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新探索
——信息化与社保的深度结合大有可为
“十二五”的几年中,社会保险领域做了几件大事——建立城镇居民医保、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三大制度,实施医保费用直接结算和养老保险跨地区、跨制度的转移接续政策,直到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制度层面大刀阔斧开拓之际,不要忘了,是越来越普及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有力支持了这些改革和创新。以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为例,2010年底前发卡量只有1.03亿张,2015年猛增到8.84亿张;并全面加载金融功能,目前正在加快建设持卡人员的基础数据库,使应用延伸到人社工作102个管理服务项目,并向其他民生保障领域延展。试想,如果没有这个技术基础,近几年密集出台的多项重大制度、政策怎么可能及时取得实效、惠及百姓?可以说,在信息化时代,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由此也深化了这样的认知:不应轻视技术,把它当作比理论、制度、政策低一等次的存在。实际上,几千年来,人类社会正是在新工具的发明、新技术的使用中发展进步的。
信息化贯穿着我国社会保险体系改革、发展、完善的全过程,如影随形,大体经历或将要经历3个发展阶段:一是跟从,将信息技术作为提升社保工作效率的工具,即变手工操作为电子化操作。最典型的是上世纪90年代社会保险“核心平台”软件的开发和使用。说是“跟从”,其实也悄然促进了管理的变化——早期各地自行开发软件、相互封闭的格局,被全国统一软件、三级数据平台的布局所替代,这本身就具有破旧立新的“革命”性质。二是引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催生了新的公共管理理念和方式,不仅数据平台提升到省级大集中和全国联网,而且推动了政策优化、流程再造,甚至体制变革。例如,当年我们曾大力推进社保经办大厅的标准化建设,而今许多地区已升级为“网上经办大厅”;全国联网更促使部门间藩篱消弭,地区间距离缩短,许多程序简化了,许多机构撤并了,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程度大幅度提升。三是融合,社保信息的采集和使用超越公共管理阈限,进入更广阔的社会、市场领域,与各类资源和需求高度融合,彼此交流,发挥出倍增效应。这是社保信息化将要进入的新阶段,追求的新境界,更是基于信息化的理念和能力,推动社保经办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的新契机。
流程再造
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美国兴起的又一企业管理变革浪潮。其核心思想是打破企业按职能设置部门的管理方式,代之以面向顾客满意度的业务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管理过程,从整体上确认企业作业流程,追求全局最优,而不是个别最优。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跨越了第一阶段,总体上处于第二阶段,站在向第三阶段跃进的前沿。经过多年孜孜以求和辛勤开拓,我们已经握有超过8亿人的社保实时信息和历史积累数据。这是最珍贵的资源和最有利的基础,将为推动、引领社保事业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和动力。具体看,信息化与社会保险工作的深度结合,可以做但还没有做、或没有做好的事情至少有5件,这恰是下一步大有可为的空间:
(一)资金压力测试。社会保险离不开钱,资金收支平衡是基本要求。以往的相关决策,主要靠传统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或作一些小样本数据测试,容易产生较大偏差。现在有了全国海量数据,理应充分运用,对宏观决策起到更大支持作用。如降低费率。去年和今年,国务院两次决定适当或阶段性降低几项社保费率,社保主管部门要坚决贯彻,抓好落实;同时有责任研判降费的长期性、整体性及区域性影响和趋势,把握政策实施的范围、节奏和力度,保证制度的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在每一项重大举措出台前后,调用数据库信息,对全国和各地区基金情况进行细致分析,作出精准判断,使对策建议更加符合实际。又如扩展保障项目。从基本医保中切出一块资金,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对某些大病患者无疑是个福音,但也出现了一些地区流标的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商业保险机构通过精算、感到无利可图。相比之下,公共管理部门所做的资金压力测试恐怕就没有那么细致了。其实,以现有的信息技术能力,全国做亿人量级、各省分别做百万或千万人量级的资金压力测试,已不是太难的事,关键是有此意识,形成自觉。不仅要测试大病保险自身能否资金平衡,还要测试基本医保基金能否长期支持;不仅要预测对几十万大病患者带来的福利,而且要预判对几亿一般参保者的影响。新近提出的长期照护保险,是一项重大制度创建,更要把资金供需平衡测试做在前面,夯实政策基础。
(二)模拟制度运行。每项重大社保改革,都会遇到新旧制度衔接和群体间利益关系调整问题。依靠已有海量数据,我们有可能通过多种改革方案模拟运行,把过渡措施设计得更合理,从而使制度转换更平滑顺利。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更换了制度模式和退休金计发办法,相关政策敏感而复杂。特别是从原退休待遇中切出一部分实行职业年金,既要起到保证过渡期替代率水平的作用,又要逐步实现其补充保险的功能,是一个超高难度的“转体动作”。仅凭“算数”方法测算难免粗糙,易导致实施中缝隙大、磕绊多,必须进行大量真实数据的模拟运转,从多种方案中作出最佳选择。这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全国要做,各地也要做。又如提高职工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个人账户沉淀了数千亿元资金,需要完善政策;但取消个人账户恐不可取,较好的办法是以门诊统筹替代或部分替代之。设计中必须考虑职工、特别是退休人员的既得利益,以“增量改革”方式逐步演进。这也是说易行难之事,要进行多种构想的模拟运行,允许试错,反复比较,以求获得相对满意的优化方案。
门诊统筹
医疗保险待遇的一种形式,简单地说,就是将参保人员的普通门诊费用纳入报销,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共同负担普通门诊费用。
(三)政策效率评估。事中事后评估,既是对社保政策绩效的检验,也是为以后制定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在注重社会舆论反响和局部调查的同时,运用信息系统大样本数据的回归分析,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评估效果。如评估城乡居民医保的绩效。国家连年提高补助标准,财政投入大量资金,保障水平确实提高了,但还有居民看病实际负担仍较重的反映。舆论是评价政策的重要渠道,而更准确的标尺是用“数”衡量。运用信息系统数据分析,可以比较容易地研判供款增加与保障水平提高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也可以看出二者并非完全呈线性,其中一部分可能被持续上涨的医疗费用“吃”掉了。由此可以向社会作出“透明的”宣示,同时进一步明确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又如评估养老金调待政策。前几年都是按增幅10%调整,今年定为平均6.5%左右,契合经济“新常态”的客观形势。明年怎么调?后年调多少?需对过往11连调的实效作出全面评估,在分析全国及各地基金收出趋势、平衡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时期的中期安排,再依据各年实际进行适当微调,既使退休人员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又兼顾地区平衡,保证基金的可承受。
(四)优化经办服务。近来常听到社保政策搞不懂、算不清的社会反映。这是由于社保制度中引入的社会、经济参数和考虑的差异化因素不断增多,致使政策标准更趋复杂,经办管理中需要认定验证的环节也更多。要同时实现完善细化制度和方便群众理解和办事的双重目标,需要信息化发挥更大作用——把复杂的计算处理留在后台,给公众准确明快的程序或结果。如“同舟计划”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在实行按项目全员参保后,核实现场人员是个关键,验证件、查表册、打卡片等方式都成本高、效率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使用,开发适用的门禁系统,用刷手机二维码等作为进入工地现场凭证,进而记入参保记录数据库,似乎更简便可行。又如计算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既有基础养老金,又有个人账户,还要将本人历年缴费基数与社平工资逐一比对,确实复杂,难怪老百姓抱怨。而信息系统中每人的权益记录是完整的,且本人有查询权,完全可以设计一个软件,依据个人已有数据,模拟计算出即时的本人“或有”待遇水平。如果每台社保自助查询机上都有这个功能,就既能解除群众搞不懂、算不清的困惑,也相当于建立了一台“公平秤”,反过来对经办机构实行监督,还可以起到社保政策的实证宣传作用。
(五)深度开发利用社保数据资源。自中央提出“互联网+”理念以来,“大数据”“云计算”已形成广泛的实践活动。“互联网+社保”应乘势而上,面向社会需求,结合市场资源,在金保工程建设中嵌入“云”技术,深度开发使用社保数据。如对个人连续性社保缴费记录,可与金融机构合作,作为个人重要信用凭据。又如在发展多层次养老计划中,将来如果赋予个人投资选择权,社保卡个人信息的唯一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可使其成为确认个人权益并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最佳载体。最有价值的是医保监管系统中的海量诊疗信息,对观察疾病谱变化、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发、健康保险精算等都将开辟新的“蓝海”。这应作为“十三五”社保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在全国层面谋划,实现各领域合作推进。
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发现和开发其价值,是创新发展的真谛。这需要智慧、眼光,最根本的是使命感。■
正所谓:
撒开金网连千姓,
托起祥云瑞亿家。
莫道秋实集采苦,
春来自是万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