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智
(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扎古录镇兽医站,甘肃卓尼 747600)
犊牛腹泻的病因与防治
王明智
(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扎古录镇兽医站,甘肃卓尼 747600)
在犊牛养殖阶段,犊牛腹泻为常见多发病。此病严重影响犊牛发育,导致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加重致死率。文章分析犊牛腹泻的病因,相应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犊牛 腹泻 防治
犊牛腹泻为犊牛养殖期常见多发病,此病严重威胁养牛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甚重。此病典型症状:腹泻、肠胃蠕动,吸收困难。由此,而导致肠内容物及多量水分未被吸收而排出体外,粪便呈水样,伴有明显的脱水症、酸中毒症,是犊牛养殖致死率高的重要诱因。
2.1 初乳喂乳不当
犊牛不能获得母源抗体而使免疫力降低,是导致腹泻发 生的主要原因。另外,犊牛体质弱,饲喂过晚,铁盐不足等引 起胃肠蠕动弛缓,胎便迟迟不能排出,初乳不能很好消化,停 留时间延长,并分解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刺激胃肠黏膜,也是 造成犊牛腹泻的重要原因。
2.2 饲喂管理不善
母牛、犊牛管理不善,舍内阴冷、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温差变化大等等,都是诱发犊牛腹泻的重要诱因。
2.3 细菌病毒感染
在生猪养殖环境中,寄生大量传染性微生物。比如:细菌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等,一旦感染后,均可诱发犊牛腹泻。
3.1 消化不良性腹泻
消化不良性腹泻,早期症状不突出,多见突发性腹泻,体温、呼吸、脉搏等多数无明显变化。特征性病变:有水样腹泻,伴浓烈恶臭味,粪便中混杂消化不良的凝乳块,显黄绿色或黄色,排粪较频繁。经1-3日后,全身症状明显,迅速脱水,自体中毒。表现眼球 下陷、消瘦,喜趴卧,不愿走动,心跳快而无力,达 125次/min 以上,呼出气体有冷感,体温下降,有的可降到35℃以下。昏睡不能起立,终因机体脱水、内中毒、心力衰竭而死亡。
3.2 病原微生物性腹泻
早期体温骤升,高达40℃~42℃,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心跳加快。不久,即有腹泻,粪便呈稀糊状,混有大量血丝、黏液,排粪频繁,里急后重,伴有剧烈的腹痛症。随着病情 的发展,全身症状逐渐加重,多数死于内中毒和败血症。耐过的病牛恢复很慢,发育迟缓。
3.3 管理不善性腹泻
多在胎便排出之后,继而排出黄褐色粘腻的粥样稀便,全身症状轻微,及时治疗,即可治愈。
犊牛腹泻死亡的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变化。皱胃黏膜充血水肿,混有胶状液体,胃内有大量的凝乳块。小肠黏膜充血、出血和水肿。肠内混有血液和气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或充血。肝脏、肾脏苍白,有时有出血点。胆 囊充满黏稠暗绿色的胆汁,心内膜有出血点。病程稍长的病例有肺炎和关节炎病变。
(1)犊牛腹泻的治疗,补液是关键。5%葡萄糖注射液,每次500ml;6%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次500ml;25%葡萄糖注射液,每次200ml;地塞米松,每次5mg;维生素C,每次10mg;10%安钠加注射液,每次10ml。上述药剂混合待溶,1次静脉注射,1次/d,连续用3d。犊牛一般性腹泻,建议停奶1d。用营养补液盐,口服,每次200g,兑水每次4000ml,分次服用,2次/d,每次2000ml,连续用3~4d,治愈效果不错。
(2)胃蛋白酶,每次10g;酵母粉,每次10g;稀盐酸,每次5ml,上述混温水,每次1000ml,饮服,每次30~50ml。犊牛食欲较好,用磺胺脒、苏打粉,每次4g。乳酶生,每次2g,1次内服,连续用2~3次,效果更好些。
(3)犊牛缺硒,用0.1%亚硒酸钠,每次5~10ml,1次静脉注射。间隔10~20d后,重复注射1次,连续用2~3次,效果更好些。
(4)腹泻脱水严重的病畜,用5%碳酸氢钠,每次200ml,静脉注射,2~3次/d。拉稀膨胀者,用氧化镁,每次2g,内服,2~3次/d。粪中带血病例,用液态石蜡,每次100~150ml,灌服,清理肠道。后期,用磺胺脒、苏打粉,各取4g,拌料喂服,效果较好。
(5)非传染性腹泻,早期,尝试用饥饿疗法,停止喂乳,注意补液。静脉注射能量液体,诸如:葡萄糖、复方氯化钠等等,效果均要好很多。或,口服补液盐,加水调温至36℃~38℃,适温后供犊牛饮用。后期用缓泻药,大黄、硫酸钠等,1次灌服,效果更好些。用温肥皂水灌肠,彻底清除肠胃内容物。用高锰酸钾、鱼石脂等等,避免残留过多杂物发酵产气而诱发腹胀。用胃蛋白酶、维生素B、维生素C、电解质等,在上述治疗后适量用,起到保护肠胃黏膜,调节消化机能的目的。
(6)在及早隔离诊治基础上,考虑到此病易发性和危害性。早期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对控制此病的发生和流行大有裨益。在此,建议加强妊娠母牛全程管理。尤其在中后期管理中,适量补充蛋白饲料、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等,增强母牛体质。在分娩前后1周,严格环境消毒管理。犊牛出生后,及时补食初乳。冬季注意防寒,改善舍内通风,控制舍内湿度,确保充足光照,及时更换垫草,营造适宜的养殖环境。
犊牛腹泻的发生,因多种诱因而引起。但是,无论是初乳喂乳不当、饲喂管理不善,还是细菌病毒感染,此病防控的关键因素,重点在于改善饲喂管理。而且,考虑到此病易发性和危害性,早期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对控制此病的发生和流行大有裨益。目前,犊牛腹泻根据诱因不同,可细分为:消化不良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性腹泻、管理不善性腹泻等几类,无论何种病例,此病的治疗,补液是关键。而对非传染性腹泻,早期尝试用饥饿疗法,治愈效果会更好些。
[1] 张永东,李翔宏,胡文亭,等.浅谈犊牛腹泻的防治措施[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2,(2):35-36.
[2] 宋恒.犊牛腹泻防治措施[J].畜禽业,2013,(8):97-98.
王明智(1964-),男,中专学历,参加工作时间:1987年7月,自参加工作在基层兽医站从事畜牧疫病防疫疾病治疗,流行病学调查等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