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亚君
摘要: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辅助教学设备,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获得了师生的青睐,备受推崇,已经成为了顺利实施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资源丰富、动态展现等多重优势,而这些优势恰好与数学知识的特点相互补,因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数学教学能够起到化简为易的效果。本文就将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提出几点具体方法,为一线的教师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教学
引言:
多媒体是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是教育改革的推动所致。可以说,将这样一种便捷化的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中,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掌握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已经成为了最基本的素质,必须在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方面多做研究。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当前十分“流行”的一种课堂教学手段,指的是将学生带入到一个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具有一定主题的场景或画面中,感受知识点的特点,迸发学习的欲望。情境教学十分有趣且高效,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效果更佳。
计算机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初中几何 “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就可以应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计出多幅图案:如:等腰三角形、飞机、几幅古建筑图片等一一显示后,用红线显现出对称轴,让学生观察。图像显示模拟逼真,渲染气氛,创造意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再例如:在讲授“垂直”这一章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段大型比赛的跳水录像,出示问题:当选手入水时,水花的大小说明什么?所有学生几乎同时说出来:“不垂直”水花就大,“垂直”水花就小教师问:“什么叫垂直呢?”接着教师讲解了有关垂直的概念。这节课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顺利的进行下来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什么叫“垂直”,可见这样的情景给学生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1]。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动态展示
学习数学本就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充满逻辑的表述和数字、符号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难以理解。在过去的教学中,只能通过教师的重复讲解尽量使知识点简化,更容易理解,但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是极低的,学习兴趣更是在逐渐减退。多媒体的到来以直观的展示代替了教师的讲解,且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能够通过动态的展示并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让学生更快速理解,產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一课时,新教材上用了4种情形来加以说明,但其叙事的过程犹如一杯白开水,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如果在教学中运用Flash课件,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首先,设计出一个走路的小丑,请他来担任书本中省略的“走”的主人,让他在数轴上按各种要求走动,并把所有的走法设置成学生不易察觉的小按钮,当鼠标点中相应的小按钮时,才会出现有走法的标记的大按钮。他的每一次走动,都会在数轴上方留下痕迹。教师先演示其中的一种走法,学生看到这个小丑及其走法,马上来劲了。教师趁热打铁,问学生还有没有其它的走法呢?如果有的话,请上来操作电脑。这时,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基础差的学生,都被吸引住了,积极开动脑筋,争相上台操作。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了成功,获得了自信,他们在高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知识由于具有抽象特点而存在着较高的学习难度,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难题也基本都是这一原因导致的。利用多媒体形象性的特点与数学的抽象性相结合,能够有效化解难点,突破重点。
在用《几何画板》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可以使直线转动,产生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并在旁边显示圆的半径(R),并动态的显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的动态的了解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R)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推出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相离,相切,类似这样的课件还有《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等。
四、利用多媒体加快教学进度
多媒体的呈现快速、容量较大,对于一些知识点繁复的教学部分,不仅节省了教师重复讲解、板书、画图的时间,也加入了更多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进度更快、效率更高。在一些知识点多、知识量大的教学课中就可以适时地使用CAI。如“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就涵盖了许多知识点:三角形的意义、特征、分类,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画三角形的高等等。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先演示一些三角形实物,然后隐去非本质的特征,只留下三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从而揭示三角形的意义;再出示较多的不同种类的三角形,让学生进行分类,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三角形可以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也可按边分类: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教师通过演示,把出示在屏幕上的三角形重新排列,并用相应的关系图表示出来。然后再通过闪烁等手段逐一演示三角形的底、高以及如何画高,从而利用多媒体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突出教学重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
五、结语
总之,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创造的丰富资源,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学习模式与现代学习模式结合起来,不断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用先进的教学技术造就创新人才。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使用的迅速增长,这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只有以一种健康、充满激情的开放心态,迎接多媒体时代的挑战,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为初中数学教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敏.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3):177-177.
[2]邓天宽.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50):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