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欢 赵伟龙
推动纺织产业绿色循环发展
□李欢 赵伟龙
作为浙江的传统支柱产业,纺织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度高、投入少、见效快等特点,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迈入新常态,纺织产业生产增速渐趋缓,原料端减速明显;投资增速回落较大,区域结构持续调整;出口萎缩价格下降,内销稳增消费升级。同时,企业综合成本负担加重,内需市场升级面临挑战、环境规制日益增强。
随着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纺织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要求逐步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循环发展引领行动》等均对纺织产业绿色循环发展提出明确目标和要求,《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更是明确提出“形成纺织产业绿色制造体系,清洁生产技术普遍应用,到2020年纺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取水下降2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突破一批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关键共性技术,循环利用纺织纤维量占全部纤维加工量比重继续增加”的绿色循环发展目标。因此,推动纺织产业绿色循环发展势在必行。
绿色制造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体现。《中国制造2025》将“绿色制造”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明确要求“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进有色、化工、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基于此,棉纺、化纤、印染等重点纺织前端行业要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积极创建绿色工厂。通过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装备,全面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实现绿色生产。进一步打造前端绿色供应链,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真正肩负起纺织产业链上的生产企业绿色发展的社会责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省委在《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浙委发〔2013〕22号)中明确提出“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纺织服装、皮革塑料等传统优势产业中的推广应用”。为此,一方面要强化行业创新开发能力。利用“工业强基”工程等专项实施,加强与下游产业协同开发。发展高效、低能耗、柔性化、自动化、信息化化纤技术装备,提高产品性能及品质。定期发布行业流行趋势,引导研发方向,提升丰富终端产品功能。另一方面,要推动服装家纺行业模式创新。加快培育以品牌、设计、服饰文化等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满足国内外消费升级需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3D虚拟试穿、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等技术,推进数字化设计。
纺织废弃物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废纱、回丝,服装裁剪边角料,居民生活等丢弃的纺织纤维及其制品等,具有范围广、数量大的特征,加强末端废弃物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循环发展引领行动》中明确要求“开展新品种废弃物回收利用示范:推进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利用,建立废旧纺织品分级利用机制,在慈善机构、社区、学校、商场等场所设置旧衣物回收箱,建立多种回收渠道,推动军警制服、职业工装、校服等废旧制服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鼓励服装品牌商回收本品牌的废旧衣物”。目前,全省在化学法回收利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例如:绍兴袍江依托佳人新材料和绿宇环保两家企业,每年可消化废旧纺织品总量达60余万吨,约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绍兴还计划以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为支撑,着力构建以“PTA—化纤—织造—印染—服装”为核心的纺织印染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全国最大的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基地。
推进纺织行业绿色制造、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建设,适时制修订重点产品能耗、水耗及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进一步完善纺织清洁生产评价体系,推动印染、化纤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建设废旧纺织品回收和再利用体系,规范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拣、分级利用机制和“旧衣零抛弃”活动流程。按照国家统一的绿色产品合格评定体系建设要求,推进包括原液着色纤维、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等产品在内的“绿色纤维”及绿色纺织品的认证。完善环境监测系统,建设行业节能减排数据库,加强印染、粘胶、再生纤维行业规范管理。
作者单位: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