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东明
745200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中医医院中医儿科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郭东明
745200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中医医院中医儿科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小儿厌食症患者95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四种证型患者有效率分别是95.5%、90.0%、96.5%、96.0%。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中医辨证;小儿厌食症;临床效果
近几年,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儿厌食症发病率逐年提高,且大多数小儿患者因治疗不及时出现贫血、佝偻病以及营养不良等现象,这对小儿患者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从发病机制分析,小儿厌食症是指排除全身性以及消化道器质性疾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食欲减退以及厌食现象,会导致小儿患者脾胃不和[1]。临床中治疗小儿厌食症以西药与中医治疗为主,因患者年龄较小,西药治疗易出现不良反应,而中医治疗则可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为进一步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特选择95例小儿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小儿患者95例,男50例,女45例,年龄3~12岁,平均(5.2±1.8)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1.2±0.8)年;小儿厌食症的类型包括胃阴不足型22例,肝脾不和型20例,脾胃气虚型28例以及脾失健运型25例。95例患者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可诊断依据包括:①面色少华,形体偏瘦;②长期食欲不振;③有喂养不当史。四种证型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厌食症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胃阴不足型:其临床症状以少食多餐、面色少华、舌红少津、大便干燥为主。选择养胃增液汤,以起到益胃养阴之功效。其方药主要包括:荷叶、山药、白芍、甘草各10 g,芦根、玉竹各15 g,乌梅、石斛各5 g,水煎服,100 mg/次,2次/d,于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治疗3个月[2]。②脾胃气虚型:其临床症状为面色少华、少食多便,舌体薄白,精神不振。选择异功散方,并依据小儿患者病情适当加减,其药方组成主要包括:党参、白术、苍术、茯苓各10 g,山药、白扁豆各15 g,甘草、生姜各5 g,水煎服,100 mg/次,2次/d,于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治疗3个月[3]。③肝脾不和型:其临床症状以口淡无味、神色忧郁为主,且无精打采,舌红苔白,甚至一部分患儿会出现郁郁寡欢以及情绪暴躁症状。临床治疗选择逍遥散方加减,以此起到疏肝健脾之功效。方药主要包括:茯苓、党参、陈皮各10 g,柴胡、甘草各15 g,竹茹、白芍各8 g,香附5 g,枳实5 g,水煎服,100 mg/次,2次/d,于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治疗3个月[4]。④脾失健运型:其临床症状以厌恶进食、胸闷、食不知味、舌质淡红为主,临床治疗选择不换金正气散加减,以此达到健脾助运的作用。方药主要包括陈皮、苍术各10 g,厚朴15 g,藿香、炙甘草各8 g,煨葛根10 g,炙升麻6 g,水煎服,100 mg/次,2次/d,于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治疗3个月[5]。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小儿患者食欲增多,临床症状消失,体质增加;②好转:小儿患者食欲较之前有所增加,临床症状有所消失,未完全恢复,体质增加;③无效:小儿患者食欲未有所改变,且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体质无变化或减轻。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3个月治疗,95例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四种证型小儿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好转,分别是95.5%、90.0%、96.5%、96.0%,见表1。
小儿厌食症是当前儿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主要是在排除消化道以及全身器质性病变后所出现的疾病,临床症状以小儿食欲减退,甚至拒绝进食为主。据相关文献资料报道[6],近几年在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小儿厌食症的发病率逐渐提高,且在独生子女中更为常见,如治疗不及时,则会对小儿患者的成长、智力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西医认为与小儿患者体内缺乏微量元素有关,故临床治疗多以补充锌等微量元素为主,然而因小儿患者年龄较小,胃肠道易受刺激[7],而中医治疗则可有效缓解这一不良反应。
从中医角度分析,小儿厌食症属于“食积”以及“恶食”等范畴,在《脾胃论·饮食伤脾论》以及《类证治裁·脾胃论治》等书籍中明确指出小儿厌食症的危害以及治疗方法。有关小儿厌食症的病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因乳食不洁,主要是食不知饱,偏食等原因导致厌食现象发生;其二是喂养不当,主要是因过食生冷导致脾阳受损,寒湿困脾,从而引发受纳运化功能失常,引起厌食现象;其三是小儿先天不足,部分小儿患者不吮母乳,后天缺乏平衡调养,从而导致脾胃怯弱,中医认为是由脾胃虚弱以及运化功能失调等原因导致。在本次研究中,将95例小儿患者分为胃阴不足型、肝脾不和型、脾胃气虚型以及脾失健运型,并且给予适当的中医治疗,其中胃阴不足型以养胃增液汤加减,肝脾不和型以逍遥散加减,脾胃气虚型以异功散加减,脾失健运型以不换金正气散加减,经3个月治疗,95例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其总有效率明显好转,分别是95.5%、90.0%、96.5%、96.0%。说明临床中给予小儿厌食症患者中医辨证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正常饮食习惯,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infantile anorexia
Guo Dongm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Ning County,Qingyang City,Gansu Province 7452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infantile anorexia.Methods: 95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norexia were selected.They were treated with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We observed the treatment effect.Results: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four groups were 95.5%,90.0%,96.5%and 96%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infantile anorexia was significant.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Infantile anorexia;Clinical effect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