在城里安了家,日子好过了,但我却怎么也忘不了老榆树的救命之恩。每到春天,我都领着夫人和孩子回到小山村,到弟弟家里喝上一碗榆钱儿做的汤。
现在,我老家屋后那两棵救命的老榆树早已没了踪影,所幸的是老榆树旁边又长了几棵小榆树,每年春天仍然能回老家喝榆钱儿做的汤。
听完我讲的故事战友们明白了,为什么我对榆树情有独钟。那盆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榆钱儿汤成了晚餐中最受欢迎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