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2017-01-15 05:58董新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2期
关键词:臂丛罗哌卡因

冯 野 董新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四医院麻醉科,辽宁 朝阳 122000)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冯 野 董新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四医院麻醉科,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行上肢手术并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甲组患者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镇痛,乙组患者仅使用罗哌卡因镇痛。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药物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0 h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术后8、16 h疼痛程度评分、药物使用量均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罗哌卡因相比,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能有效提高镇痛效果,降低药物使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术后镇痛

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常进行局部麻醉,阻滞支配区域神经传导过程,达到麻醉效果[1]。罗哌卡因为术后常用镇痛药,具有低毒、长效的等优点[2]。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来我院行上肢手术并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行上肢手术并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甲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在20~82岁,平均年龄为(46.7±2.5)岁。体质量在46~81 kg,平均体质量为(68.7±9.6)kg。手术类型:15例清创肌腱血管吻合术,16例上肢骨折内固定术,12例内固定取出术;乙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在19~79岁,平均年龄为(46.5±2.3)岁。体质量在45~80 kg,平均体质量为(68.5±9.7)kg。手术类型:15例清创肌腱血管吻合术,15例上肢骨折内固定术,13例内固定取出术。两组患者体质量、手术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或Ⅱ级;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酰胺类局麻药过敏史、阿片类药过敏及滥用史患者;②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③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④3周内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药物。

1.3 方法:术前进行常规禁食、禁饮,术前半小时给予患者肌肉注射0.5 mg阿托品+0.1 g苯巴比妥钠,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使用多功能麻醉监护仪监测心电图、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无创血压,开放静脉,给予鼻导管吸氧。由同一麻醉医师进行操作。患者去枕平卧,进行常规消毒,行局部麻醉后使用外周静脉套管针于环状软骨平面与皮肤呈45°,并针尖朝向同侧下肢方向进针,由锁骨下动脉搏动外侧进入中斜角肌内侧缘至遇突破鞘膜感后并探及异感,将外套管向前轻推,回抽,在确认无血液、气体后固定。给予甲组患者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镇痛,200 mL的0.225%罗哌卡因+100 μg舒芬太尼。乙组患者仅使用罗哌卡因镇痛,200 mL的0.225%罗哌卡因。甲乙两组背景剂量均为4 mL/h,自控药量为3毫升/次,锁定时间20 min。

1.4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镇痛药物用药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判断标准:疼痛程度判断标准: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判断患者术后0、8、16 h疼痛程度,使用记有刻度的10 cm的游动标尺,一端为0,另一端为10,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感受做出标记,0为无痛;10为剧烈疼痛且难以忍受。

1.6 统计学方法:根据SSP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疼痛程度比较:甲组患者术后0、8、16 h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1.18±0.27)分、(1.51±0.21)分、(1.16±0.30)分,乙组为(1.20±0.26)分、(1.88±0.31)分、(1.36±0.48)分,术后0 h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100,P=0.925)。术后8、16 h,甲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乙组(t=3.630、2.529,P=0.007、0.030)。

2.2 两组患者镇痛药物用药量比较:甲组患者16 h后镇痛药物使用量为(106.54±36.72)mL,乙组为(142.67±35.17)mL,甲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量明显低于乙组(t=2.390,P=0.038)。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甲组患者出现1例头痛,1例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乙组患者出现1例头痛,1例例嗜睡,1例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χ2=0.00,P=1.000)。

3 讨 论

随着建筑、交通业的发展,上肢外伤患者越来越多,上肢手术过程中常使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法进行麻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且经济实惠,易被患者接受,且外周神经鞘置管术后基于患者连续给药,可使患者自控镇痛[3]。

罗哌卡因是单一对映结构体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通过抑制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阻断神经兴奋、传导过程,作用时间长,对心脏及中枢系统毒性小,在低浓度时可导致运动、感觉神经阻滞分离,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4]。舒芬太尼为芬太尼衍生物,是一种脂溶性极强的阿片类药物,阿片受体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末梢,外周注射阿片受体激动剂,与传入神经元上阿片受体结合,利用向心性运转机制增加镇痛效果[5],且外周使用阿片类药物被吸收入血,与中枢阿片受体结合,发挥镇痛效果,另外阿片类药物具有强脂溶性,扩散至硬膜外腔,与脊髓后角阿片受体结合,增加镇痛效果[6]。舒芬太尼与局麻药合用时能增强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时间。

本次研究显示,术后0 h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术后8、16 h疼痛程度评分、药物使用量均明显低于乙组(P<0.05),说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罗哌卡因。

综上所述,与单纯使用罗哌卡因相比,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能有效提高镇痛效果,降低药物使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1] 韩丰阳,李晓.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

[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50-52.

[2] 王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1):33.

[3] 余志鸿,任静华,刘志雄.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混合液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观察[J].中国药业,2013,22(15):22-23.

[4] 宁贤友,尹学军.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2):178-181.

[5] 范文锋,蒋建平,李智睿,等.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对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6-8.

[6] 王军良.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观察[J].医学与社会,2015,28(B5):188-189.

R614

B

1671-8194(2017)32-0157-02

猜你喜欢
臂丛罗哌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作为臂丛神经阻滞添加剂的临床疗效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结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的价值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3D臂丛解剖动画在麻醉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