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媛
(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4)
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
周 媛
(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4)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抗结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痰涂片转阴所需时间、胸片空洞变化情况以及双肺阴影消失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抗结核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最高。最近几年,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以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人们的免疫功能降低以及肺结核的流行,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人数也越来越多,患者因为长时间存在胸闷、气喘、慢性咳嗽以及咯痰等症状,导致结核症状被掩盖,所以临床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进而对临床治疗造成延误,所以选择科学和合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本研究主要探究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做如下分析。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0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痰、气喘、咳嗽以及胸闷等。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实验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5±3.3)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2± 1.3)年。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1.1±3.8)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1±1.6)年。在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营养支持、平喘、调节免疫、解痉以及抗感染等。实验组患者则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抗结核治疗,对于首次治疗的患者来讲,抗结核治疗方案为2RHZE/ 4HR,对于复治患者来讲,抗结核治疗方案则为3DLVE/6DLE;治疗方案中的R、Z、H、L、E、V、D分别代表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力克肺。在对患者进行短程小剂量治疗的同时,结合患者的病原菌试验结果和药敏试验结合,对患者进行抗菌消炎治疗,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甲硝唑等。如果患者长时间应用激素治疗,则应暂停应用激素治疗,给予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痰涂片转阴时间、胸片空洞变化情况以及双肺阴影消失率进行观察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痰涂片转阴时间观察:实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痰涂片转阴时间分别为(2.3±0.7)个月、(4.3±1.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痰涂片转阴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2.2 两组患者的胸片空洞变化情况观察:实验组中,闭合22例,缩小16例,无变化2例;对照组18中,闭合15例,缩小7例,无变化例;实验组患者的胸片空洞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2.3 两组患者的双肺阴影消失情况观察:实验组中,双肺阴影消失的患者共有38例,双肺音消失率为95.0%(38/40);对照组中,双肺阴影消失的患者共有38例,双肺音消失率为80.0%(32/40);实验组患者的双肺阴影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身细胞免疫力不强,发展成肺结核的概率较高,另外患者因为长时间口服糖皮质激素,就会让免疫力快速降低,对单核吞噬细胞功能造成抑制,让结核菌繁殖速度加快,进而导致肺结核加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咳嗽、喘息以及咳痰等,最近几年肺结核的患病人数也越来越多,对于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来讲,主要为血行播散和慢性纤维空洞型。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①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是发病主要人群,老年人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网状内皮系统功能较差,和青年人群相比结核杆菌感染的概率更高。另外炎症会让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气道出现重建,气道黏膜成分出现改变,所以不能在气道中有效清除气道黏膜表面的结核菌[2]。②大部分患者存在长时间的吸烟史,香烟中的尼古丁会让气道防御功能降低,进而降低支气管、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免疫功能,导致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导致气道上皮细胞纤毛发生粘连和脱失,降低免疫力,让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向肺结核发展的过程加快,所以吸烟不仅会导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还会导致肺结核感染。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支气管痉挛的概率较高,所以患者需要长时间口服糖皮质激素。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以及咳嗽等,然而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却不显著,缺乏肺结核的典型临床表现,如低热、盗汗等,所以临床误诊率、漏诊率较高。⑤支气管黏膜长时间表现为充血状态,常伴有水肿和黏液聚积,进而让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进而降低免疫功能。⑥痰结核菌涂片检查结果表现为阳性,PPD试验结果表现为阴性,同时表现为低蛋白血肿、一定程度的贫血、低氧血症以及水电解质失衡等。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并不具备典型性,主要表现为空洞、阻塞性肺炎、肺炎、胸膜炎、肺部斑片状阴影,在肺结核好发位置,如下叶、中叶、上叶前段存在斑片状阴影,所以容易被误诊为慢性肺脓肿、肺癌、肺炎以及肺真菌等疾病。正是因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具有以上特点,所以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临床中应对疾病进行及早发现和治疗,进而来改善临床疗效[3]。
临床中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临床常规治疗主要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治疗,对肺结核病情的改善没有重视,所以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抗结核治疗主要是针对肺结核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结核治疗,能让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让患者疾病更快康复。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在痰涂片转阴所需时间、胸片空洞变化情况以及双肺阴影消失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实际的抗结核治疗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治疗,并对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认真观察,让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有效提高。
总之,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抗结核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1] 薛笑甜.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70例临床治疗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5):584-586.
[2] 韩军.100例COPD合并肺结核治疗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13, 18(5):782-783.
[3] 廖小阳.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体会[J].中外医疗,2011, 30(2):100.
R563.9;R521
B
1671-8194(2017)22-0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