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伟杰
现代交通的“三路三网”
□杜伟杰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当前交通运输正处于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升级发展的黄金时期,建设现代交通需要建好“三路”、打造“三网”。
建好基础之路,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交通基础设施是现代交通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快速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由“总体缓解”向“基本适应”的重大跃升。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随着经济新常态持续深化,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消费及流通格局将加速变化调整,对交通运输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加突显了交通建设中存在的网络布局不完善、跨区域通道和国际通道连通不足、贫困地区和城市群交通发展短板明显、城市内外交通衔接不畅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已成为现代交通建设的迫切任务。下阶段,应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构建高品质的快速交通网、完善高效率的干线交通网、建设深通达的基础交通网、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建设国内国际通道联通、区域城乡覆盖广泛、枢纽节点功能完善、运输服务一体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推动形成区域、城乡、城际及国内国外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的平衡结构,尤其是要加快补齐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短板,切实发挥好交通运输扶贫脱贫攻坚的基础支撑作用。
建好信息之路,打造交通信息流通共享网。“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好信息之路是现代交通建设的关键。一方面,当前全球信息技术革命持续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智慧化成为交通运输系统的显著特征,交通信息化建设正从分散转向集约、从孤立封闭转向共享开放的重要转型期,即将迈入全面联网、业务协同、智能应用的新阶段。另一方面,在交通运输需求总量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交通运输需求结构正在加速升级,尤其是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结构升级明显,跨区域、跨方式出行日益增多,对出行便捷性、舒适性和可选择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出行“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和“门到门”服务等将成为人民群众常态化需求。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加快从竞争、独立发展转向融合、协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新期待、新需求,已经成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命题。当前交通运输各业务领域,各地区信息资源共享难、互联互通难、业务协同难等问题仍没有实质性改善,基础信息能力薄弱、整体性应用缺乏、信息服务品质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信息化整体水平和发展质量不能适应现代大交通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交通现代化的瓶颈。下阶段加快打造交通运输信息流通共享网,以信息资源流通共享,增强地区间、不同运输方式间运行管理和服务的协同性。以信息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动交通运输的便利化和一体化。同时积极推动互联网与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交通运输信息服务创新,持续改进交通运输系统用户体验,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尤其是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缩小交通运输系统不同用户群体间的信息鸿沟,加快覆盖农村和偏远地区。
建好制度之路,打造大交通治理体系网。路径完善和运转高效的制度是现代交通建设的保障。随着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加快,交通大网络、大枢纽正在加速形成,对交通治理体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不断催生交通运输新模式、新业态,对交通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交通运输要发挥“先行官”作用,不仅要做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要加快促进交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当前,我国适应现代交通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铁路市场化、空域管理、油气管网运营体制等方面改革仍需深化。下阶段,应适应大交通发展趋势,加快打造大交通治理体系网,建立现代化的大交通治理体系。应进一步理顺交通管理体制,深化交通大部门制改革,建立多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同时,交通运输治理应强化互联网思维,搭建政企合作平台,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打造全新的交通运输服务升级版。
“要想强,造好网”。如果说“路”是交通的基础,那么“网”则是现代交通对传统交通的升级,是大交通建设的必然要求。交通现代化建设,不仅要“三路齐发”“三路并进”,更要“三网协同”“三网融合”。
作者单位: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