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分析
张敏道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对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愈26例,显效3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结论 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合中药熏洗、针灸治疗及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动脉硬化闭塞症;中西医结合;治疗
当前老龄化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也成为了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是全身动脉疾病在肢体上的临床表现,其具有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在老年周围血管病中,其发病率居于首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1]。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60.6±2.3)岁,病程0.5~10年,平均(13.8±3.2)个月。临床分期:I期18例,II期23例,III期19例。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 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0.3 g/次,3次/日,口服西洛他唑,用量为0.1 g/次,1次/d,从而更好地达到抗凝和稳定斑块的目的,可有效避免血栓的形成,间断注射活血化瘀、脉络疏通类中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丹参、脉络宁以及维脑路通等注射剂[2]。
1.2.2 中药熏洗疗法 中医传统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该方法是利用中药煎汤对患者进行熏洗和浸浴,从而达到治疗效果[3]。熏洗能够有效提高患肢的血流量,对局部微循环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抑制细菌的滋生,促进伤口的愈合,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1)活血化瘀,温阳散寒法:应用于患者早期和恢复期,这一时期,患者缺血症状并不十分严重,但肢体发凉,畏寒,着凉后症状明显加重。延胡索、当归、姜黄、白芷、白术、五加皮、红花、茯苓等各15 g,将其装入袋中煎制,煎制完成后应首先熏药治疗,待药物温度有所下降后再使用药液浸洗[4]。此外,患者应将沙袋适度加热,将药袋放置在患处,用沙袋固定,每次治疗的时间为20~30 min。
(2)清热燥湿,收敛止痒法:应用于患者合并趾间渗液、糜烂的治疗。药方:苦参、白鲜皮、马齿芡各30 g,苍术、黄柏、大黄各15 g。采用水煎外洗的方式,1次/日,以上两种药物2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应停药3天继续开展下一阶段的治疗[5]。
1.2.3 针灸治疗 ASO在中医中属于血瘀症,采用针灸治疗方式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血理气,减轻疼痛,消除缺血症状的作用,同时其还可有效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增强患者体质。一般应用于早期恢复且病情稳定性较强,但依然有患肢发凉和缺血性疼痛等症状的患者。体针:上肢取穴曲池、内关、外关、合谷;下肢取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绝骨、解溪,采用强刺激方式,治疗中应留针30~60 min,1个疗程为15次,一些患者可同时采用电针刺激[6]。耳针:耳穴压豆,穴位为神门、内分泌、肾、交感。用强刺激,每日若干次。灸法:艾灸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及内关,每日治疗1~2次,每个穴位艾灸的时间为30 min。
1.2.4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提高血氧和组织氧分压,另一方面还能扩大氧的弥散范围,从而起到改善局部血管和末梢神经的缺氧状态,此外还能促进细胞再生和侧肢的循环功能。改善患者患肢的供血状况。高压氧条件下,血红细胞的脆性较强,纤维蛋白分解量也增加,血液黏稠度下降,能够有效促进动脉再通,促使肉芽新生,从而不断改善血管源性溃疡创面的修复,促进伤口愈合[7]。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治疗临床治愈26例,治愈率为43.33%,显效31例,显效率为51.67%,有效2例,有效率为3.33%,无效1例,无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98.33%,治疗前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检测指标分别为(4.32±0.52)g/L、(3.01±0.53)mpa·s、(7.65±0.81)mmol/L、(2.58±0.73)mmol/L,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分别为(2.85±0.63)g/L、(1.98±0.35)mpa·s、(6.27±0.66)mmol/L、(1.75±0.42)mmol/L,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周围动脉的临床表现,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患病年龄不断降低,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肢体动脉若出现狭窄或闭塞等症状,或血液循环障碍时就会出现溃疡等症状,该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和病死率[8]。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血液流变性异常是该疾病主要的致病因,血液处于高黏、高凝状态,最终出现血栓和血管鼻塞,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在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中,首先应对动脉硬化开展治疗,治疗中应嘱患者戒烟、控制血脂、血糖和血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增强体育锻炼等。后开展药物治疗,血管腔内治疗和外科血管重建手术是治疗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其在临床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ASO患者一般年龄较大,且多器官受累,合并症较多,病变弥散面较大,因此支架和介入治疗容易失败,在临床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性价比高,且疗效显著。
[1] 化金凤,索炜,李廷荃.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2):211-212.
[2] 肖光辉,何立刚,曹建春.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4):20-22.
[3] 李杰辉,张春霞,覃文玺,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5):12-14.
[4] 叶海东.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4,46(6):37-38.
[5] 李润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6):46-47.
[6] 郑慧芝.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1):39-40.
[7] 陈子胜.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50例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3):65-66.
[8] 林艳艳,吕延伟.中医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研究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4):176-178.
Analysis of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Treated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ZHANG Mindao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Nangang Branch Hospital,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6,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Methods Selected 60 cases of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in our hospital, and carried out the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analyze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patients. Results 26 cases were cured, 31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2 cases were effective, 1 cases were in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8.3%. Conclusion Western medicine routine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Chinese herbal fumigati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and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R2-031
A
1674-9316(2017)12-0100-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2.058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综合外二科,黑龙江 哈尔滨15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