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霞
(辽源矿业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辽源 136200)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和安全性
王天霞
(辽源矿业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诊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抽取85例作研究对象并遵照随机抽样法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n=43)进行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照组(n=42)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复发率是2.33%(1/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36/42),复发率是9.52%(4/42);上述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6.98%(3/43)、4.76%(2/42),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复发率较低。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指的是局灶性脑缺血引发的突发性、短暂性、可逆性的神经功能障碍[1],一般会持续几分钟,大多在半小时内完全恢复,而发作时间超过2 h患者可产生轻微的神经功能缺损病症。该疾病是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可诱发视力障碍、瘫痪、失语等病症,治疗无效或不及时者可能进展成为脑梗死。目前,该疾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且日趋倾向于联合用药疗法。本研究为明确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对85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单纯阿司匹林治疗,现将2组治疗结果、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入选本组研究的85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均为医院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且与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短暂性脑缺血诊断标准[2]相符合,并在参与本次研究前就本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遵循随机抽样法原则将85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是43例、42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0例,女23例,年龄为47~75岁,平均年龄为(69.91±3.15)岁;病程是2~25个月,平均病程是(16.43±2.14)个月;对照组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为48~74岁,平均年龄为(69.92±3.13)岁;病程是2~24个月,平均病程是(16.45±2.12)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心理应激障碍、精神疾病,且入组前1个月未进行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排除肝肾功能异常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比较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促脑血管药物治疗,并对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和糖皮病等基础性疾病患者予以相应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即取75 mg氯吡格雷(生产企业: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规格:75 mg×7片;生产批号:151204)口服,每日1次;同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企业:江苏平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规格:25 mg×100片;生产批号:150617)0.1克/次,每日1次;对照组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用药剂量、给药方式等与观察组相同,两组患者均坚持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率以及复发情况,评估其临床疗效;②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3]:①治愈:患者治疗后4周的脑缺血发作完全消失,且随访6个月无复发现象;②显效:治疗4周后,患者脑缺血发作频率在原来基础上降低75%及以上;③有效:治疗4周后,患者脑缺血发作频率在原来基础上降低50%~75%;④无效:治疗4周后,患者脑缺血发作频率在原来基础上降低不足50%;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通过χ2检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正态计量资料对比则通过t检验;P<0.05表示2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43例患者中,治愈29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对照组42例患者中,治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36/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现胃肠道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98%(3/43);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现胃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76%(2/42);两组患者停药后胃肠道反应均自行消失,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观察组复发者1例,复发率是2.33%(1/43);对照组复发者4例,复发率是9.52%(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短暂性脑缺血,是最常见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一,同时也是临床公认缺血性卒中主要高危因素,其可诱发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病症[4]。目前,关于短暂性脑缺血致病机制,栓子栓塞、低灌流和血管痉挛三大学说是临床主流观点,其中栓子栓塞学说支持者最多。因此,对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临床上通常以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为主要治疗方法,同时控制患者血压、血脂和血糖等相关因素。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均为抗血小板聚集性药物,也是短暂性脑缺血最常见治疗药物,但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阿司匹林主要作用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释放反应,从而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和降低血浆黏度等,最终发挥抗血栓形成药效[5];氯吡格雷作用机制是高选择性地抑制患者体内二磷酸腺苷及其介导的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复合物活化。因此,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可作用于机体血小板凝聚多个环节,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并缓解血管内皮受损程度,减少新的脑缺血发生率[6]。此外,氯吡格雷还具备极强的抗炎功效,可减少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造成的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由本次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印证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给药方案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率上的显著功效;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可见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另外,观察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充分证明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彻底性。
综上所述,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方案,可兼顾用药效果与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1] 周亚,徐长中.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123-124.
[2] 宋杨君.MoCA量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0):22-23.
[3] 孙慧灵.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8):5-6.
[4] 彭慕立,苏赤,肖彧,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9):80-82.
[5] 宋先贤,郑伟,颜昌浩,等.冠心病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华法令三联抗栓方案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2):117-118.
[6] 陈琼,周馥叶.氯吡格雷合用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4):328.
R743.33
B
1671-8194(2017)20-0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