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雪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辽宁 沈阳 110041)
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66例CT特征及临床诊断分析
秦雪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辽宁 沈阳 110041)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66例CT特征及临床诊断。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CT诊断老年急性脑出血的特征和结果。结果:66例患者中有脑实质内规则性出血患者43例、不规则出血23例;出血部位分别有基底节41例、小脑7例、脑叶6例、丘脑5例、脑干出血5例、多部位出血患者2例;66例患者中发生中线位移的有41例,其中位移在1~5mm的人占多数。结论: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CT诊断能够较好的判断病情,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良好的依据。
老年人 急性脑出血 CT特征 临床诊断
急性脑出血是当前社会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通常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性损伤,造成急性脑出血的原因大多与高血压以及动脉硬化相关,有研究报道超过80%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疾病[1],在用力过度或者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诱发脑出血,因此大多数患者都是活动中发病。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退化,在发生急性脑出血之后的病情严重、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病后的生活质量也出现明显的下降。临床研究认为,在急性脑出血发生之后快速对出血病情进行定位和定性,继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文就本院66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CT诊断的特征进行探讨,现总结方法和结果如下。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73.63±6.31)岁;所有患者均存在头晕头痛、四肢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存在面色潮红、呼吸频率增加、脉搏减慢、意识丧失症状,发病过程中出现高热、深度昏迷、双瞳孔缩小或者扩大等表现。66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有42例。
1.2 方法
66例患者在入院之后24h内接受颅脑CT扫描,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的层厚设定在5~10mm之间、层距5mm;以患者的眶耳线作为基础线段,沿头顶进行轴位平扫。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血肿的形态、出血量、中线位移情况等。
66例患者中有脑实质内规则性出血患者43例、不规则出血23例,出血规则的患者病灶形状大多为肾形或者椭圆形,大多数患者存在水肿带,病灶及周围的密度均匀,变匀蒸汽;出血不规则的患者表现为毛刺征象,存在伪足状突起,密度相对不均匀。
出血部量在30ml以下的患者有31例,占总人数的46.97%;出血量在30ml以上的患者35例,占53.03%;出血部位分别有基底节41例(62.12%)、 小脑7例(10.61%)、脑叶6例(9.09%)、丘脑5例(7.58%)、脑干出血5例(7.58%)、多部位出血患者2例(3.03%)。
66例患者中发生中线位移的有41例,占总人数的62.12%,另外25例患者未出现中线位移。其中位移在1~5mm的人数为31例(46.97%)、中线位移在6~10mm之间的患者有19例(28.79%)、中线位移距离超过10mm的患者有16例(24.24%)。
66例患者中最终存活的有62例、死亡患者4例,死亡率为6.06%,死亡患者的出血量在30ml以上,出血部位为脑干出血3例、多发性出血1例。
急性脑出血属于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自发出血,造成出血的原因非常多,与脑血管病变及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发生脑血管病变的患者往往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或者高脂血症等全身性疾病[2]。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大部分的急性脑出血患者都存在有这类疾病。在日常活动中如果情绪无法控制,异常激动或者过度用力就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症状表现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达到高峰。由于脑出血后形成血肿,对局部脑组织造成压迫继而产生水肿和颅内压上升等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偏瘫、大小便失禁等,治疗不及时将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老年人发生急性脑出血的部位主要在基底节,本组66例患者中出血部位在基底节的占62.12%。这也造成出血后容易导致丘脑压迫并对侧脑室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需及时接受血肿清除等治疗。选择可行的影像学手段对患者进行扫描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其中临床检查是第一步。
CT是目前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影像学检测手段之一,在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都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其成效得到了众多医务工作者的认同。通过CT扫描,能够清楚地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位置、血肿量、占位情况进行观察,结合影像学结果最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进行判断。同时有助于医师分析患者的病因,明确的计算得到血肿量[3]。以往的诊断方法可能忽略低密度活动性脑出血,继而影响对血肿量的计算,但是CT能够动态和直观的对血肿演变情况进行观察,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更为客观与可靠的依据。本文主要探讨CT影像学在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特征。研究结果发现,血肿发生的部位通过CT可检测发现高密度的阴影,CT值往往在50HU以上[4],且在脑出血发生的3天之后达到峰值。了解患者的出血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病情的发展,本组66例患者中出血量在30ml以上的患者有35例,占总人数的53.03%,这一类患者往往都出现了占位表现,且站位的水平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因此针对出血量在30ml以上的患者必须加强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积极开展引流等治疗,预防不良预后的出现。一般情况下,患者在脑出血发生之后的3~7d内症状最为明显,随着治疗的开展症状逐渐得到改善,血肿发生向心性缩减,在CT下可见边缘逐渐模糊;在病变发生28d之后,使用CT增强扫描可见血肿旁出现环状加强[5],即病情达到吸收期。本组资料结果发现,66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中死亡人数为4人,死亡率为6.06%。死亡患者的出血量均在30ml以上,且出血部位主要在脑干。主要原因在于脑干属于机体非常重要的生命中枢,一旦出血量超过5ml就会引发昏迷与瘫痪,当出血量超过30ml之后患者的死亡率急剧上升,因此,CT诊断为脑干出血、且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必须尽快接受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CT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的出血情况,及时发现活动性出血现象,从而制定可靠的治疗方案,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1] 于广会, 和清源, 刘林祥, 等. 联合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T2加权成像在老年脑血管病急性发病中的价值[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17(12):1275-1278.
[2] 匡祎, 陈伟建, 郑葵葵, 等. CT灌注成像评估急性自发性脑出血周围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J]. 中华医学杂志, 2015,95(43):3514-3518.
[3] 许化致, 陈伟建, 王美豪, 等. CT灌注成像评价急性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近期预后[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2,28(12):2132-2135.
[4] 肖乃安, 马琪林, 鲁丛霞, 等. CT脑灌注成像指导下尿激酶和rt-PA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对比研究[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4,48(2):113-115.
[5] 孙胜军, 高培毅, 隋滨滨, 等. CT血管成像原始图像上“点征”在预测急性脑出血血肿增长的应用[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29(9):1375-1380.
1006-6586(2017)10-0019-02
R743.34
A
2017-01-08
秦雪,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