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祥,徐勤勇,吕 艳
(1.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30001; 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广西 南宁 530023)
·综述·
中医养生研究概况及展望*
朱光祥1,徐勤勇1,吕 艳2
(1.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30001; 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广西 南宁 530023)
中医养生作为我国中医文化的璀璨明珠,历史已久。通过对中医养生经典理论研究、临床运用、学科建设,以及中医养生保健产业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和展望,提出要继续深化理论研究、强化学科建设、普及养生文化、规范养生保健产业等建议,以此促进中医养生事业健康发展。
中医养生;现状;展望;综述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源远流长,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更是传统中医文化精髓的重要体现。养生的“养”意为保养、滋养、补养,“生”则意为生命力、生长、生存;所以本质上讲养生就是养护身心,保养五脏六腑[1]。中医养生学是基于中医理论研究生命发展规律,以探索颐养身体、减少疾病、绵延生命为目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实用性科学[2]。随着时代健康需求和中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养生的相关理论研究、临床运用、学科建设,以及中医养生保健产业等不断深入和发展,现将中医养生研究概况如下。
《黄帝内经》誉为中医学的源头活水、医学之宗,同时也是后世养生学说发展的理论根基[3]。《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上古之人……度百岁乃去”是讲古人对养生的早期认知和概述,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涉及饮食、日常起居、劳作、情志等各方面。《灵枢·本神》提出的“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顺应自然,随四季变更、一日四时之变,身体保养理当顺应变化,讲究顺天时,追求天人合一最佳境界。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云:“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古人尤为重视运动养生,通过运动达到疏经通络、缓解压力。《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要求我们日常起居注意防范和避免外部病邪及致病因素的侵入。形神兼养,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养生需要形神相合,主动调养身心,维持精神舒展。《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由此,情志养生作为养生保健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调神养护[4],保持精神愉悦、清心少欲。
《周易》是中国古文化的杰出代表[5],其对中华医学的作用更是影响深远。《周易》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指导后人追求精神养生、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原则,已融为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核。另外,《周易》中涉及饮食卫生的有“井卦”“鼎卦”“渐卦”“颐卦”等内容[6]。《周易·系辞上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根基,阴阳作为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也是万物运行、生命消长的根本动力所在。《周易》的阴阳理论是宏观宇宙万物运转理论和微观生命本源理论的客观统一[7]。《周易·系辞》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指出人生于天地,是天地的一部分,理应师法自然,适其规律,合乎四时之变。《周易·系辞》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则是对运动养生较好的阐述,指出世间万物皆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个体颐养生命的重点在于运动,以促进机体气血通畅、脏腑协调,焕发活力。
《养生延命录》名著中主张静养,勿妄作,过度虚耗身体。《金匮要略》中对养生也颇为重视,论述较多的养生思想和方法[8],如顺应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重视饮食;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培补精气、节欲保精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养生之大者,乃在爱气”,修身的关键在于养“气”,天地之间阴阳转换,自身内阴阳之气随之顺和,注重天、地、人三者微妙协调。在饮酒摄生方面,《千金要方》云:“久饮酒者烂肠胃,溃髓蒸筋,伤神损寿。”[9]不可过量饮酒,否则伤神损血、侵害脾胃。另外,《伤寒论》《抱朴子》《寿世青编》《医宗必读》《诸病源候论》等养生著作也见证养生理论在各朝代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中医养生学科的建立及发展离不开理论累积和研究,其对当前国人养生保健依然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10]。
随着中医养生的不断地研究和发展,其运用范围得到广泛扩展,尤其在治疗常见临床疾病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李欣欣等[11]研究指出:艾灸养生刺激脾脏可有效控制血压,简便易行且无不良反应,节约医疗费用。汪麟等[12]认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充分利用综合养生方法,能够有效加快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对于糖尿病患者,邱翠琼等[13]推荐运用中医养生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心理应对水平和机体抵抗力,改善生活体验。莫红红[14]指出:通过运用眼部穴位按摩联合刮痧疗法治疗视疲劳,明显缓解患者不适症状。谷建云等[15]强调对抑郁症患者采用走罐联合保健推拿的特色养生技术疗法症状改善明显,可作为重要的补充治疗。
亚健康是本世纪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问题。亚健康属中医学“治未病”范畴[10],基于“治未病”理论,运用中医养生疗法防治亚健康在临床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强指导大学生运用养生保健方法,能够有效帮助其树立正确养生观念,平衡膳食,劳逸结合,调节情志,远离亚将康[16]。张贵涛等[17]研究表明:神阙灸可以明显缓解阳虚不适症状,改善阳虚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阻止亚健康状态恶化,也是“治未病”思想的重要体现。对于高血压亚健康患者,张水馨等[18]指出:运用养生综合干预方法治疗具有积极临床疗效,促进患者身心快速康复。关于对职场亚健康的认知和干预,通过在整体观的基础上,运用八纲辨证,调理自身阴阳气血脏腑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19],消除亚健康状态,防病延衰。中医养生方法凭借自身文化吸引、简易性、经济性独特优势,有效促进亚健康人群身心康复,维护全民健康。
具有久远历史的中医养生学现如今正迸发新的活力。中医养生学科建立以来取得丰硕成果:中医养生学的定义、任务,学科内涵得到权威界定;相关养生理论研究成果突出;成立众多相关学术协会和组织;初步建立中医养生人才培养模式[20],培养优秀养生人才;综合社会效应及反响良好。其中,重点开展了对历代知名医家养生学说,以及中医膏方养生理论的深入研究。此外,中医养生系列教材的不断出版和更新,卫生部以及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养生学》《中医饮食营养学》《中医食疗学》《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等[10],极大地促进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体系完善,引领中医养生学科健康快速发展。
中医养生是中国古代人民通过探究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客观转化规律,探寻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原理及方法的智慧宝典[21]。健康问题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越发受到普遍关注[22],如养生节目、书籍的火热等现象可见一斑。由于对中医养生内涵的认识存在认知不足、理解片面化[23],盲目跟风;我国现阶段养生保健产业发展迅猛,养生市场不规范,养生方法良莠不齐[24],监管部门职责缺失。尤其关于中医养生的社会造假乱象更是丛出不穷,如“神医”刘洪斌、“刘太医”刘弘章、“中医养生专家”王志金等,危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中医养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中医养生学科涉及知识面广,学科发展定位不清晰,缺乏对中医个体化养生体系思想及指导标准相关研究[24],对中医养生理论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基于以上中医养生的发展现状分析,笔者认为:中医养生事业的发展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向重点发力。
在中医养生理论的研究和保护方面,应加快构建养生理论各系统研究体系的顶层设计,完善理论研究发展框架,发挥方向指引作用;充分利用当前互联网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特别是加强对历代养生古籍调查收录和系统挖掘工作,实现古代文献信息化、电子化,逐步建立完善的中医养生资源数据库及相关传统特色养生技术开发推广目录;落实中医养生典籍保护性示范规划,各省市按要求进行古代养生典籍普查、备案,同时对于面临消失或遭破坏窘境的重要古书典籍积极做好补救工作;运用横向化研究方法针对各朝代医家养生理论和典籍进行系统完善的专业化相关研究,促进理论研究成果转化推广;基于养生方法和经验,不断总结其规律,尤其是对中医养生特色技术操作加强规范化研究和技术创新,如恒温灸[25]。此外,加大对中医养生理论研究的政策、基金支持,为国人中医养生保健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
随着社会老龄化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对传统中医养生需求的回归、中医养生学学科建设已迫在眉睫,应确定中医养生学学科级别划归问题;要继续加大中医养生学科建设的扶持力度,直面学科建设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运用循证医学思维探讨中医养生学自身发展及方向,建成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探讨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特色个体化养生保健体系的建设[26]。此外,健全针对养生保健方式及研究评估,形成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评价模式;建立多层次养生人才培养机制,确定大专、本科、硕博研究生不同学历培养目标与相应的教学要求,培养各层次的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及领军型人才。完善标准课程体系建设,及时纠正当前院校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规范现象[20],合理安排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课时分配,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加强与其他中医药院校学科建设交流,成立中医养生学科建设合作联盟,相互促进以提高建设水准。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交叉碰撞,吸收现代医学最新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方法等,丰富自身学科内涵。
现阶段,我国国民总体养生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27]。政府需通过各种形式或官方渠道强化中医养生健康素养的宣教力度[28],如举办中医养生主题文化节、养生科普宣传月、养生文化知识讲座,以及养生文化进社区、乡村、校园志愿活动等,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和学习养生文化,提倡畅情志、顺四时、调饮食、慎起居及适当运动的养生理念,发挥中医养生和中医特色技术,如刮痧、雷火灸、穴位按摩、艾灸等,在预防亚健康、治疗临床常见病及突出“治未病”的重要价值和作用;积极申请中医养生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中医养生特色技术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体正视自身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利用微信、APP软件、微博、论坛、远程网络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养生科普,如《中华医药》《养生汇》《国医养生堂》等栏目,在宣传中医养生文化及其传统养生特色技术、提高国人中医养生素养水平上发挥正确的舆论引领作用。
近年来,养生保健行业得到较快发展,从事养生保健人员持续增加,养生馆等在各地如雨后春笋[29],但也出现各种问题。政府首先要不断完善中医养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29],实现养生科研体系与保健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强对保健行业规范化、市场化的科学政策指引和监督,协同多部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网络、电视广告等虚假养生信息加强监管力度和取缔;科研工作者应吸收传统养生功法,如八段锦、五禽戏等精髓,推广实用可行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建立层次分明的人才培训模式,培养方向定位清晰,定期邀请中医医师或到中医院进行专业指导培训。为提高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创立一批有实力、有口碑养生保健品牌,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完善行业标准规范,改善当前混乱局面;促进中医养生保健产业的多样化、可持续化发展,以此走出一条发展特色鲜明、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适宜之路[30]。
养生保健科研机构和组织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养生保健知识国际交流学术论坛和研讨会等[31];联合国内外科研院所和大学合作研发基于中医理论并结合物理学、生物医药、数字信息技术、仿生学等先进技术工艺的保健产品及诊疗、康复设备等。此外,利用海外孔子学院作为养生文化交流的殿堂,构建中医养生文化国际交流传播共享平台[32],开展系列养生讲堂、养生文化展览、养生体验馆,以及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社会资本投入设立一批国外养生保健医疗服务中心等,传播中医养生理念,尝试接入当地医疗服务体系;不断中医药加强与其他国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等交流对接,逐步提高国家对外医疗援助中医药服务比重,以消除国际上对中医药的不公正对待;鼓励支持有造诣、有影响力且具备较高外语水平的中医养生学者定期到国外交流访问、讲学[31],形成长效化、常态化交流合作模式;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积极参与并开展多样化、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实施“迎进来、走出去”战略,包括邀请国外留学生、友好人士来华接受中医教育及培训;组织中医养生交流协会、社团深入沿线国家宣传交流等,以促进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让中医养生走向世界。
在国家大力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东风下,中医养生凭借自身独特理论和方法优势[33],必将在预防保健、提升国民健康素养上发挥引领作用。因此,需要我们积极去系统发掘、整理和继承这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更为关键的是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助力“健康中国”,不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1]衡小涪,刘晓春,云洁,等.中医养生知识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四川中医,2012,30(8):149-150.
[2]王琦.中医养生保健初探[J].现代交际,2014,382(5):87.
[3]李彦知,杨建宇.漫谈中医养生文化[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北京,2011.
[4]魏红,王希利.《黄帝内经》与中医养生[J].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89-1890.
[5]李红.《周易》中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药物与人,2014,27(5):284.
[6]刘春援,徐辉.中医养生理论溯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6(4):9-11.
[7]胡真,邱幸凡.《周易》哲学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10):25-26.
[8]李云海,张雪荣.也谈《金匮要略》的养生思想[J].中医药学刊, 2005,23(12):2257.
[9]陈志光,李佩远.漫谈中医养生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10,8(14):117-118.
[10]丁娟,李文林,陈涤平.中医养生研究现状概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2):212-214.
[11]李欣欣,曲怡,张立德.艾灸治疗脾虚高血压前期的理论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0):112-113.
[12]汪麟,李继杨,孙连庆.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辨证施护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2):181-185.
[13]邱翠琼,温建炫,张程达,等.中医养生法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作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2):209-211.
[14]莫红红.眼部刮痧联合眼部穴位按摩治疗视疲劳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5):128-129.
[15]谷建云,成建平.中医养生疗法辅助治疗抑郁症30例[J].中医杂志,2013,54(14):1235-1236.
[16]孙大中,修宗昌,胡嘉雯,等.中医养生理论和“治未病”思想干预大学生亚健康现状[J].当代医学,2014,20(34):156-157.
[17]张贵涛,何新芳.神阙灸与养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4):739-741.
[18]张水馨,陈明.中医养生法对高血压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作用[J].中医学报,2014,29(4):569-571.
[19]姚晓东.浅谈职场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养生学防治[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安徽合肥,2013.
[20]李金田,赵鳃鹏.中医养生学学科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集,兰州,2012.
[21]文颖娟,陈梦园.中医养生探幽[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2):3125-3129.
[22]胡振宇,黄艳.中医健康养生保健服务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经济,2015(12):114-117.
[23]郑丽维,邓丽金.内科门诊病人对中医养生的认知需求调查[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19(5):68-69.
[24]陈书华,周亚东.论中医养生思想研究的当代价值[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24):83-85.
[25]吕艳,黄贵华,韦衡秋,等.恒温雷火灸标准操作流程在胃脘痛护理中的规范化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4):1297-1298.
[26]张雪亮.对中医养生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64.
[27]荆伟龙,王朝君.国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偏低[N].中国卫生,2016-5(5) .
[28]樊玛琍,荆春燕. 社区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认知现状调查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为例[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7):146-148.
[29]韩颖萍,王明.中医养生保健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9):998-1000.
[30]蒋力生.论中医养生文化价值研究的意义[C]//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2010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浙江武义,2010.
[31]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发展的现状及思考[J].中医研究,2013,26(7):1-3.
[32]司富春,高燕,宋雪杰,等.中原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创新发展研究[J].中医研究,2016,29(11):4-7.
[33]何静,孙刚,杨平,等.中医养生教育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9):1909-1911.
R212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12.33
1001-6910(2017)12-0077-04
吕艳,主任护师,研究生导师,ly6354@163.com
广西科技厅公关课题(桂科攻1355006-1);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S201307-05)
2017-08-15;
2017-11-09
(编辑 马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