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次仁
西藏曲水监狱
对一例服刑人员焦虑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
拉巴次仁
西藏曲水监狱
本文的求助者是一名服刑人员,入监后因与家人关系疏离而导致焦虑情绪,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绪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恰当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7次咨询,帮助求助者走出心理困境,改变其错误认知,减轻焦虑情绪,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服刑人员 焦虑情绪 严重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孟某,男,37岁,汉族,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人,小学文化程度,已婚,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于2013年转监到我监狱服刑。
2.1 主诉
两个多月来,求助者认为刑期长,入监后家人又对自己漠不关心,甚至是了无音讯,兴趣下降明显,缺少价值感,对改造前途没信心,不想参加劳动与学习,改造中容易和他人发生争执,有时有种想打人的冲动,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已经影响了其正常的改造,主动前来咨询。
2.2 个人陈述
我在农村长大,家里条件一般,小时候父母感情不和,父亲脾气暴躁,对我管教很严,经常打骂我和哥哥,甚至经常对母亲实施家暴,就这样,后来在我小学还没有毕业时,父母就离婚了,从此父亲就抛下我们了无音讯,母亲一人支撑着家里所有的负担。我想离开家,为母亲减轻一些负担,于是初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刚到西宁时在一家连锁酒店打工,每月工资一千多元,也遇到自己喜欢的女孩李某,并与其确立恋人关系,但好景不长,半年左右,李某移情别恋,跟一个做生意的老板谈恋爱。自此,我觉得身边同事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我认为李某是因为嫌弃自己穷而离开我,心里不平衡,在酒店里很丢人。一个月后就辞职到外面闯荡。此后在街边做过小摊生意,卖过烧烤,几年下来没有赚钱反而赔了一些钱,不得已到一家夜总会当保安。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王某,我们相见恨晚,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虽然当时存款不多,但是我们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幸福的举行了婚礼。后来,由于各种家庭开销,让我感觉到很吃力,那段时间经常为用钱发愁。2011年5月的一天下午,我在街上无意间发现一个衣着讲究的人,提了个包急匆匆的从银行出来,我想包里肯定有很多钱。如果有了这些钱,我就可以改善家庭生活,一时冲动,于是实施了盗窃。法网恢恢,很快我被公安机关抓获,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
入监初,母亲、哥哥和老婆都经常来看我,写信给我。现在快三个月了,我前前后后写了数十封信给家人,均未回信,她们肯定是对我失去耐心不管我了,老婆也变心嫌弃我不理我了,很快,她就会和我提出离婚,她们都变了。如果没有坐牢,钱不多,日子还是维持得下去,我和老婆一起打工也能过得很幸福,但是现在一切都晚了。现在自己在监狱里连基本的生活用品都解决不了,其他人都看不起我。最初我以为她们有事没时间回信,但是等了半个月他们还是音讯全无,我每天都在想这件事,感到无法集中精神,干什么事都没有兴趣,不想参加学习和劳动,还经常整个晚上都睡不着觉,心烦意乱,烦躁得很。与其他同改的关系也不好,上个星期,我因一句话与一位同改大打出手,还因此受到了监区的处罚。后来,监区民警也与我交流谈心,我自己也想了很多。我刑期这么长,能早日出去吗?家里人都不要我了,出去还有什么用?因为我穷,人人都看不起我,越想越觉得自己憋气,越想越难受,你能帮帮我吗?
3.1 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求助者衣着整洁,感知觉正常,思路清晰,能正常回答咨询师的问题。但情绪低落、痛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容易烦躁苦闷,抱怨亲人放弃自己,常常觉得自己没什么用,做什么都一事无成,对改造没有信心。
求助者无精神病家族史及相关疾病病史,最近一段时间入睡困难,感到非常疲惫,体检时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
3.2 求助者个人成长史
孟某,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人。家中排行第二,有一个哥哥。从小父母离异。因家庭经济条件差,该求助者初中毕业后到西宁市打工,打工期间结识二名社会无业人员,其中一人外号“胡子”,曾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3.3 求助者目前状态
(1)身体状态:失眠;经三甲医院鉴定,求助者无器质性病变;
(2)精神状态:情绪低落、痛苦,注意力不集中、烦躁苦闷;
(3)社会活动状态:不想参加劳动和学习,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3.4 他人反映
据主管民警反映,该求助者自入监以来,能自觉遵守监规纪律,积极劳动,完成生产任务,积极参加“三课”学习。近两个多月改造表现较差,不愿意参加劳动和学习,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与周围服刑人员关系紧张,常因生活小事争吵。上个星期还因打人受到处罚。找他谈话,他说控制不住自己,总是心烦意乱,建议他做心理咨询。
据其他服刑人员反映,孟某近期少言寡语,基本不与人交谈,晚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看到其他服刑人员的家里人来接见,就显得更烦躁。他还说,看到缝纫机就烦,还想砸了它。现在和其他人都不太合得来,总认为其他人都与他过不去。
3.5 心理测验的结果
(1-5级评分)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 敌对 惊恐 偏执 精神病性 其他 总分1.7 1.7 2.2 2.2 2.7 1.5 1.2 1.7 1.2 2.0 170
(1)SCL-90自评量表结果显示,总分170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三项因子大于2分,其他因子分等于2.0,可以筛选为阳性,尤其是尤其是焦虑分值2.7分较高,表明求助者存在明显的焦虑症状。
(2)SAS测试结果显示:SAS标准分为67分,表明有中等焦虑症状。
(3)SDS测试结果显示:SDS标准分为60分,表明有轻度抑郁症状。
4.1 资料分析、评估及诊断结果
对该求助者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到的情况和个人陈述基本一致,他人反映与测量结果也与其印证,可以证明这些资料的可靠性,并据此作出初步诊断为:该求助者属于严重心理问题。
4.2 诊断依据
(1)刺激事件: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刺激“与家人失去联系”引起,内心冲突与现实处境相符,有明显道德性质,属于常形冲突。他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
(2)反应持续时间:该求助者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了两个多月。
(3)反应强度(社会功能受损情况):该求助者不想参加劳动和学习,与周围服刑人员关系紧张,常因生活小事争吵,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4)反应是否泛化:该求助者看到其他服刑人员的家里人来接见,就更烦躁,已泛化。
(5)心理测验结果及相关资料印证。
4.3 鉴别诊断
(1)根据既往病史和体检情况,该求助者身体健康,其心理问题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2)依据郭念锋教授区分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有自知力和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3)症状表现:主要心理症状,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烦躁、苦闷、心慌、易激惹,不能控制。主要躯体症状,睡眠差。
(4)该资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与家人失去联系”引起,与现实处境相符,属于常形冲突,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
(5)该求助者的焦虑情绪,看到其他服刑人员的家里人来接见,就更烦,已泛化,与一般心理问题相鉴别;
(6)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焦虑情绪,情绪反应严重,持续时间两个多月,不愿参加劳动和学习,与周围服刑人员关系紧张,常因生活小事争吵,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4.4 病因分析
4.4.1 生物性原因:该求助者,男,37岁。
4.4.2 社会性原因
(1)生活环境:从小生长在农村,家里条件一般,从小父母离异。
(2)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小时候经常被父亲打骂;恋爱受挫、与家人没联系上,认为她们不要他了;与其他服刑人员打架受到处罚。
(3)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母亲及妻子的关注;与其他服刑人员关系紧张。
4.4.3 心理学原因
(1)存在“家人不回信就是她们不管我、变心了”的不合理信念;
(2)存在“同改因我穷看不起我”,“家人都不要我,我出去还有什么用”的不合理信念。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依照属于心理学范畴、具体的、可行的、积极的、可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原则,经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近期及具体目标
通过心理咨询使求助者恢复睡眠,能正视问题,调整心态,转换认知角度,改善不良情绪;尽快融入改造集体,对生活、学习、劳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不逃避、不退缩,努力克服。
(2)终极及长远目标
帮助求助者改变他生活哲学中非理性成分,学会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并用学到的思维方式、合理信念等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减少以后再生活中出现的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倾向,最终达到促进求助者自我成长,人格完善的目标。
6.1 主要咨询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简称RET),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与20世纪50年代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他认为外界刺激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情绪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态度、价值观念,也是一种认知过程。一个人的情绪不但起源于这些信念,也会因为这些信念的稳定存在而持续下去。所以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和信念(B)来改变、控制其情绪和行为结果(C),这是自寻实践的核心,其中所用的重要方法是对不合理的信念加以驳斥和辩论,使之转变为合理信念,最终达到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这样原来的ABC理论就可以进一步扩展为A-B-C-D-E的治疗模式。
ABC或ABCDE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它是艾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艾利斯常借用古希腊的一句名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在ABC或ABCDE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D指对个体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E代表咨询效果。将不合理的信念B加以归纳和简化其主要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的三个非理性观念。
6.2 双方的责任与权利、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5)咨询师的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6)咨询师的义务:向求助者说明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6.3 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左右,计划安排7次咨询。
6.4 咨询费用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咨询免费。
7.1 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第1次2015年8月7日、第2次2015年8月14日)
7.1.1 目标
建立咨询关系,了解求助者的基本信息、个人成长史、犯罪动机、目前心境等,印证收集材料的准确性,初步诊断造成求助者心理冲突的原因及严重程度,制定咨询计划,双方签订,共同落实。
7.1.2 过程
(1)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作用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消除求助者对咨询的顾虑,缩短咨询距离,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形成安全、信任的咨询氛围;
(2)科学运用热情、尊重、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等咨询方法倾听求助者陈述,采用情感表达,使其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感觉自己的不良情绪有人理解和关心,避免阻抗等不利于心理咨询开展的现象产生;通过摄入性谈话,搜集大量的临床资料,了解情况、把握问题,逐步了解到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和真实想法,并通过心理测验和综合分析,鉴别诊断,形成初步诊断,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双方签字认可;
(3)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理论,让求助者明白,情绪的来源不是事件本身,是个体的想法及观念。使人痛苦的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不合理的观念,才能克服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问题。使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并且找出ABC,进行初步分析。
7.1.3 咨询摘录
求助者:最近两个多月以来,我控制不住要想一些事情,因为家人都不理我。但越想越烦躁,就越睡不着,有时整晚都睡不着,睁着眼睛发呆。
咨询师:我能理解你的这种心情。
求助者:我家人都不要我了,其他同改又经常找我的麻烦。
咨询师:这些都是你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我认为这些事本身并不是引发你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
求助者:那是什么原因呢?
咨询师:给你举一个例子。假如情人节那天,你把送女友的红玫瑰放在公园的长椅上,就在你接电话的时候,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把花全压坏了,你会怎样?
求助者:我肯定会很生气,会骂他。
咨询师:好。如果我告诉你他是个盲人,你又会怎样?
求助者:盲人啊!那只能自认倒霉了,他看不见嘛。
咨询师:你看,同样发生一件事,你的反应为什么截然不同?
求助者:……(思考)
咨询师:这就是说人们对同样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看法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如果你能意识到你现在的情绪是你头脑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那么你也许就能控制你的情绪。
求助者:哦,您说的有道理,我似乎有些明白了。看来我对这事的认识出了问题。可是问题出在哪里呢?
咨询师:你能这样想,我很高兴。我们下一次再继续分析你的问题在哪里……
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下每天的心理感受和每次咨询后的想法;要求求助者回去后尝试用ABC理论分析自己的问题。
7.1.4 评估阶段:通过咨询,求助者能主动配合,积极倾诉,睡眠有所改善,咨询基本达到阶段目标。
7.2 第二阶段:领悟阶段(第3次2015年8月21日,第4次2015年8月28日,第5次2015年9月4日)
7.2.1 目标
帮助求助者分析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使求助者真正认识到:
(1)引起其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2)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只有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3)求助者可能认为情绪困扰的原因与自己无关,咨询师应该帮助求助者领悟,引起情绪困扰的认知恰恰是求助者自己的认知,因此情绪困扰的原因与求助者自己有关,因此他们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这一阶段的工作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咨询师要进一步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另一方面使求助者进一步对自己的问题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与自身不合理信念关系的领悟。
7.2.2 过程
(1)心理问题分析。在第一阶段咨询的基础上,与求助者一起对其心理及行为进行分析。通过理论的进一步解说和证明,使求助者领悟到他的情绪问题不是由父母和妻子都不要我的影响,而是由于他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因此他应该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责。
(2)心理帮助发现求助者的不良情绪主要是因为不合理认知引发的,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加以治疗。目的让求助者学会如何去发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如糟糕至极、过分概括等信念等不合理认知。帮助求助者勇敢面对现实,敢于向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提出质疑,进行辩论,说服自己摆脱他们并反其道而行之,让求助者学会从合理信念中区分出不合理信念,达到自助之目的。
7.2.3 咨询摘录
咨询师:你爱她,也要求她必须爱你吗?
求助者: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咨询师:你妻子有什么理由必须象你爱她那样来爱你?
求助者:因为我爱她,也为她付出很多。
咨询师:为什么你为她付出,她就必须爱你?何况,你盗窃犯罪的事你妻子事前并不知道,而是你自己去干的,不是吗?
求助者:……(沉默)
咨询师:我认为你这种“我爱你,你也必须爱我”是导致你目前不良情绪的想法的原因之一,你认为呢?
求助者:嗯,是这样。
咨询师:这在心理学上称为“绝对化的要求”,是一种明显的不合理信念。(向他解释什么是绝对化要求)
求助者:那我该怎么办呢?
咨询师:有一个关于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就是“象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你把这个规则用反了,成了: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这就成了我们所说的“反黄金规则”你想想,你对妻子的观念符合这个规则吗?
求助者:……(思考)嗯,是的。
咨询师:我们都希望别人喜欢自己,对自己好,一旦别人不这么对我们的时候就会觉得不舒服,甚至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和焦虑。你可以希望你的妻子爱你,事实上很多人都希望,但是你无法要求她必须爱你,她也有选择的权力,事实也证明了这太难做到。看,问题恰恰在这,因为你有了这种必须的要求,而它又没有得到实现,所以你内心痛苦。
求助者:对,是这个道理。
咨询师:那么你回去以后要怎么做呢,我相信你已经有自己的答案了。
求助者:嗯,(沉默,似有所悟)我试试。
7.2.4 家庭作业
让求助者回忆并分别写出诱发事件A,不合理想法B,情绪及行为结果C,并解释为何自己有如此观点。通过让求助者写回忆和记录,使求助者有机会重新理智地分析自己的观点,帮助改善睡眠状况。
7.2.5 阶段评估
通过咨询,使求助者进一步对自己的问题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关系的领悟;睡眠恢复正常,咨询基本达到阶段目标。
7.3 第三阶段:修通阶段(第5次2015年9月10日、第6次2015年9月17日)
(1)目标
这是合理情绪疗法最主要的阶段,所谓修通,就是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2)过程
本阶段共进行了2次咨询,分别对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修通,运用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方法,即所谓“产婆术”式的辩论技术及“黄金规则”与“反黄金规则”等方法,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3)咨询摘录
求助者:我为她不惜坐牢,而她连看看我都没空,我很失望。
咨询师:你感到这个很不公平。
求助者:太不公平了,我那么爱她,她却这样对我。
咨询师:你认为你怎么对她,她就必须怎么对你?
求助者:当然了。爱情不就是这样吗?
咨询师:那如果现在有一个女孩突然特别爱你,甚至愿意为你去死呢?
求助者:……(沉默)
咨询师:我只是打个比方。比如,你和现在的妻子将要结婚了,出现了这样的状况,你怎么办?
求助者:我会拒绝她。因为我快结婚了。
咨询师:可是她爱你啊,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
求助者:我会劝她的。
咨询师:可是你刚说,你怎么对别人,别人也应该怎样对你。
求助者:……(沉默)
咨询师:那个女孩现在要求,她怎么对你,你也应该怎么对她,她愿意为你牺牲一切和你在一起,那么你怎么办呢?
求助者:那是她的事情,我没有要她那样。
咨询师:那么你妻子要你去犯罪了吗?
求助者:……(思考)
咨询师:你要求别人像你对她那样对你,而你却不能按别人对你那样去对她,你觉得公平吗?
求助者:难道我爱她,她可以不爱我吗?
咨询师:想想刚才的例子,一个女孩爱你,你就一定爱她吗?
求助者:我有我的苦衷。
咨询师:那你的妻子呢?
求助者:……(思考)她,也许也有?
(4)家庭作业
要求求助者使用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辩论,如下表:
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步骤和分析
基本步骤 具体分析事件A 妻子不要我情绪C 焦虑和人际关系紧张信念B 我是那么爱她,只要她高兴,让我做什么都愿意!要不是为了她,我怎么会犯罪?付出了这么多,她应该理解并爱我。1.我有理由要求她必须爱我吗?难道就因为我爱她,甚至为他犯罪。驳斥D 2.我爱她是自愿的,并非强迫,我有什么权利要求她必须顺从我的意愿? 3.如果我爱过谁,就要她一直爱我,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这种绝对化的要求真事太不合理了。4.我离开她难道就活不下去了吗?新观念E 1.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她也一样。再者,犯罪的事和她没关系,是我的性格在作怪,自身必须为此承担责任,今后一定要引以为戒。2.要像希望别人何如对我那样去对待别人。而不是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样。3.享受一生是好事,但什么事情都可能会发生变化,感情也不例外,不能要求事情都必须按自己的愿望那样一层不变。4.离开我一定有她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我同样可以有新的选择,不管怎样,未来充满希望!既然爱她,更应该尊重她的选择,我祝福她!
(5)阶段评估
求助者的认知水平提高,合理情绪疗法取得效果,咨询达到阶段目标。
7.4 第四阶段:巩固阶段(第7次2015年9月24日)
(1)目标
创造社会支持,巩固咨询结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仍能用学到的思维方式、合理信念等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2)过程
积极与求助者家属联系,要求其到监狱探望。在亲情会见中,求助者大声痛哭,不良情绪获得有效宣泄,消除了求助者的各种顾虑和担心,情绪趋于稳定。求助者同意再次进行SCL-90自评量表、SAS、SDS测验,症状得到缓解。至此,本次咨询全部结束。
(3)阶段评估
咨询达到预期目标,效果不错。
8.1 求助者自我评估
首先是我解决了失眠的问题,睡眠正常。其次,顺利改善了与其他同改的关系,心情好了。再次,联系家人了,他们的支持让我满怀信心。最后,我也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理解。
8.2 求助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
求助者在劳动改造中积极性增强,能认真参加“三课”学习,与其他服刑人员的关系也好了。
8.3 监区民警及其他服刑人员评估
该名服刑人员睡眠正常,不乱发脾气,没有与他犯发生冲突,改造表现较好。
8.4 前后两次心理测验的比较
(1)SCL-90量表测验结果
(1-5级评分)
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精神病性其它 总分咨询前 1.7 1.7 2.2 2.2 2.7 1.5 1.2 1.7 1.2 2.0 170咨询后 1.2 1.4 1.6 1.7 1.8 1.2 1.1 1.3 1.2 1.3 126
量表总分为126分,小于160分,焦虑、抑郁、人际敏感、其他等因子均已正常。
咨询前后减分率=(咨询前总分-咨询后总分)/咨询前总分x100%=(170-114)/170x100% =26%>25%,咨询有效。
(2)SAS测试结果显示,SAS标准分为54分属于正常范围,表明有轻度焦虑症状,焦虑症状有所好转。
(3)SDS测试结果显示,SDS标准分为53分属于正常范围,表明有轻度抑郁症状,抑郁症状有所好转。
(4)测验结果表明,该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
8.5 心理咨询师评估
通过跟踪和回访,求助者在人际交往、学习、劳动各方面表现良好,情绪稳定,遵守监规纪律,积极参加劳动改造,出色完成生产任务,学会了调节自己的情绪,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对孟某进行SCL-90,SAS,SDS,的心理测试,各项指标均在正常水平,达到了预期目标;从长远和最终目标上看,帮助求助者认识到了,使其产生不良情绪的背后是其不合理信念,改善了错误认知,对改造和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促进了求助者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
8.6 求助者在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
求助者因为在“与家人失去联系”的问题上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焦虑等不良情绪,也表现出睡眠差、食欲不振等躯体症状,通过咨询,求助者解决了内心冲突问题,焦虑、睡眠差等症状都得以消除,学会用新的思维方式、合理信念等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求助者目前情绪稳定,学习、劳动效率提高,人际关系良好,对今后生活充满信心。
(1)郭念锋,虞积生。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郭念锋,虞积生。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3)郭念锋,虞积生。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4)林秉贤,曹务顺。罪犯改造与心理矫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