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 庚,朱 立,刘 畅,马石征,付 征,王颖辉,赵 昕,钱 晶,齐文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临证验案】
齐文升治疗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1例
远 庚1,朱 立1,刘 畅,马石征1,付 征,王颖辉1,赵 昕1,钱 晶1,齐文升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侵犯脑实质、脑膜、脊膜等引起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误诊,需予以重视。故通过报告1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回顾、探讨该病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方法。齐文升教授从中医角度辨治本病的3个阶段,即首以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四逆散调理气机,解决“寒厥”的问题,再用血府逐瘀调气活血,解决气滞血瘀、气血逆乱的问题,最后给予清震汤合菖蒲郁金汤化痰兼以活血开窍收尾,三方针对各阶段的主要病机要点而设,药随症转,次第井然,加快了患者康复的速度,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念。
癫痫;神经梅毒;齐文升
患者张某,男性,57岁,主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2年,加重伴言语蹇涩2月余”于2015年2月9日由门诊以“脑梗死”收治入院。患者2013年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经行头颅CT后诊断为“脑梗死”。经治疗后好转,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生活能自理。2013年3月患者外出与人争斗后出现狂躁,复查头颅CT无新发脑梗,考虑与既往脑梗死有关遂送至安定医院就诊,给予抗焦虑抑郁及抗精神分裂药物治疗。后未再出现躁狂,但精神不佳,目光呆滞,对答偶不切题。2014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失语,右侧肢体麻木加重伴发凉并二便失禁,家属考虑为药物影响,自行停用精神类相关用药,症状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诊疗,于2015年2月9日收治入院。入院时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麻木伴发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言语蹇涩,咳嗽,纳可眠差,二便失禁,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服药控制可。入院BP 129/78 mmHg,HR75次/min,心肺(-),左上肢肌力V-,右上肢IV,左下肢V,右下肢IV,双侧肌张力增高,右下肢巴宾斯基征阳性。辅助检查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旁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左侧额叶大面积脑梗塞(陈旧性),脑白质变性,脑萎缩。血清梅毒检测示梅毒抗体Syph 45.19(+),快速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RPR 1∶8(+),治疗方案以活血化瘀、改善脑循环为主。2015年2月12日6∶20am,患者突然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喉中痰鸣,双目左侧凝视,体温39 ℃,BP 200/90 mmHg,心率140次/min,SpO2 60%。考虑癫痫大发作给予地西泮静注以终止癫痫发作,因出现舌根后坠、气道梗阻、痰液引流不畅、低氧血症转入本院ICU治疗。
入科后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深静脉置管补充血容量。药物治疗以镇静、抗感染、稀化痰液为主,生命体征渐趋平稳。因患者出现高热伴有癫痫,不除外中枢神经感染可能,给予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150 mmH20,颈静脉压迫实验、腹部压迫实验正常。留取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及梅毒抗体检测。翌日查房患者呈药物镇静状态,呼吸机辅助通气,自主呼吸存在,无抽搐,手足冷,小便量可,大便未行。BP120/65 mmHg,HR66次/min,双瞳孔3 mm,对光反射不灵敏,压眶反射迟钝,颈软无抵抗,胸廓对称,双肺满布湿罗音,心率66次/min,律齐无杂音,巴宾斯基征阳性,舌淡暗瘀点、苔白脉弦细滑。辅助检查回报示脑脊液常规、脑脊液潘氏试验N-PSSY (+),白细胞2×106/L,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 29.3 g/L。脑脊液梅毒检测示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TRUST(-),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TPPA(+)。追问病史,家属反映患者既往有冶游史,结合血清及脑脊液梅毒抗体阳性,此次癫痫发作考虑诊断为神经梅毒。西药加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激素抗炎减少渗出,甘露醇脱水保护脑组织。中医辨证属阳虚血瘀、气机逆乱,治以温阳活血、调理气机。方用当归四逆汤合四逆散加减:当归30 g,桔梗30 g,细辛12 g,通草10 g,大枣15 g,柴胡15 g,白芍60 g,枳壳15 g,炙甘草30 g,体外牛黄0.3 g(冲)。煎取400 ml,每次100 ml,每日4次,连服3剂。
2015年2月16日查房,患者神志转清,呼之可睁眼,自主呼吸存在,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无发热,抽搐未再发作,白痰量多,小便量可,大便每日二行。BP107/67 mmHg,HR96次/min,双瞳孔3 mm,对光反射灵敏,压眶反射稍迟钝,颈软无抵抗,双肺可及痰鸣,巴宾斯基征阳性,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目前感染控制可,减激素用量,脑水肿改善减甘露醇剂量。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脑髓失聪,治以理气活血、补髓充脑。方用血府逐瘀汤合黄精丹加减:桃仁15 g,红花30 g,生地黄30 g,赤芍30 g,当归15 g,川芎15 g,桔梗10 g,枳壳10 g,川牛膝10 g,甘草10 g,柴胡15 g,酒黄精30 g,天麻30 g。煎200 ml,每次100 ml,每日2次,连服7剂。
2015年2月23日查房,患者神清,精神可,时有躁扰,呼吸平稳,已拔除气管插管,咳黄痰量不多,偶有低热,无抽搐,纳眠可,二便调。BP140/60 mmHg,HR69次/min,双瞳孔3 mm,对光反射灵敏,压眶反射存在,颈软无抵抗,双肺可闻及痰鸣,心音低钝,HR 69次/min律齐,巴宾斯基征阳性,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辨证属痰瘀闭窍,方用清震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味:荷叶30 g,苍术30 g,升麻15 g,菖蒲15 g,郁金15 g,杏仁9 g,远志10 g,神曲15 g,川芎30 g,葛根30 g,冰片0.5 g(冲),煎取200 ml,每次100 ml,每日2次,连服3剂,后患者病情稳定出院。
梅毒中医称“杨梅疮”,是一种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以侵犯皮肤、黏膜、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组织和器官,造成多器官损伤。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侵犯脑实质、脑膜、脊膜等引起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我国在20世纪50~70年代治疗梅毒曾获得较好控制,至80年代初梅毒在我国再次出现,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其在全国乙类传染性疾病中的发病率排位不断上升,自2009年至今一直位居第3位,仅次于乙型肝炎和肺结核。因其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容易造成漏诊、误诊。
早期神经梅毒通常发生在感染的最初几个月或几年内,其临床表现有颅神经功能障碍、脑膜炎、中风、急性精神状态的改变和听觉或视觉异常等。目前神经梅毒诊断尚无金标准,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等综合考虑。可参考以下标准:①相应的临床表现(脑膜血管型、脑实质型);②脑脊液异常:白细胞数≥10×106/L、蛋白含量>500 mg/L,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异常;③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TPPA、RPR)[2]。治疗方面,及时、足量、足疗程的青霉素治疗,对无症状性和症状性神经梅毒均安全、有效,仍是治疗的首选。
本例患者初次发病时出现肢体活动不利,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梗死,结合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考虑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经治疗后留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继而患者出现狂躁等精神状态改变,复查头部CT未见新发病灶,遂临床考虑为脑梗继发精神障碍,给予抗焦虑、抗精神分裂药物治疗未见明显疗效,患者神经症状依然缓慢进展性存在。此次发病仍考虑为脑梗死急性发作,给予常规改善脑循环、抗凝抗聚、控制血压等治疗。入院常规检查发现血清梅毒为阳性,此时很少有医者会将神经症状的加重与梅毒感染相联系。直至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并伴有高热,考虑患者中枢神经感染可能,遂行腰椎穿刺并行脑脊液梅毒检测,提示脑脊液梅毒检测阳性,脑脊液潘氏实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高。结合患者既往冶游史,未行相关检查及治疗,并有中风样神经系统症状,综合考虑此次癫痫发作是由于梅毒未得到有效控制,梅毒螺旋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并非脑梗继发。由此可以推测,患者脑梗后出现狂躁等精神状态改变为神经梅毒的首发症状。根据病史,该患者应属于脑(脊)膜血管梅毒,此种类型常发生于感染后2~10年,神经系统症状缓慢或突然出现,体征与闭塞的血管有关,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偶可见癫痫发作[3]。据统计,神经梅毒误诊率高达80.95%[4],应注意与脑血管病、脑(膜)炎、多发性硬化(MS)、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帕金森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AD)等相鉴别。本例即是神经梅毒误诊为脑血管病。
从本例神经梅毒癫痫发作治疗过程来说,急则治其标,中医治疗着眼点不在梅毒的湿热毒致病,而在于癫痫伴发证候所表现出的寒、瘀、厥特点。虽然明确诊断为神经梅毒,但辨证论治必须按中医的思路进行,不能为西医病名所惑。《伤寒论》曰:“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故齐文升用药首先以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四逆散调理气机,解决“寒厥”问题。药后果厥愈神苏,再用血府逐瘀调气活血,解决气滞血瘀、气血逆乱问题。患者猝然癫痫发作,舌色偏暗,多与气血逆乱、气滞血瘀有关。三诊患者情况更趋好转,仅遗留肺中痰热尚未肃清,故治疗以化痰为主兼活血开窍。三方针对各阶段的主要矛盾而设,药随症转,次第井然,与抗生素、镇静、改善氧供等西医方法配合,缩短了患者的苏醒时间,加快了康复的速度。
总体来说,随着梅毒的发病率升高,神经梅毒可能成为神经科不可忽视的疾病。由于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各分型交叉重叠,极易漏诊或误诊,在临床诊断上必须予以重视。中医治疗更应着眼于疾病的整体状态,抓住急重症的常见病机,如厥、逆、脱等进行辨治,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1] 龚向东,叶顺章,张君炎,等. 1991~2001年我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3):8-12.
[2] 吕传真, 洪震,董强.神经病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25.
[3] 王娜,张馨月,张吴琼,等. 神经梅毒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 16(7):397-403.
[4] 潘鹏克,蒙仁玖,韦礼华,等.神经梅毒的诊治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5):234-236.
R742.1
A
1006-3250(2017)11-1648-02
远 庚(1982-),男,北京人,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中西医结合危重疾病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齐文升,Tel:13671039118,E-mail:qwsqws@sohu.com。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