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鸥
摘 要:作为传统文化的一块重要梗结,“庄周梦蝶”已由寓言衍变为了经典之意象,较为频繁地出现在高考诗歌鉴赏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执教者应带领学生追本溯源,因为这样不仅有利于考试之成绩,还能使学生从这个短小的寓言故事中窥见庄子的齐物人生态度,进而理解其与庄子至高生命境界“逍遥游”的因果关联。
关键词:庄周梦蝶 齐物观 逍遥游 神
一、庄周梦蝶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的《锦瑟》以晚唐诗精品的身份被选入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3(必修)》,在这首诗的教学中,除了要带领学生体会其朦胧晦涩,别开诗坛一脉的文风外,还需要特别注意“庄周梦蝶”这一重要典故。
“庄周梦蝶”出自内篇第二《齐物论》,是该篇的收尾寓言。很多学者一致认为:“内书七篇,法度甚严;二十六篇,解剥斯文耳。”①唐人成玄英在其《〈庄子〉序》中更是直接指出内篇的重要性,并进一步阐清内七篇自有顺序,丝毫不可乱分。内篇的行文特色往往是说理后结之以寓言,所以很明显这些寓言是用故事的外壳装载庄子思想的精华,而“庄周梦蝶”作为内篇第二《齐物论》的收尾寓言,其重要性便更是不言而喻。但在《锦瑟》一诗中,李商隐更多的则是借这个典故来营造一种迷茫恍惚的情绪氛围,“表现出对过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怀恋,以及惆怅、迷茫之情”②。
然而作为传统文化的一块重要梗结,一方面“庄周梦蝶”已由寓言衍变为了经典之意象,大量出现在诗歌鉴赏训练中,所以有必要带领学生去追本溯源;另一方面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庄周梦蝶”这一寓言是《齐物论》全篇的思想凝结,与庄子的核心思想“逍遥游”关联极其密切,如果在课堂上能借助一个短小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得以窥见庄子的深刻智慧,并于此汲取养料,润泽自身之生命,那便是典型以微小得巨大。而后者应该是语文教学更为重要与深远的追求,正如张全之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语文课与其他课程一个重要的不同,在于它富有思想性和审美性。”③
二、齐物观
为了方便读者深入理解,更为了构建富含文化思想的语文课堂,笔者摘录了“庄周梦蝶”原文,并试做分析。其文曰:
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④
这个寓言其实讲的是庄子与蝴蝶之间的互换。在庄子看来无论是他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他,都能欢愉为之,毫不在意,所谓:“昔梦为胡蝶,甚有畅情;化为庄周,亦言适志”是也。但世人却觉得庄周和蝴蝶之间有着霄壤之别,绝无互换的可能,所以和庄子的态度大相径庭。
这个简短的故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体现了庄子的齐物人生态度,而这样的齐物人生态度贯穿于《庄子》全书之中。
在《大宗师》中,庄子也讲了一个和“庄周梦蝶”相似的故事:
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
当自己的左臂变成公鸡,右臂变成弹弓,臀部变成车轮,神变成马的时候,世人肯定会日夜惶恐不安,沮丧甚至绝望,但子舆却并不如此,他不仅能坦然接受,还能安时而处顺,并将其化而为用。在他看来,“如果造物者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那我就用它来报晓;如果造物者把我的右臂变成了弹弓,那我就用它来打斑鸠并把它烤熟了吃。如果造物者把我的臀变成了车轮,把我的神变成了马,那我就用来乘坐,难道还需要更换别的马车吗?”无可无不可,因时就利,与物为春,便是子舆齐物人生观的体现。
当然庄子的齐物观不仅仅局限于此,它还有着更为宽广深刻的含义。居于内篇第一,作为全书之总纲与主脑的《逍遥游》,其起头便是教人如何用齐物观来看待世俗眼中的“小大之辩”: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大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飞至南冥,翱翔于青天之上,而身形小巧的斥■却只能跳跃于蓬蒿之间,从客观实际来分析,两者的确有悬殊,所以世人往往喜大恶小。但是庄子却不这样认为,他并不是不承认两者的差别,而是觉得这差别虽然巨大,但却并不重要,因为大鹏虽然可以翱翔展翅于青天南冥,但却也不能如斥■一样自由跳跃于蓬蒿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性与禀赋,与其错位比较,执着于表层之小大高下,不如在自己的生命里努力绽放。
而在《德充符》中,庄子算是较为全面彻底地总结了他齐物观的内涵:
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可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与兑;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全才。”
也就是说庄子的齐物观不仅拘囿于“庄周梦蝶”“小大之辩”,而是包含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愚、毁誉、饥渴、寒暑等一切客观外在。但需要指出的是庄子并不是在宣扬一种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愚、毁誉、饥渴、寒暑等均同无所异的怪异哲学,如果外在一切均等同无所异,那么人生也便不再需要任何的努力,消极以待即可。这样的思想也就自然不可能真正润泽滋养我们的生命,更不可能成为民族文化之源了。
那么庄子为什么会推崇这种齐物观呢?
三、回归、超越、破执
要深入理解齐物观,这得回过头来说《庄子》一书的核心思想——逍遥游,只有充分理解了庄子的逍遥游人生境界,才能真正明白他的齐物人生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庄子笔下的逍遥游并不是指某种独一无二的境界,而是有很多的表现形式,以下三种,均出自《逍遥游》一文:
其一: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其二:惠子谓庄子:“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乎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其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当鹪鹩明了自己筑巢只需要一根枝丫,偃鼠知道填饱肚子只需要一捧河水的时候,它们便不再汲汲于森林与江河,转而将生命的精力投入到更为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情之上,使自己从物欲的束缚中获得解脱,这便是庄子所认同的逍遥游。
而大樗无论树干还是树枝都不中绳墨,被匠人认为是不材之木,弃之而不顾。但是庄子却认为,大樗若能不在意他人之看法,并不以他人的价值判断来决定自己的存废得失,便能于广阔空旷之地,自由自在地成长。不顾外物,将精力投置到顺应天性自然之上,就是大樗的大用,也是另一种逍遥游。
而神人则进一层,他不仅能够“绰约若处子”(其注曰:处子者,不以外伤内也),“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还能润泽百姓,泽被天下,“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天下五谷丰登并且人畜无害。这是为什么呢?“其神凝”而已。能够不被干扰,全身心地专注于自己最应该专注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使自身从冗杂世俗中超脱出来,还能于世有所大用。自立且立人,利己又利世,自然是高层次的逍遥游。
这三个层次,虽然高低不同,但却循序渐进,为致德修道的三个阶梯,最终重合叠加,综合发挥,当然它有个共同的核心就是把精力放在更重要且更有价值的事情之上。那么什么才应该是生命中更重要且更有价值的事情呢?单看以上三则,自然会不明就里,但若通读全书,便会如洞烛空悬,答案自明。庄子并不认为诸如居于高位统治苍生这类的事情才更为重要且有价值,在《大宗师》里他就指出:“若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比起他们,庄子更愿意赞许庖丁之解牛,津人之操舟,甚至佝偻丈人之乘蜩等,因为他们能“自适其适”——在光怪陆离、变化万千的外在现实之中,找到并牢牢地抓住自己的本来。一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本来并不断地向其回归,才能于此完成人与天的合同,身与道的混一,进而得以让生命迈入更高的境界。这份自我之本来常被现代人当作“生命的本体”,但若用庄子的话来说便是“神”。正因为把精力放在更重要且更有价值的“神”之上,所以才能从现实的拘囿摆脱超越出来,获得自由,这种向内获取的自由正是中国人所推许的自由,也就是“逍遥游”。
当一个人因为超越而获得逍遥游的时候,他的生命也就自然站在了更高一阶层,回头再去审视过去的执迷时,便会生发出如站在人的角度看触蛮二氏蜗角之争那种可叹可笑的感受:“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则阳》)因为有所超越,所以明白曾经斤斤着意的东西,其本质并没有那么重要,因而能够破除执迷,与物为春,这就是庄子齐物观的内涵。
前面已经提到《庄子》内七篇法度甚严,丝毫不能乱分,作为总纲的《逍遥游》自然应位居第一,而庄子把《齐物论》位置第二也自是别有一番用心。正是因为不断地向其“神”回归,所以才能从现实中超越出来,在获得更大自由即逍遥游的同时,也使得自己站在更高境界去破除较低层次的执迷,从而获得齐万物、等死生的超然观感。所以逍遥游正是齐物观的前提与基础。若没有逍遥游的向上超越,也就不会有齐物论的合同混一;但反过来说,齐物观也应该是逍遥游的重要条件。若无法在齐物观中弃绝尘俗,逍遥游的脚步也难免会有些拖泥带水。
同逍遥游一样,齐物观也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和层次,当然最高层次只有“至人”“神人”才能做到,如他在《齐物论》里所讲述的那番:“至人神也!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四、不同的生命
当一个人不断地回归自己的“神”,从现实的拘囿里超越出来,在获得自由也获得齐物观的时候,他的生命也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在《庄子》一书中随处可拾,仅举《田子方》一寓言: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舔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盘礴。君曰:“可矣,是真画史也。”
宋元君召集画史作图,众人舔笔和墨,为了吸引君王的注意,可谓是各有各的做派,而偏有一画史,无意于此,袒衣露臂,箕踞而坐,结果宋元君谁也没看上,就看中了这位“解衣盘礴”的画史。因为宋元君明白一位画史若将其全部身心都放在如何作好画之上,就必然没有精力去刻意做作,计较宠辱得失。一个人只有紧守自己的元神,才能有效地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更有价值的追求当中,也因此才有可能修成更高层次的功夫,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由此可见庄子的一切主张最终还是落在如何有用并有所大用之上。
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自己的“神”,他自然会目光短浅,耽溺于外在,而生命的真核也就于此被吞噬,《庄子集释》中家世父所谓:“所见之物愈大而身愈小”也就是这个道理。这样的人,就算他整日都在奔走追逐,最终也却只是“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齐物论》),这真是人生莫大的悲哀!而在现实中,这样的人却还很多,庄子对他们自是少不了犀利的抨击与批评,典型如《齐物论》之“朝三暮四”:
狙公赋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之以天钧,是之谓两行。(《齐物论》)
早上三颗橡子晚上四颗橡子和早上四颗橡子晚上三颗橡子,只是在顺序上稍有不同,总数上却并没有任何变化,但是众狙在态度上却是喜怒两端,波动异常。正是因为无法找到自己的“神”,不知道人生更重要且更有意义的事情为何物,所以才被现实外在粘黏得来动弹不得,无法获得超越,变得鼠目寸光,这样的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真正有所建树,更别说实现生命的至高境界——“逍遥游”了。郭象在为《庄子·大宗师》做注曰:“外敌未至,内敌已困,岂能化物哉?”也就是这个意思。
回过头再来看庄周梦蝶,不管是变成蝴蝶,还是为庄周,他都能愉悦为之,欣然接受的原因,并不是庄子和蝴蝶没有任何区别,而是庄周早已抓住了他生命的核心——“神”。所以无论是变成蝴蝶,还是为庄周,对他而言早已不再是重要的事情。在光怪陆离、变化万千的外在周遭中,找到并不断回归自己的“神”,使生命的境界不断得以提升,才是人生真正要紧的事情。
五、结语
西方自来把宇宙看成一个客体,认为只有不断地去征服,才能彰显人类之伟力和生命之意义,于是他们更崇尚向外之追求;而传统中国人与之不同,他们把自己置身于宇宙之中,谦逊平和地看待客观外在,主张向内看。无论是逍遥游还是齐物观,都是在强调人类对外界的依赖是极其有限的,只有依靠我们的内心,牢牢地抓住己身之“神”,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天地,使得生命真正地走向自由。而这正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一直被士人们所激赏,也贯穿了我们民族的整部历史。
“一个有责任感、有主见、有深厚学养的教师,不会甘愿被教科书牵着鼻子走。即使他按照教科书的内容安排教学,他也有足够的空间来实现自己的想法”⑤,当我们在教学中遇到诸如“庄周梦蝶”这样的关键点时,应该果断地停下来,毫不犹豫地往深处走去,不仅为考试之成绩,更为生命之养料,民族之未来。
① 钱穆:《庄子纂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0页。
②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69页。
③⑤ 张全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唯方法论”反思》,见《现代语文·中旬刊》2011年第2期,第7—8页。
④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2页。(本论文所引《庄子》原文及注疏均出自此版本,引录繁多,故只标篇名)
参考文献:
[1] 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钱穆.庄子纂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3]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3必修教师教学用书[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 张全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唯方法论”反思[J].现代语文·中旬刊,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