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洋
(葫芦岛市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辽宁葫芦岛 125000)
鸡黄曲霉素中毒的防控措施
刘 洋
(葫芦岛市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辽宁葫芦岛 125000)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黄曲霉菌广泛的分布于自然界,当温度(24℃~30℃)和湿度(80%以上),黄曲霉毒素就迅速繁殖,产生损害动物肝脏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鸡饲料由于受潮、受热而发霉变质后可产生该毒素,黄曲霉毒素中毒是鸡一种常见的饲料中毒性疾病。
黄曲霉素是黄曲霉群真菌的一种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菌在自然界到处都有,玉米、花生、黄豆等最易感染黄曲霉菌。黄曲霉菌最适宜的繁殖温度为24℃~30℃,最适宜繁殖的相对湿度为80%以上。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有20多种,其中毒力最强的是B1毒素。这种毒素有剧烈的毒性,主要损害肝脏,并有致癌作用,各种年龄的鸡都会发生中毒,但以2~6周龄的雏鸡发生的黄曲霉素中毒最为严重,能造成大批死亡。
黄曲霉素中毒症状的轻重与鸡摄入毒素的量及鸡的日龄、体质有关,雏鸡一般为急性中毒,多发于2~6周龄,病雏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伸颈张口呼吸,有时发出呼噜声或哨声,腹部和两翅随呼吸动作而颤动,有明显的腹式呼吸,精神不振,呆立、羽毛蓬乱,食欲不振或废绝,排黄绿色粪便(严重的拉血便),迅速消瘦,生长缓慢,病雏最后极度衰竭,抽搐而死。青年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一般引起慢性中毒。产蛋鸡发育迟缓、开产推迟、产蛋率和孵化率降低、产畸形蛋较多,极度消瘦。
本病主要病变表现在肝脏上。急性中毒的雏鸡 可见肝脏肿大,色泽变淡,呈黄白色,表面有出血斑点,胆囊扩张。肾脏苍白稍肿大。胰腺有出血点,胸部皮下和肌肉常见出血。成年鸡慢性中 毒时,剖检可见肝脏萎缩变小,质地变硬,色泽变黄,肝脏中可见到白色小点状或结节状病灶。中毒时间在1年以上的,可形成肝癌结节。心包积液,皮下有胶冻样渗出物。有的鸡腺胃肿大,凝血时间延长,血液中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大部分伴有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等症状。法氏囊和胸腺萎缩。
根据临床症状和肝脏的特征性变化及检查饲料的霉变情况可做初步诊断。确诊必须参考病理组织学特征变化及黄曲霉菌毒素测定的结果。为了肯定病原,亦可作真菌分离培养。
(1)黄曲霉毒素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禁止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鸡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玉米、花生等收获时必须充分晒干,种子或油饼切勿放置阴暗潮湿处而致使发霉。已被污染的处所可将门窗密闭,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水溶液熏蒸消毒。如已发现中毒,所有鸡只都不应再饲喂发霉饲料,严重发霉饲料宜全部废弃。
(2)一旦发现鸡只有中毒现象,应立即停喂原来的饲料,及时更换优质饲料,同时加强护理,并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以下几种药物:维生素C0.05%、葡萄糖1%、白芍粉0.5%、活性炭1%。处方1:硫酸钠10~20g。用法:一次内服,并给予大量饮水。也可以用硫酸镁5g。处方2:制霉菌素3万~4万IU。用法:混于饲料中一次服用,连喂1~2d。
注意饲料的贮存:一些养鸡户不注意饲料的贮存,乱堆乱放。不注意防潮、通风、防鼠等,特别在夏季最易霉变。还有的无计划采购饲料,造成饲料积压超过保质期,不但使饲料中的营养类添加剂损失殆尽,而且易引起霉菌毒素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