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伦理视角下教师幸福的实现

2017-01-17 21:57徐溪远
东方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德性

徐溪远

摘要:人类所有活动的目的都是追寻某种幸福,教育是一种教人向善的、教人获得幸福品质的教育,教师幸福则是教育幸福的前提条件。本文从教师伦理的视角下浅谈了教师幸福实现的两点因素,即自身德性的修养和外在善缘的支持。外在善缘是实现教师幸福的必要前提,自身的德性修养则是实现教师幸福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教师伦理:德性:教师幸福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幸福是最高的善,是人最值得追求的东西[1]。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所有活动的目的都是追寻某种幸福。作为最高的善,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追求那原本就属于自己的幸福。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育人类应该如何去获得幸福的事业,这意味着教师这一职业更适合去获得最完善的幸福。因为教师的幸福的实现则关系着整个幸福教育事业的实现。

一、现代社会教师幸福存在的问题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时代,丰富的物质欲望吸引着人们追求,物质性的满足感似乎比精神性的满足感更加直接更加触手可及。而这种盲目的物质占有欲望从另一侧面也体现出现代人类的不安全感,越不安全就越想更多的占有,藉此来安慰和填充空洞而焦虑的内心世界。这种精神追求的缺失,从而也就缺失了一种精神愉悦而触发的幸福感。仅以物质的占有与享受来衡量幸福的标准是愚昧的也是可怜的,因为物质水平的提高并不代表着幸福的提高。如此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的价值,只会引发道德滑坡、社会风气败坏。每个人都想把自己变为残酷的竞争者,而无人会去相信德性的光辉和力量。人人为此忙碌不堪,越来越空洞的内心无法支撑疲惫不堪的身躯,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抱怨自身能力的不足,抱怨社会的不公正,幸福感由此而降低。

当前我国教师群体中也引发出了一系列问题,如学术腐败,教学管理失当、甚至师生不良关系等等,也显示出了当今教师的幸福渐渐偏离的物欲化社会中,道德的沦丧,精神价值的空洞带来的恶果。作为教师更应该关注此现象的产生,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重新拾回德性的力量,追求自身内在幸福本质和生命的价值,从而追求并获得德性的幸福,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对人的幸福而言,幸福乃是由内而外的追求与实践,对幸福的关注最根本的是关注人的心灵和德性[1]。”我们应该站在伦理学的视角下,寻找真正实现教师幸福的途径。

二、教师幸福的实现需要其自身的德性修养

幸福是人类需求的满足,这种满足伴随着内心的愉悦,也即是快乐。而快乐又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是人的正常品质不受阻碍的实现活动。并且会影响人的德性和幸福。他认为快乐是从现实出发的,一个人的实现活动受到阻碍,就会不快乐,从而伴生出痛苦。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想要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就必定要减少阻碍实现的痛苦,而这并不现实——人的一生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于是德性的力量就彰显了出来,道德境界的高低往往决定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一)理性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是一种实践,在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德性不是被动的感情,而是主动的选择,是经过理性考虑后的行为[1]。”

教育是一种“德性的教育”,是一种可以教人向善的、可以教人获得幸福品质的教育,所以教师的幸福也是一种具有德性的幸福。这也就是说一个人从事教师职业一定是处于理性的考虑后的行为。而不是由于外在因素的原因做出的考虑,如生计所迫,追求功利等等,这样而来的幸福感可能会大打折扣。因为“幸福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德性的生活,即一种理性的对生活的选择[1]。”因外在因素而做出教育选择的人,其自身很难懂得何为真正的幸福,也就难以完成教人向善的、教人获得幸福品质的教育事业。正如马克思所言,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2]经过理性的考虑和选择之后的教师,才会拥有因自身向善而获得的内在幸福和引导学生向善而获得的外在幸福。

(二)适度

适度是亚里士多德考察德性的核心,他认为过犹和不及都不是理想的状态,都是存在问题的状态,只有适度才是最好的,幸福生活就是需要适度的德性去保证的。

教师应该理性的把握自己的职业角色,理性的调控自己的教学过程,理性的把握惩戒的尺度,以及理性处理与学生之间、与家长之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如果在教师的岗位上出现过度行为就会导致越权私权的产生,出现不及的行为就会导致不够尽责。在惩戒尺度方面,如果过度严爱学生就会产生变相体罚,不利于学生和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如果过于宽松的管理学生,就会出现放纵学生的后果。而人际关系更属于一种复杂的经营。对学生的过度偏袒和爱护或者置之不理态度冷漠,都会导致不公正的现象发生,只有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才会收获作为播种者的幸福。

幸福和快乐都需要一种尺度去保持,它需要呵护和坚守,它需要人们用一种适度的心态去面对。

(三)专注

一个快乐幸福的人不仅是一个生活充实的人,而且是一个专注于事业的人。人类追求幸福是因为他们都向往生活,而生活是一种实现活动,也是实现幸福的活动。每个人都在运用他最喜欢的能力在他最喜欢的事物上积极地活动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2]。一位孜孜不倦专注于自身教育事业的教师肯定要比一位整日抱怨教育是个苦差事的教师的幸福感指数要高很多。这种追求闲暇的享乐主义所感受到的幸福并不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行动性和积极性的,而不是静止的、被动的。

教师的幸福更是动态的过程,具有延续性和分享性。因为教育活动本身的“他性”,决定了教师幸福的实现是非自给的,它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的互动来实现。身为教育者,若不能关注于自身的教育事业,又怎能实现这种非自给的幸福?

因此,教师只有对其的事业抱有不断钻研和探索的精神,认真教好每一位学生,教育事业才能趋向成功和完善,教师幸福才能得以不断彰显。

三、教师幸福的实现同时需要外在善缘的支持

幸福是人类需求的满足。但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要清心寡欲,有些欲望是必须的,因为人的幸福良好的外部关系息息相关。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显示,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人类最原始、最基础的需求。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的基本保障,从物质条件满足教师的需要。也就是说没有这些外在善缘就不可能有幸福。因为人首先要维持个体的生命和家庭的生活,才有条件顾及其他。但若仅仅把教育当作谋生的手段,就无法从中获得快乐的体验,更不能从中体会到幸福。因此,学校要给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其中包括各种软、硬件设施,如提供功能完善的办公教学环境,方便舒适的生活条件等等,这都是保证教师能正常教学的基础,从而增加教师教学积极性,进而实现教师幸福的主要途径。

其次是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即教师希望和同事、学生们保持友谊,希望得到信任和友爱,教师希望自己的工作和成就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应有的评价,获得相应的地位、名誉和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对于这两个层次需要来说,教师比其他职业更需要,也更有条件获得友爱和信任,以及足够的尊重。人是社会的人,一个幸福的人必定也是充满着友爱的人。正如亚里斯多德所形容的,友爱是生活最必须的东西之一,即使享有所有的善,也没有愿意过没朋友的生活[1]。而教师职业的“他性”,决定了它是专门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一位教师在其一生的职业生涯中,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其中包括了作为主要对象的学生,以及众多的家长和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亚里士多德认为共同生活和付诸行动才能形成真正的友爱,他认为友爱就存在于某种共同体中。友爱促进整体的善,跟好人相处,人就会跟着学好[1]。而与人为善,必然也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因此,教师如果真爱他的职业,想教好学生,想完成友爱的传递与分享,就要拿出实际行动来,将他所在的班集体营造成友爱的共同体,让友爱促进整体的善。这个时候学生尊重和喜爱老师,教师便会收获更多的爱与幸福、以及相互间的尊重。因为外界的肯定会让内在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当然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不可能只有友爱而没有矛盾和冲突的时候。亚里士多德认为,之所以由友爱和产生的争吵,主要是因为功利性原则在起作用,因为很多时候在潜意识里我们认为友爱是“有用的”[1]比如一位教师很悉心的教导着班上的每一位同学,但是依然有很多学生在期末的成绩并不理想,这位教师可能会因此产生抱怨,抱怨自己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回报却很少,这就是一种“有用的友爱”。而真正的,非功利性的友爱是更在于去付出爱,而不是期待和索取回报。“善良的人身心一致,追求善,并促进本身的善,他们怎么对待自己就怎么对待身边的人[1]。”当教师爱着身边的每一事物,不求回报的爱着学生爱着工作,其自身内心也是愉悦的,付出友爱的同时伴随着自爱,自爱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最后是自我实现需要,教师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成为社会所期待的形象。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平台,如为教师多的提供成长的机会、教师之间公平晋升的机会等等,还要让法律也不断的完善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力。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让教师的才能得以发挥,理想得以实现,进而提高教师幸福满足感。

通常来说,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了,才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就变成了一种实际的动力,通过满足低一层次的幸福,便可以向更高更多的幸福迈进。

由此可见,教师幸福的实现不仅要以教师自身德性素养为基础,还要以一定的外在善缘为保障。其外在善缘是实现教师幸福的必要前提,自身德性修养则是实现教师幸福的决定因素。教师只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身充满着爱与幸福,才能成为真正爱的使者,幸福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邓安庆译.尼各马可伦理学(注释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0.09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1(第2版)

[4]季爱民,蔡欢.试论教师幸福:关怀伦理的视角[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2月.

[5]朱露露.以德为先,感受教师职业幸福——基于“德性幸福观”的理性思考[J].生活教育,2015年13期.

[6]俞珂沁.论教师职业幸福实现的途径[J].高教研究,2013.01

[7]刘雨.论教师幸福的伦理内涵[J].现代教育论坛,2011.01.

猜你喜欢
德性
论学校公共生活中儿童勇敢德性的培育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师德性研究的发展与反思
论儿童德性的生长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尼各马可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
当代西方德性伦理的思想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