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健康观探析

2017-01-20 01:43张秋菊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传统

张秋菊,杨 威

(1第四军医大学马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2,zhang.qiuju@hotmail.com;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陕西 西安 710061)

中国传统健康观探析

张秋菊1,杨 威2*

(1第四军医大学马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2,zhang.qiuju@hotmail.com;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陕西 西安 710061)

中国传统健康理念植根于传统文化,汲取儒、释、道、杂各家健康观念之精华,形成了独特并有丰富内涵的健康观,这些朴素的健康之道是现代健康观的历史渊源和宝贵财富。通过解析传统典籍中关于健康的阐述,引证其中包含的形体健康、心理健康、人与社会和谐及道德健康的思想理念,挖掘传统健康观的特点及局限性,探寻对现代健康观的启迪。

健康观;传统文化;历史渊源;局限性

中国传统健康理念植根于传统文化,汲取儒、释、道、杂各家健康观念的精华,形成了独特并有丰富内涵的健康观[1]。这些朴素的健康之道是现代健康观的历史渊源和宝贵财富,对传统健康文化及儒释道等包含的健康理念进行探析,一方面可以丰富现代健康观的内涵,另一方面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到现代健康观的有力支撑以利于健康观的普及和教育。

1 传统典籍中关于健康的论述

1.1关注人的形体健康

传统文化关注人的形体健康,提出形体健康是人的健康的基本和前提。儒、释、道都提到通过饮食、锻炼、保持阴阳平衡、顺应自然规律来达到身体健康。其中有关于饮食、起居对健康影响的论述,比如孔子有八不食:“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八不食是讲饮食对形体健康的重要影响。佛教则从食素和进食之法等角度考虑对修行者的身体影响。讲究通过斋戒修炼,遵时进食,吃素不吃荤,有所禁忌,才能做到“法正”。佛家在饮食中特别重视饮水,戒律认为,未经过滤的水中有虫,喝带虫的水是犯戒。在佛教经典中就有赶路的僧人宁可在水井旁渴死,也不饮有虫之水的故事。佛教有持午、过午不食、非时食等戒律。持午,就是每天只吃中午一顿饭。过午不食是每天只吃早、午两顿饭,晚上不吃饭,超过中午后再不吃其他食物。非时食即民间所谓的不吃零食,除正顿饭外,不吃其他东西[2]。

尤其《黄帝内经》从饮食规律、日常习惯、四时变化等方面论述对健康的影响。《黄帝内经》讲:“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强调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分劳作对人身体健康的长久作用。《灵枢·天年》:“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府化谷,津液布,各如其常,故能长久。”是对躯体健康的具体描述。《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是谓五劳所伤”[3]。 这是讲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伤害。《黄帝内经》:“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生,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少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太阴不藏,肾气独沉。”论述了四时变化对肝、心、肺、肾等器官的损伤,人们要掌握时令变化的规律对身体调理以保健康。

医药学家、道学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云:“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形体也然,真人导引,益取诸此”。并云:“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主张动以养生,持形神并重之说,形、神都是从人的形体方面谈健康。书中载有多种导引健身之法,如五禽戏等。陶弘景的辩证养生观还体现在对饮食、日常起居及房事等方面的认识上。他主张饮食有节,起居有度;如“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饮食有节,起居有度,不妄动作。云养性之道。”[4]

道教讲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太极图说》:“无极太极,阴阳互摄;阳变阴合,生生不息;动静有序,刚柔相济;共生共存,天地人和。”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有神;阴阳失衡人就会患病、早衰,甚至死亡。所以养生的宗旨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巨著《易经》告诉我们,阴阳运动是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太极图就是阴阳运动哲理的缩影。生命阴阳平衡的含义是脏腑平衡、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其总原则是阴阳协调,实质是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的平衡,也就是人体各种功能与物质的协调。[5]《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平阳秘”即阴阳平衡,强调机体内部及其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与协调,就能保持健康状态。

中医提出通过体育保健、各种导引功法、针灸按摩以及饮食、药物养生等方法来强健体魄。这种通过养生、保健方法就是朴素的疾病预防理念。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治未病”是中医的健康观,是古代医家几千年来在预防和制服瘟疫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科学思想,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

1.2 关注人的心理健康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作为主流的儒家文化,是关于“人”以及如何“成人”的文化体系,此一文化中所提出的理想人格,几乎都体现和表现着心理健康的人的特征。孔子主张“不怨天、不尤人”“在家无怨,在邦无怨。”遇事不可过于激动,要善于“制怒”。

《大学》:“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有所好恶……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有些人因为“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等情绪的因素而导致对他人存有偏见。此外,情绪过度也影响身体健康,《黄帝内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中医心理学的七情学说,阴阳人格学说和以情胜情的中医心理治疗论[3],将情绪情感的协调与平衡、稳定视为人的健康的根本之一。

儒家看中的修养、修身,诸如中庸、天人合一、仁爱,都是一种人格的不断完善,其中就包括心理健康的修炼。中庸讲究不偏不倚、平常适度。这种对待世事、人生的挫折、成败的适度态度正是对心理平衡的修炼。“天人合一”所蕴含的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观;从与自然的交融中寻求心理的健全,这是一种高境界的和谐。《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使心灵世界在大自然中开放、旷达。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把人放在天地、万物、宇宙的宏大背景中去体悟、扩充、锻铸、锤炼,这是何等气魄、格局,在此境遇中修养心性。

禅宗“明心见性”的修心理念,是将人的身体与心灵的界限打通,心灵可以自由地调度身体,达到身心和谐。宋僧智园主张“修身以儒”“治心以释”,宋儒张商英认定佛教能治“骨髓之疾”,使人们达到和谐身心、净化心灵即健康的心理。

道家对心理上的修养也特别重视,如寿世青《养心说》中指出“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愤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心之法也。”《庄子·养生主》主张“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提出要顺应自然, 保持良好情绪,不过分激动,大悲大喜。这些都是可贵的情绪疗法。

中医对心理因素的重视可谓由来已久,它创造性地研究和阐述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并将其应用到病因、病机、四诊、辨证、治疗和养生等各个环节, 其理论体系与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吻合[6]。中医认为人是形神合一的,所以对人的健康考察要形神兼顾,特别重视“神”的重要作用。如《东医宝鉴》中评价:“欲治其疾,先治其心,必正其心,乃资于道。[7]” 中医的治疗方法是药物与心理相协调的。

1.3 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

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虽然没有在传统健康观中明确提及,也没有具体论述社会适应性与健康的联系,但在儒家论及完整人格时,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修养的重要性。比如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其人际关系一定是和谐的、融洽的,并在集体活动中有所作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是合群的,在人群中从不跟别人有太多的纠纷争执,他内心可以是骄傲的、矜持的,但是他决不结党营私。“有恩不报非君子”“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来而不往,非礼也”是君子为人处世的原则。“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正心诚意”等等,都是倡导君子在人际交往中用仁、爱、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古代先贤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做人的第一条件。孔子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对他人施仁、爱,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与现代健康观内涵的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是相一致的。

佛教也有关于健康与社会关系的论述,佛陀以治疗众生心病的大医王自任,教导人们通过对心灵的净化,达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周围社会的和谐。

道教主张“生道合一”。凡是热爱自己生命,并进而泛爱万物生命的人,便可与大“道”相通,便能“死而不亡”,使生命具有不朽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道教养生理论认为:人不是独立的个体存在,而是存在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宇宙大系统中;个体生命的健康必然与周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养生修炼还应注意个体与周围环境的整体协调。体现了现代健康观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内涵。

1.4 关注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具有善良、正义、公正、诚实的品质。道德健康之人必定是君子、仁人,严以律己、助人为乐、行善积德,心理始终处于愉悦、平衡的状态。

孔子认为“仁者无忧”“仁者寿”“大德必寿”,凡有德之人注重德性的修养,自我人格的完善,胸怀坦荡,仁慈谦让,精神爽朗,光明磊落,这些德行修养对健康长寿大有裨益。“大德必寿”是孔子健康观的首要之义。孔子还说“小人长戚戚”,是说道德修养不高的人,易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紧张、不安的状态,内心的平衡被打破, 极易导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失调,使自身免疫力降低。孟子主张:“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既要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又要洁身自好,保持人格独立和心理平衡,以达到健康。这与现代健康观强调的道德健康有异曲同工之妙。

佛教讲为善去恶,以慈悲立心,通过抑制内心的恶,扩充内心的善,以期形成良好的善心状态,达到心灵的道德和谐。五戒善“不杀生而仁,不偷盗而义,不邪淫而礼,不妄语而信,不饮酒而智”,都是强调道德修养对生命的意义。

道教养生讲究性命双修,修命还得修性,性功贯穿命功,所谓“修得一分性,保得一分命”,自始至终不离修炼者内在心性和道德的修养。《抱朴子内篇·对俗》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淡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与道合真”,还必须修德,多做合乎道德之事,不让世俗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的恬淡心境,从而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通过这种精神状态的修炼,不求于“道”,而“道”自归之,无为而自得。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中说:“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还指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强调道德修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 传统健康观的特点

传统健康观是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浓缩、反映,是国人对待生命、抵御疾病、延年益寿的思想写照,既是世界医学宝库的组成部分,又蕴含着朴素的中国哲学智慧,具有独特的时代特点。认识这些特点有利于进一步汲取传统健康观精华,深化健康理念,增强国人健康水平。

2.1 有一定历史性

一定时期的健康观都受到那个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的影响,在生产力低下,物质生产资料相对匮乏的古代,相对低下的生产力状况还不能保障大众健康权益的实现,人们只能通过道德的修炼达到心理健康进而促进身体健康;希望与自然、社会保持协调来获得健康,表现出对自然法则的敬畏。正如老子以“道”作为积极的治世准则,合理利用客观规律辅佐现实人事,追求健康之道。庄子以“道”作为消极的避世准则,以认识相对主义的“道”作为修养纯粹德性的前提。老子生活的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社会环境发生改变,连年战乱的时代背景使“如何健康地活着”逐渐被“如何活着”所取代。庄子的健康观已经从性质上与老子的健康观产生分歧。我们从老子、庄子同为道家却在养生观上表现出的差别可以看出一定时期的健康观受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约束,具有一定历史性。孔子提出用“仁”修养健康,用“君子”格调涵养健康,这都是基于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道德修养对身体健康、社会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2.2 有一定局限性

受同时期社会文化的影响,传统健康观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局限性,这种健康观更多是为氏族及特殊阶层服务的,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站在自身阶级的立场上所做的阐发,更多关注的是少数特殊阶层的健康,而没有与公共的健康利益结合起来。在经济发展落后尤其是远古时期,普通大众的温饱和生存的最基本要求都没有满足时,对他们谈健康修养基本上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以儒家、道家、佛家典籍中的健康观多是基本温饱得到满足的特殊阶层从自身健康利益出发对更深层次的身、心、灵等全面健康的考量。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遇到困难挫折时隐忍、保守、自省,表现在处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时多采用“中医疗法”:儒家讲究自我内省反思,不提倡交流;佛教追求“悟”;道教提倡“参禅”。封闭性的文化导致了封闭性的国民性格。面对心理疾病,历来讳疾忌医的“中国病人”高度强调内功和忍术,更愿意寻求亲人朋友的理解和意见,要么喝酒解愁愁更愁,要么采用非健康方式发泄,要么随其自然发展成精神疾病甚至自杀[8]。这种传统习惯与现代健康观倡导的开放、交流、学习、互助的文化环境是格格不入的。

2.3 有一定超前性

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古代社会,传统健康观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体现了古代先贤哲人的超凡智慧和可贵精神。虽然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存在普遍健康问题,如食不果腹、营养不良、缺医少药等,但人们对健康仍怀有美好憧憬,对健康的追求、探索从未停止过。儒、佛、道不仅提供了一整套反思宇宙自然、社会生活的哲学体系,更为健康的修炼提出一系列看法,比如孔子的“仁”“君子”,道家的“性命双修”,提出通过心灵的自我修炼,日臻健康。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养性·养性禁忌》中云:“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强调人与社会应保持和谐一致的同时还要努力适应环境并为社会做贡献。孙思邈正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对医学、对社会的奉献。这又将健康与良好社会适应性的联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保持健康不但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还要对社会有所奉献,利于他人的健康。更加可贵的是提出道德健康,很多关于健康的论述都与修心、治德密切联系,强调心理、精神对健康的重要作用。这些论述都具有前瞻性,远远超脱出落后生产力对健康思想的约束、局限,对今天健康观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3 传统健康观的现代启迪

现代很多人持有的健康观都是传统健康观念的沿袭,传统健康观依然在人们的饮食、起居、养生、保健等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影响。很多健康观念与传统文化早已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的渗透在方方面面,很多东西早已根深蒂固。这种根深蒂固一方面反映了对传统健康观中的不合时宜很难改变;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可以借助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进行现代健康教育。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从传统健康观中发掘精髓并发扬光大,对健康中国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启迪。

3.1 健康整体观

传统健康观包括多角度、多方面健康内容,强调总体、全面把握健康,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辩证智慧。传统健康观认为健康是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动态平衡,体现在精神、人体和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是基于“天人合一”“形神统一”的自然观和整体观,即《黄帝内经》中: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9]

整体观是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首先是指自然界本身是一个整体,人和其他的生命、生物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这个整体或某一部分受到损害,那么其他方面也将受到影响,整体则因之破坏。传统健康观正是考虑到人作为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要保全自身健康,就要将人与自然环境、五脏、六腑、五官这些不同层次的系统、组织看成统一的整体,着眼于全局考虑。即把健康放在形体、心理、社会、道德等诸多层面进行整体考量。

健康的整体观不仅是一种观点,更是行动。所以在现时代贯彻健康观就要行动起来,“健康中国”的战略就是行动。长期以来我们缺少的并不是没有科学的健康观,而是偏离了健康方向。比如精细饮食、缺少运动、物欲太盛、忽略环境、重治轻防等等。只图一时之快,牺牲的却是一代或几代人的健康利益,尤其是现代人对社会的大环境的破坏,2017年新年愿望可能更多人的期许是远离雾霾,呼吸健康空气。所以贯彻健康观就要行动起来,就像健康伦理倡导的“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每个社会分子都要参与其中,而不是置身事外。

健康的整体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体分裂容易,整合难;拆分易,组装难;局部解决问题容易,整体考虑问题难。所以最好不要在破坏健康整体后再去重建,那就要花费成倍的人力、物力,但有时即使耗财费力也不见得可以挽回局面,所以对待健康切勿做追悔莫及的事情。

3.2 疾病预防观

当代的健康话语关注点应放在疾病的预防上。在中医古典文献中“养生”比“预防”出现的频率更高一些,但中医讲养生,就是从预防的角度,二者目标是一致的。传统养生学通过养生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人体的正气,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主要是未病时一种自身预防保健活动。比如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行的中医保健方式——推拿、按摩、针灸、穴位贴敷、食疗等,某种程度上都是对疾病的预防。中医倡导“药食同源”“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如用大枣、百合、怀山、枸杞子、党参等食品兼药材温补、食补,夏季常服绿豆粥清凉泻火等,都是最朴素简便的养生方法。中医的疾病预防理念十分可贵,《黄帝内经》中有论述“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预防疾病的治疗策略,是传统中医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表明了预防疾病重于治疗疾病,把疾病的预防放在首位,而非单纯强调治疗。 贯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防复”的“治未病”理论,即未病时,科学养生,防止疾病发生; 亚健康时,及时调治,祛邪防病; 已病时,合理治疗,防病传变[10]。

3.3 健康教育观

我国倡导全民健康,把健康纳入公共卫生领域,提出大卫生观。因为健康不再只是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人人参与的社会活动。追求个人健康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不只是仅仅关注私人健康利益。为了更好达到目的,在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中就可以引入人们早已熟知的 “君子”格调、“生道合一”“助人”“行善”等精神。

针对健康教育开展人群,疾病预防思想要求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在健康教育中要不断完善、深化疾病预防理念,针对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广泛开展疾病预防健康教育。

关于健康教育方式,传统中医养生思想有很多启发,健康教育可以从人们最关心的一些养生话题入手。如:《内经》“药以调之,食必随之”,中医在用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注意饮食的调理作用。《内经》提出“起居有常,不妄作劳”。[11]主要是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的生理常度。《内经》认为既要保养精神,使“精神内守”;又要锻炼形体,“形劳而不倦”。以动炼形,以静养神,动静结合,使之“形与神俱”,以增强体质,却病延年[12]。传统养生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进行健康教育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13]。健康教育应该与传统养生学结合起来,在养生实践中贯穿现代健康观,以培养身体的健康为依托,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良好社会适应性、道德健康修养。

总之,传统健康观包含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道德健康理念散见于历代名家的经典著述中,这与现代健康观的含义是基本一致的。传统健康观虽然分散、隐晦,但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尤其是有些健康理念已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渗透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至今仍发挥着对健康的正面效应。对传统典籍中健康观念的梳理,进而对传统健康观特点进行剖析,这是对传统健康文化自信的体现。坚持并弘扬这种自信,有利于在新时代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进行更有效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让我们从传统健康文化中发掘更多的可贵思想,为现代健康观找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互补的坚实依据和不竭源泉,以期以文化为依托找到更好的结合点和突破口,为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国人健康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1] 李德杏,李晓康,王蕾,等.中医健康观的早期文化构建[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4):1-3.

[2] 曹秀华 .中国佛教的“饮食禁忌”对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启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11):125-127.

[3] 文物出版社编.道藏(第18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8:474-479,483,484.

[4] 李德杏,于铁成.陶弘景对道教养生学的贡献及其健康观解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0(7):25.

[5] 赖平.《抱朴子》养生伦理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2.

[6] 高尚仁,杨中芳.王米集:中医心理学初探[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1991:97-99.

[7] 朱文锋.中医心理学概论 [ 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4,4(3) : 1.

[8] 崔光成,邱鸿钟.心理治疗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20.

[9] 董波.中医预防医学内涵及研究领域述评[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2):2885-2887.

[10] 易韬,戚莉,吴焕淦,等. 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几点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 : 1194-1196.

[11] 谢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12] 肖晶,郑光益,吴明明,等,中医传统健康教育浅析[J] .理论探讨,2016,24(10):9-10.

[13] 张湖德.传统养生学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6):5-6.

〔修回日期 2017-01-11〕

〔编 辑 李丹霞〕

Discussion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Health

ZHANGQiuju1,YANGWei2

(1CollegeofMarxismandHumanities,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710032,China,E-mail:zhang.qiuju@hotmail.com;2DepartmentofHepatobilarySurgery,TheFirstAffiliate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

Chinese traditional health concepts are rooted in traditional culture, absorb the essence of various health concepts from Confucianism, Buddhism, Daoism and other schools, and form the unique and rich connotation health concepts. These simple concepts of health are historical origin and precious wealth of modern health concepts. Through analyzing the health outlook in traditional books and quoting some thoughts about physical health, mental health, human and social harmony, and ethical health, this paper excavated the character and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health concepts, and explored the enlightenment to modern health ideas.

Concepts of Health;Traditional Culture; Historical Origin; Limitation

*通信作者,E-mail:drbobyang@163.com.

R-02

A

1001-8565(2017)05-0599-06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05.18

2016-12-06〕

猜你喜欢
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传统养生和现代健身相结合的思考探析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传统内家拳内劲探讨
颠覆传统规则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