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的中国担当

2017-01-25 01:52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王 璐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倡议,国务院授权三部委发布的《愿景和行动》文件中明确提出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公共物品,是中国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性挑战,提升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治理的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推动建立一个公正合理均衡有效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民主化、法制化,从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战略环境的重要举措。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背景

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建立的,因而本质是维护西方大国的利益,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利益体系的边缘。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弊端日益显著的暴露出来。这就是“一带一路”产生的国际背景。

(一)全球发展失衡

全球发展失衡伴随着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二战后,美国通过将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相挂钩的双挂钩制度,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迎来了美元霸权的时代。布雷顿森林体系格局下的世界经济,表现为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和其他国家的长期贸易顺差的全球经济失衡。这便是“特里芬难题”,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全面崩溃。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失衡与再平衡是全球经济运动的一种‘常态’,这种运动的常态,是世界周期性运动的一个典型化表现。”[1]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危机更是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危机,反映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深层次的制度、规则问题。

工业革命后的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了资本主义主导下的“中心—外围”的世界经济结构体系,这一体系中心侵蚀外围、外围依附中心的逻辑,因而直接导致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国与农业国、城市与乡村的对立。这一体系使广大外围国家成为中心国家掠夺和剥削的对象。在发达国家长期繁荣的背后,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深陷奴役、贫穷、疾病和被剥削的境况,从而加深和扩大全球不平衡的状况,并引发诸多世界矛盾和全球问题。

(二)世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全球经济危机发生之后,世界经济已经由快速增长期进入深刻转型调整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球正处于产业结构重构和重组,摆脱旧的增长周期的过程之中,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复苏乏力,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引擎;全球经济增长不平衡加剧,美国经济复苏进入正常轨道,但是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则复苏缓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也变得缓慢、内部出现发展分化加剧的现象。

在世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当前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贸易合作伙伴协定(TPP)、欧盟主导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协议(TTIP)、日本主导的多边服务协议(PSA),不仅设置了高标准的贸易和投资准入规则,而且囊括了中国大部分的贸易伙伴,却把中国排除在外。“新常态孕育着革命性转变,在全球范围内,新常态意味着供应链的重组、经济结构的调整、治理体系的重塑和大国关系的再造”[2],要想突破新常态,则必然需要对全球政治经济秩序进行新的调整和重构,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势在必行。

要想规避和化解全球经济风险,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共同发展,携手面对风险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独善其身,许多外部因素往往都会成为内部因素,只有‘抱团取暖’、强化合作,才能走出各种经济阴影。中国的发展是如此,世界各国的发展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化解全球经济风险的金钥匙。”[3]“一带一路”倡议更是被誉为中国版的全球化版图,通过五通建设,加强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致力构建和谐世界。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一个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努力寻找与沿线国家的利益契合点,分享中国机遇,积极寻求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实现共同繁荣。

(一)分享优质产能,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动力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化解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当前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寻找更开阔的市场和更多的投资增长点,从而推动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增长。“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政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国外寻找新的市场和投资贸易产地,为中国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解决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的重要举措。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比较落后,产业发展水平处于中低端,这限制了经济发展,它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很大,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产能合作的契机在于,沿线国家有巨大的基础设施缺口,而中国富裕的优质产能能够提供可靠的帮助和支持。”[4]中国可以利用自身先进的技术、经验和装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产能合作,将中国的优质产能分享出去,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工业,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同时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安全。

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便利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而且可以创造出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市场需求,为各国企业提供重要商机,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5]这不仅缓解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剧痛期,而且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6]“一带一路”倡议是互利共赢,造福中国沿线国家人民的重要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还保证了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中国能源资源相对匮乏,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十分巨大。“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能源资源丰富。通过与之进行合作,可以缓解中国能源资源不足困境,从而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同时也为输出国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二)为全球提供公共物品,推动全球治理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要素有序流动、经济深度融合、区域经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合作,而且涉及政治、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的交流与合作,对于解决全球问题,推动全球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提供公共物品,是中国主动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方式。“无论从改变全球治理失灵,推进全球治理深入,还是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化解某些疑惑和不满角度而言,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物品,更积极参与国际公共物品的管理与使用,使其更公正、合理有效,都是中国推进全球治理的最佳选择和着力点。”[7]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提供全球公共物品具有“国际集体行动的制度优势”[8]。2015年3月23日,外交部部长王毅指出:“‘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物品,欢迎各国、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都参与到具体的合作中来 ”。[9]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的经济制度安排和治理体系的创新,覆盖了全球1/3的经济总量,对全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标志着中国开始尝试探索和制定全球治理规则。[10]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通过一带一路倡仪,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不仅为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塑造新的增长点和增长动力;而且可以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赢得更多的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从而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均衡有效的方向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民主化、法制化,是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作出的努力,可以让全人类在良好的全球治理中受益。

三、“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提供的公共物品

“一带一路”倡议在基础设施、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新的合作理念、新的合作模式、新的货币、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维护区域安全等方面提供了全球公共物品,为推动全球治理做出重要贡献。

(一)高效的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实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贸易往来、人员流通、经济发展的基础,将为不同地区以及与沿线国家、经济体之间的对接和经济互动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经济运行的大动脉,铁路将成为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海外地区贸易与人员往来便利化、实现经济融合的重要工具。”[11]亚洲基础设施水平普遍较差,不少国家普遍缺水、缺电、缺道路。“一带一路”倡议将为沿线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如铁路、高速公路、港口,能源基础设施如油气管道,信息基础设施如光纤、电缆等基础设施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持,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基础设施网络,为丝路经济有效运转打下基础。

(二)新型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组织对于制定和维护国际秩序、参与全球治理发挥重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全球公共物品。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金融组织分别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各大洲的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这些组织是由美国主导的,其治理结构、制度安排、业务标准等基本上都是按照发达国家的制度和标准设计的,较少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在满足发展中国家对国际金融合作的需要乏善可陈”。[12]

为了保障“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中国政府倡导建立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亚投行和丝路基金,这不仅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提供融资支持,而且也是中国为全球提供的新型国际金融组织。“亚投行的经济意义有三个层面:通过互联互通,不断增强成员国自我发展能力;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能扩大投资需求,拉动其经济复苏;有利于扩大全球总需求,提振国际社会的经济信心。”[13]这不同于以发达国家利益为主导的国际金融组织,有效弥补了当前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弊端,对于全球经济恢复和发展、制定新的国际秩序和推动全球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新型国际货币

国际货币体系在主导世界秩序、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谁掌握了国际货币的主导权谁就掌握了整个世界。为了方便结算,保障中国和沿线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防止发生经济风险,“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以人民币结算不断推动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储备货币。

(四)新的合作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统筹国内国外发展的战略倡议,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合作创造了新的模型。“一带一路”提出了经济走廊、经济带理论,通过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建立了中俄蒙经济走廊、新欧亚大陆桥、中国-中亚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海上经济走廊,实现欧洲经济圈与亚洲经济圈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倡议是跨区域的合作发展模式,它囊括了东南亚、南亚、中亚、南非、欧洲、中东欧等区域,实现跨区域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陆上和海上相分离的经贸合作发展方式,将欧亚大陆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连接起来,实现了陆海一体的经济循环发展格局。“一带一路”倡议是多边合作机制,它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多边发展平台,欢迎任何有意愿参与的国家加入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中,不排斥和反对任何国家的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互联网+合作模式,它通过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数据共享。

(五)新的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对整个国际社会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往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和话语霸权,在世界不断传播西方的价值理念,长期以来国际社会流行的是零和博弈、丛林法则和冷战思维的理念。而“一带一路”倡议则秉承中国“和”的文化传统,倡导“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提倡互联互通,提出绿色丝绸之路,倡导建立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包容、平等公正、合作共赢、共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

(六)生态环境治理

21世纪,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重,极端恶劣气候、环境污染等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以及著名的咸海危机等问题,给“一带一路”倡议造成巨大的障碍。因而,“我们要着力深化环保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14]“在推动沿线国家在商贸、文化、科技、能源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的同时,共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成为丝路经济带国家的重要使命。”[15]“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仅不会牺牲和破坏沿线国家的生态环境,而且会和沿线国家以及国际社会共同治理生态环境危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维护地区安全与和平

恐怖主义是困扰21世纪的世界难题。“一带一路”倡议所覆盖的区域涉及6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不同的政治制度、民族、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利益冲突和大国在当地权力的干涉,使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不断增加。“一带一路”倡议“着力深化安保合作,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推动建构具有亚洲特色的安全治理模式,携手打造‘和平丝绸之路’。”[16]中国一直致力于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共同发展,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增加利益契合点,构建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从而有助于减少地区性战争和暴力冲突等,有利于维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安全与和平。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公共物品,是中国以自身发展带动世界发展的创新举措,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也是造福世界人民的伟大实践。

[1]李扬,张晓晶.失衡与再平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32.

[2]李扬.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与再平衡的“新常态”[EB/OL].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501/05/t20150105_4259585.shtml.

[3]冯并.“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46.

[4][5][12]赵磊.一带一路:中国的文明型崛起[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24.20.122.

[6]赵晋平等.聚焦“一带一路”经济影响与政策并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17.

[7]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http://zhs.mofcom.gov.cn/article/xxfb/201503/20150300926644.shtml.

[8]蔡拓.中国如何参与全球治理[J].国际观察,2014(1):10.

[9]黄河.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一带一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6):148.

[10]王毅.“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3/23/c_127611758.htm.

[11]胡玫.“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6(5):16.

[13]涂永红,张文春.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提供的全球公共物品[J].理论视野,2015(6):66.

[14][16]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的演讲[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6/23/c_1119094900.htm.

[15]“绿色丝绸之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7/12/c_1111582127.htm.

猜你喜欢
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一带一路”倡议需人才护航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