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六论

2017-01-24 12:25王芝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从严治党总书记

王芝华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党建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06)

一个建党96年、拥有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8900多万名党员,且长期执政的党,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秘诀”源自于哪里?源自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从严管党治党的具体实践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历史性的回答。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入,拉开全面从严治党序幕。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二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坚持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牵住主体责任的“牛鼻子”;坚持从严治党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和时代性;……一系列管党治党的“组合拳”,既着眼当前,更注重长远;既全方位用劲,也重点发力。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向纵深发展、党的理论创新的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逐步形成,就其最主要的创新内容来言,可以概括为“六论”。

一、“补钙论”:抓好思想从严这一根本

思想建党乃建党之源。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注重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的根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我们党的先进性源于指导思想上的先进,我们党有力量也在于思想上有力量。抓住思想建党这一根本,始终是我们党不断增强“四自能力”,坚定“四个自信”,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维护执政安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

(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

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2]在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光辉历史中,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为的就是要实现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靠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广大党员干部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无论在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能不骄不躁,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是对党员的根本要求。我们党正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严峻挑战,任何一名党员,都应不忘初心,牢记入党誓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补钙论”,敏锐地洞察并回应了党的思想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地把握了党的思想建设的关键,切中了要害,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从严管党治党,首先就要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补好“精神”之钙。

(二)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

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思想上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些党员干部出问题,归根结底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理想信念坚定,心中有党、对党忠诚才能有牢固思想基础。理想信念动摇了,那是不可能心中有党的。”[3]在各种风险和挑战面前,我们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政治上是可靠的,对党是忠诚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了、滑坡了,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一些人那里,有的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幻想,“有利就有想”、名利至上,“有钱就可图”、金钱至上;有的精神空虚、迷信至上,不信马列信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不问苍生问鬼神”;有的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甚至故意模糊立场、耍滑头;有的视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信奉西方理论,甚至不知不觉就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有的认为西方“普世价值”经过了几百年,为什么不能认同;有的潜心于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有的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亮剑、态度暧昧、消极躲避;等等。事实一再表明,这些迷惘迟疑的观点、无所作为的作风、贪图私利的行为、及时行乐的思想,都是与具有远大理想的合格共产党员标准格格不入的,归根结底是因为思想的“总开关”没有拧紧。

(三)用真理之光补足精神之钙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理。我们要认识这一真理,掌握这一真理,信仰这一真理,捍卫这一真理。让真理之光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引我们的理想、坚定我们的信仰。

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对共产党人来说,只有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有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有力武器和看家本领。要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固思想之元,补精神之钙。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崇高价值之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之上,建立在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之上,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和理性认同之上。

理想信念,源自坚守,成于磨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持之以恒加强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4]“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在新的长征路上,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我们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的长期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自觉做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真理而斗争、为理想而斗争。

二、“细胞论”: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从严这一基础

如果把党组织比喻成一个生命机体,从结构上讲,最基本的细胞是党支部;从个体上讲,最基本的细胞是党员。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时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5]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6]因此,党员质量的高低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党的肌体是否健康和党的执政安全是否能维护。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能发挥作用,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党就能长期执政。

(一)筑牢党的“细胞工程”

发展好、教育好、管理好党员,保证党员质量,是确保党组织“肌体”健康运行的基础性“细胞工程”。从严治党必须筑牢这一“细胞工程”。党员质量铸就党的生命,注重党员质量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的重要原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的数量,更取决于党员的质量。”[7]保证党员质量,关键是要严格把好“三关”。

1.严格把好发展党员的“入口关”。高标准决定高质量。一定要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肃纪律,把质量作为发展党员的生命线。突出政治上的先进性,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发展党员“党组织要严格把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政治合格。那些动机不纯、一心想借入党捞好处的人,不能吸收入党。”[8]考察发展对象政治上是否合格,不仅仅考察其是否是道德上的模范、工作中的能手、学习上的尖子,关键看他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否能够为崇高的理想而去奋斗终生,这是作为衡量一个人政治上是否成熟、能否加入党组织的第一标准。严格程序是保障。只有程序严,才能质量优。发展党员的每个环节绝不能简化、走形式、搞变通。严肃纪律是关键。决不能搞庸俗化,搞不正之风。务必杜绝在入党问题上“开后门”、做交易,防止“带病入党”,切实维护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

2.严格把好教育管理关。组织上入党只有一次,思想上入党是一辈子的事情。入党时先进不等于入党后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从严治党,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要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面前,一些党员蜕化了变质了,说到底就是理想信念动摇了,迷失了。各级党组织要以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创新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广大党员的经常性教育,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剔掉政治上的“微生物”,确保不变质不褪色,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3.严格把好“出口关”。吐故纳新是党员队伍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既要吸纳“新鲜血液”,又要剔除病变“细胞”,才能保证党组织肌体永远健康。严格按党员标准,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出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义。出口不疏通,党内势必会鱼龙混杂,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处置不合格党员,是一项政治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一定要遵循“坚持标准、立足教育、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此,《党章》明确规定:“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党的支部应当对他进行教育,要求他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改变的,应当劝他退党。劝党员退党,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如被劝告退党的党员坚持不退,应当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把他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9]通过严把入口、严格管理、严肃处置,建立健全党员队伍能进能出机制,党的“细胞工程”就筑得越牢固,党的执政基础就稳如泰山、坚如磐石。

(二)激发党的“细胞活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建设稳步有序推进,党的事业持续发展壮大,需要焕发每一个细胞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10]我们一定要以“营养足、功能好、活力强、结构优、免疫力强”为目标,不断补充“细胞”营养,增强“细胞”功能,激发“细胞”活力,优化“细胞”结构,提高“细胞”免疫力,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细胞”都“活”起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服务大局、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劲的活力。党中央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细胞工程”,目的在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基层落地生根,使党的每一个细胞都健康起来、每一个组织都坚强起来。广大党员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四自能力”,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焕发生机与活力。

1.对标讲政治有信念,确保政治合格。政治合格是党员的根本属性。讲政治是我们党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不讲政治,就等于没有灵魂。全体党员只有做到讲政治、有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在新的长征路上保持初心、继续前进。因此,每名党员务必要坚守理想信念,筑牢“初心”,把握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做政治合格、政治过硬、政治达标的党员。

2.对标讲规矩有纪律,确保执行纪律合格。执行纪律合格是党员的生命线。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党纪就是“铁纪”,没有任何党员能够逾越党纪。只有在党纪的有效约束下,党员干部才能知耻知止。“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每名党员干部,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明白自己是一名在党旗下宣过誓的共产党员,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同时,广大党员一定要提高“底线思维”能力,经常自查自省,时刻牢记党纪党规,用纪律合格来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保证航向不变、锋刃不锈。

3.对标讲道德有品行,确保品德合格。品德合格是党员的价值导向。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品德是党性的基础,更是我们党具有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一定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擦亮共产党人的道德星空,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让每一次率先垂范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样板,永做人格力量的压舱石、社会价值的导向标、道德家园的守望者。

4.对标讲奉献有作为,发挥作用合格。发挥作用合格是党员的行动指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做合格党员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必须身体力行,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因此,每个党员一定要在每个行业、每个岗位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履职尽责,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作表率、当先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奉献应有的力量。

三、“打铁论”:抓好治吏从严这一关键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1]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掷地有声,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鲜明地表明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信心、恒心。“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须自成。”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简单地说,就是打铁的人需要有强健的体魄,过硬的素质。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就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素质的极端重要性,就是要有铁一般过硬素质。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关键在人,就是要建设一支具有“四个铁一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有用铁一样的精神、铁一样的信念、铁一样的灵魂铸就我们的党员干部,不管“兵”怎么流,我们的“营盘”始终都会硬如铁强如钢。

(一)明确硬的标准和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素质过硬的好干部队伍作出这样精辟的概括:“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短短的二十个字,画出了好干部的“标准像”,是广大党员干部的为政“守则”和“信条”。

1.党员干部要修好立身之本。铁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没有理想信念的人,就形同躯壳,是空虚的废物。“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立身之本。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不懈真理追求和最高价值目标,任何时候都不动摇;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任何条件下都要把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作为必修课。

2.党员干部要修好为政之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为民服务”是好干部的为政之道。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以人民甘苦为甘苦,以人民忧乐为忧乐,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解人民之所困,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基本标准,懂得“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凡事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敬畏人民、忠诚于人民,做“身居官位为民想,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公仆。

3.党员干部要修好履职之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勤政务实”是好干部的履职之要。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立“勤政务实”之志,求真务实、不务虚功,真抓实干、不玩虚招,恪尽职守、勤于政事,夙夜在公、勤政高效,始终以精益求精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决策条条算数,工作件件落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造出经得起检验的实绩,以实干创实绩、以实绩赢民心。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政治品格。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敢于担当”是好干部的成事之基。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原则、敢于负责,面对矛盾,敢于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迎难而上、敢于碰硬;面对危机和风险,敢于冲锋在前、敢于作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亮剑、敢于斗争,甘于久久为功,以干劲和拼劲推动工作,以气魄和担当推动工作。

4.党员干部要修好正气之源。“勤则廉、公则明,廉则威。”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清正廉洁”是好干部的正气之源。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始终牢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不忘“难耐清贫莫为官”的古训,“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时刻用党章的尺子量一量,把好干部的标尺立起来,把公仆形象竖起来,始终保持拒腐防变的政治本色。

(二)落实硬的措施和方法

“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要有足够硬的措施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是因为在广大党员干部中,还存在打铁自身不硬的情况。譬如“七个有之”: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从严治吏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中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12]坚持从严治吏,要切实做到选好干部、用好干部、管好干部。

1.选好干部。“尚贤者,政之本也。”选好干部需要科学有效的选人机制,端正选人“风向标”。要坚持“五好干部”标准和“四个铁一般”要求选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干部,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不以票取人选干部,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选干部。“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2.用好干部。科学合理使用干部,也就是说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要全面地看待干部、历史地看待干部、辩证地看待干部;不能只看干部一时或一事,而要注重干部的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据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什么人、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13]“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所能。”[14]

3.管好干部。从严治吏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把握“三严三实”具体要求,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管理要全面、标准要严格、环节要衔接、措施要配套、责任要分明”的从严管理干部的理念。[15]管理要全面,就是从一进入干部队伍的年轻同志到离退休干部要全覆盖;标准要严格,就是突出干部的先进性和示范性,不能降低党章规定的干部条件;环节要衔接,就是要做到干部伴随管理成长,管理伴随干部一生;措施要配套,就是要综合运用教育引导、制度约束、考核评价、监督检查等手段;责任要分明,就是要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把对每个干部管理的主体责任、直接责任、配合责任都界定清楚。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坚持从严治吏,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广大领导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16]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好干部标准”深刻内涵,对照标准,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心思集中在“想事上”,把本领体现在“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成事上”,真正成为一个心中有信仰、眼里有群众、工作有作为、肩上有责任、脚下有根基的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四、“严实论”:抓好作风从严这一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抓作风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希望各级干部都能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17]这是在清醒把握党的作风现状基础上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期待,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遵循。

(一)把“三严三实”贯穿于作风建设全过程

“三严三实”是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也是一个标准、一种境界。世间事,成于严,做于实,贵于恒,作风建设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严实”要求贯穿于作风建设全过程,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往严里管、往实里做、步步深入、善作善成。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抓作风建设绝不能时紧时松,不严不实,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从“宽松软”走向“严紧实”,在抓严抓实中巩固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做到“三严三实”,就是要把“严”和“实”的具体要求贯穿到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方方面面,落实落细落小,体现在抓作风建设各项工作之中,致力于养成习惯、形成常态。就是要把“三严三实”真正地化为信念,化为德行,化为方法,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做细、做严、做实,譬如,调查研究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要脚踏实地,不搞“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工作检查不打招呼,不定路线,不当“老好先生”;考核评比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严格标准,不搞“满堂红”;整肃风纪一视同仁,不搞法不责众、不搞情有可原、不搞下不为例;民主生活会要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开门见山,真刀真枪,敢于亮剑,等等。从一件一件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处用劲,从一天一天坚持着力,养成职业操守,形成行为自觉。“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抓严抓实”最终将促使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不愿受歪风邪气的影响,不想做违反党纪党规之事。这样,才能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工作作风,才能营造出更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从而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二)“抓早抓小抓长”:积小胜为大胜

祸患积于忽微,蚁穴可以溃堤。“抓严抓实”作风建设必须“抓早抓小抓长”,积小胜为大胜,就是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有病就马上治,治病于未发,不养痈遗患,要持久抓,经常抓,防止反弹回潮、前功尽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作风建设,既要抓大,也要抓小,要从具体事情抓起,早提醒,早纠正,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护着掩着。”[18]

1.早发现早教育早提醒,防患于未然。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对干部身上的“小”问题早发现、早规诫、早处理,是对干部最好的关心爱护,反之,就是极大的不负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如果开始就咬耳朵、扯袖子,在执纪方面抓得很紧,可以让多少人避免违法?”“要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日常管理监督中,敢于较真,注重日常,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体现组织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决不能坐看自己的同志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因此,我们要懂得“一枝一叶总关情”,科学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让党员干部“吃药成为常态”,对出现苗头症状的党员干部尽早“提领拽袖”,避免其堕落到无药可救的地步,犯“跌倒了爬不起来”的错误。

2.从小处着手,小处不遗漏,深入抓、见实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上率下,从中央政治局抓起,从落实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切入,抓了“五一”抓中秋,抓了中秋抓国庆,抓了国庆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节,抓了春节抓“清明”;从狠刹“会所中的歪风”“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车轮上的铺张”“禁办奢华晚会”……就这么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看起来不起眼的事情抓起。据此,习近平总书记振聋发聩地指出:“工作作风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19]因此,我们要与一切违反纪律和规矩的行为作斗争,绝不能因为问题小、程度轻或初次犯,就不查不纠、不闻不问,或网开一面、下不为例,而应一寸不让、露头就打。

3.要持之以恒,扭住不放,经常抓,见长效。作风问题是党内问题的“顽疾”,根难除、易复发,必须经常抓、长久抓,防反弹、防回潮。唯有如此,作风建设才能防微杜渐、久久为功,以免“温水煮青蛙”,由“小错”酿成“大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20]因此,我们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狠抓作风建设,以党风带动政风社风民风。

五、“零容忍论”:抓好反腐从严这一重点

腐败是党的肌体上的毒瘤,是销蚀党公信力的毒剂。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的肌体发生病变,始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最大的威胁就是腐败。党要跳出“历史周期律”,必须在反腐上痛下决心,斩断腐败之手,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得党心民心。当前,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现象毫不忍受、毫不宽容,就是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对腐败行为,发现一起坚决纠正一起;坚持‘露头即打’,防止滋生蔓延。”[21]以零容忍的态度反对腐败,目的是为了赢得党心民心,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党的执政安全。

(一)正确审视反腐败斗争面临的严峻形势

有什么样的形势就有什么样的任务。认清形势,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前提,也是掌握规律、赢得胜利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面临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一些腐败分子仍然没有收手,一意孤行,甚至变本加厉,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任务还很艰巨繁重。

1.部分地方和单位落实“两个责任”不力,腐败问题依然易发多发。少数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对落实“两个责任”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到位,责任追究也不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案数、结案数和处分人数逐年增加,一些腐败案件涉及面广,影响大。

2.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乏力,政治生态不够纯净。监督氛围不浓,监督覆盖面不全,监督存在空白和盲点,权力运行公开流于形式,缺乏有效制衡机制,监督合力尚未形成。“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潜规则盛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时有发生。

3.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治腐败的成效不明显。如土地及矿产使用权出让、征地拆迁、棚户区改造、国有企业改制等领域腐败问题层出不穷,权力寻租空间较大。

4.制度不科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很多制度过于抽象笼统,原则化宽泛化,往往只有定性的条文要求,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制度之间不协调不配套,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一方面制度很多,但另一方面,真正管用的制度不多。制度部门化现象突出,为部门权力的扩张、滥用、卸责提供合法依据。制度执行不力,重制定、轻执行,执行保障机制弱,执纪不严、违纪不究的现象比较普遍。“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这些现实问题,我们必须时刻高度警醒。

(二)始终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

“严峻复杂”形势决定反腐只有进行时。“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从严治党,反对腐败,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就意味着反腐败斗争没有“特区”“禁区”和“盲区”,不论什么人、职务高与低、涉及谁,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筑起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高压线”与“防火墙”,让腐败分子无处可逃、无处藏身,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由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查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让那些想搞腐败的人断了念头,搞了腐败的人付出代价。”[22]

1.坚持既打“老虎”又拍“苍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充分体现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一是严查重点岗位。俗话说,“打蛇就要打七寸”。惩治腐败也是这样,也要抓住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和关键环节。重点查处了周永康、薄熙来、苏荣、令计划、徐才厚、郭伯雄、白恩培、周本顺等大“老虎”,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打击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二是严惩小官大贪。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虽然“吸血”不多,但其害如“虎”,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23]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14万多人,减少了腐败存量,巩固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2.坚持“猎狐”撒天网,严抓追逃防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追回外逃人员2500多名,“百名红色通缉人员”已有40余人落网,追赃金额近百亿元。我们在取得追逃追赃良好成效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抓紧构建起不敢逃、不能逃的机制,绝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躲进“避罪天堂”,这是切断腐败分子后路的有力威慑。

3.发挥巡视“利剑”的作用。利剑高悬、愈显锋芒,巡视监督的震慑效应不断放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巡视工作15次发表重要讲话,为巡视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中央先后开展11轮巡视,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的目标基本实现。一份份“政治体检”报告,见证着政治巡视发现腐败问题的精准度。有的单位“靠啥吃啥”,违规用人、违规兼职取酬;有的部门廉洁风险突出、“四风”问题禁而不绝。为管党治党指明了标靶,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必须决战决胜。反腐败“零容忍论”,既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也体现了惩治腐败的高度行动自觉,更彰显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坚定决心。只要我们管党治党不放松、反腐惩恶不手软,就一定能赢得这场输不起也坚决不能输的斗争。

六、“笼子论”:抓好制度从严这一保障

制度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从终极意义上讲,制度的建立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问题是时代的最强音,新问题呼唤我们不断改进制度。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他系统总结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建设的经验,科学地提出了“制度笼子论”思想,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不开天窗、不留后门”,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

(一) 建立健全制度

制度治党,首先得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笼子扎紧一点,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空隙太大,猫可以来去自如。”[24]制度是一个“框架”、一种“环境”,更是一道“行为边界”。它告诉人们能够、应该、必须做什么,或是不能、不应该做什么。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5]这就告诉我们,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基础是制度,框架是制度,边界是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也告诉我们,没有制度,人们将难成其事,社会将难以运转。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制度规矩就是底线。2013年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让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2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或修订了党内法规近70部,超过现行15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的1/3,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越扎越密、越扎越牢,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二)科学设计制度

科学的制度,必须从实际出发,要有针对性,务实管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空洞乏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制定制度要广泛听取党员、干部意见,从而增加对制度的认同。”[27]科学的制度是没有漏洞的制度。全面从严治党亦是如此。减少制度治党漏洞,要增加制度覆盖面,力求制度周到、周密、周全,减少盲点、空白点,尽可能减少遗漏、缺漏、疏漏。要于法周延,既要用“好材料”,更要“巧编排”,让相关法律与制度有机衔接、相互咬合。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管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都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注重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的结合和配套,确保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28]

(三)强化制度执行

制度不是“橡皮泥”“稻草人”“纸老虎”,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一项制度如果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却并不执行或难以执行,就像纸上谈兵、画饼充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该看到,制度执行力、治理能力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29]同时,要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制度建设既要设置“高压线”,还要让“高压线”通上“电”,使制度真正成为硬约束。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建章立制,注重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力。比如对中央八项规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30]八项规定关于改进调查研究规定: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都是刚性约束的规定。因此,执行出成效,执行出威信。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只有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和刚性约束,才能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才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从而为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1][2][6][7][8][10][11][13][14][2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0-81、116、351、351、351、351、70、344、344、313.

[3][1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21、97-98.

[4][12][15][17][19][22][23]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3、131、134、158、148、187、193-194.

[5]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N].人民日报,2013-01-29.

[9]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18][24][28]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3、70、66.

[21]邵景均.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N].人民日报,2014-02-18.

[25]徐贻军,何德平.制度的笼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26.

[26]习近平.要加强对领导干部教育自觉按规矩办事[N].人民日报,2013-11-06.

[27]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29]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9.

[30]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24.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从严治党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