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莫唑胺用于恶性神经胶质瘤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后辅助化学治疗的安全性评价

2017-01-14 17:13赵智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莫唑胺胶质瘤恶性

王 涛 赵智伟

1)河南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平顶山 467000 2)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 洛阳 473000

替莫唑胺用于恶性神经胶质瘤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后辅助化学治疗的安全性评价

王 涛1)赵智伟2)

1)河南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平顶山 467000 2)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 洛阳 473000

目的 观察替莫唑胺用于恶性神经胶质瘤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后辅助化学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2013-07—2016-05确诊为人恶性神经胶质瘤的患者 39例,应用替莫唑胺进行化学治疗并随访,比较临床疗效、患者生存质量评分、 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39 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 61.47% 和 89.11%;治疗前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为(32.52±7.83)分,低于治疗后的(78.22±9.73)分;消化道症状 15例(38.46%),白细胞减少6例(15.38%)。结论 替莫唑胺治疗恶性神经胶质瘤手术联合125I粒子的术后治疗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理想的恶性神经胶质瘤综合治疗方案。

恶性神经胶质瘤;替莫唑胺;125I粒子;安全性评价

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一种颅内肿瘤,也是一种预后较差的脑部肿瘤,生存期12~14个月,5 a生存率不到3%[1]。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案是术后辅助放化疗,放疗主要是以颅外照射为主,而化疗则主要口服替莫唑胺。除一些体积不大且位置合适的肿瘤外,大多数肿瘤都应该进行综合治疗,即术后辅助放化疗。文献报道,手术过程中病变周围植入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能够比较有效地控制局部病变进展[2]。替莫唑胺(TMZ)是二代烷化剂-咪唑四嗪类衍生物,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且抗肿瘤谱广,不经过肝脏代谢,能够进入脑脊液,在脑脊液中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抑制肿瘤生长[3]。本文分析替莫唑胺联合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照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07—2016-05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恶性神经胶质瘤的患者39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男26例,女13例;年龄22~65岁,中位年龄40.5岁;肿瘤病理分型:胶质母细胞瘤21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12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5例,间变型管膜瘤1例;肿瘤部位:大脑半球浅表23例,岛叶11例,丘脑4例,脑干1例。

1.2 方法 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全部在术中颅内植入125I粒子。术后未发生肢体瘫痪、昏迷、出血等并发症。经CT证实放射性粒子的位置无变化。所有患者术后口服替莫唑胺胶囊(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0 mg/粒)150~200 mg,连续 5 d,间歇23 d,4周一疗程,共5 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当月、治疗后3个月时进行增强 CT检查。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CR):影像学显示肿瘤完全消失,且持续时间超过4周。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减少超过50%,且无新病灶出现,该状态持续时间超过4周;稳定(SD):体积减小50%以下或增大小于25%;进展(PD):出现新病灶或肿瘤体积增大超过25%。PR+CR为有效,以PR+CR+SD为疾病控制。治疗期间患者的生存质量的评价采用生存质量评分表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Ridit分析对患者分析,ORR和DCR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结束时,3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9例,进展8例,ORR和DCR分别为56.41%和79.48%。

2.2 生存质量评分 39例患者治疗前生存质量评分为(32.52±7.83)分,治疗后为(78.22±9.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化疗期间出现消化道症状15例(38.46%),白细胞减少6例(15.38%)。化疗期间,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时给予脱水、激素等对症处理后症状可缓解。

3 讨论

肿瘤治疗提倡多学科多手段综合治疗,胶质瘤的治疗也不例外,术后放化疗是常规辅助治疗模式。术后放化疗也是胶质瘤的标准治疗模式。但所有的治疗手段对提高胶质瘤的整体预后并不明显,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胶质瘤细胞的异构性,限制了细胞通路特异性靶向药物的应用;由于胶质瘤细胞较强的侵袭性,导致手术几乎不可能完整的切除,限制了手术的彻底性,因此,术后复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3)血脑屏障(BBB)的存在,使大多数化疗和靶向制剂无法到达病灶,不能发挥相应的治疗作用。最近有报道新的抗血管生成抗体-贝伐单抗(阿瓦斯丁®)有利于改善胶质瘤的预后,但并不能改善新诊断患者的总生存期[4]。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策略以提高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替莫唑胺是胶质瘤术后的标准治疗方案中的一线治疗药物,可以与放射治疗联合或作为一个单药进行维持治疗。作为DNA烷基化制剂,替莫唑胺可以混入甲基鸟嘌呤和腺嘌呤碱基的DNA,导致DNA双链断裂,细胞周期阻滞,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然而,替莫唑胺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存在一些缺陷。替莫唑胺攻击DNA并没有选择性,因此能导致造血干细胞受损出现剂量限制性的血液毒性,因此临床运用过程当中,与其他治疗手段的有效结合,最大程度的降低单药本身所带来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根据患者肿瘤的位置和手术切除情况,在关颅前局部置入放射性粒子可以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理论上讲,如果术后再结合相应的化疗,应该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原因有:(1)方面持续放射不仅能够杀灭增殖期的肿瘤细胞,且对静止期的肿瘤细胞也有杀灭作用,且减少了颅外照射的不良反应。(2)全身化疗药物可以增加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放大放射治疗的作用。而且由于内放射减少了放疗的副作用,联合治疗时化疗药物应用的剂量也相应有所提高。

一般情况下,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BM)的2 a生存率为8%~12%,而Stupp等[5]研究表明,替莫唑胺同期颅外放射治疗新诊断GBM,2 a生存率可以达到31%,与其他方案相比优势明显。目前,口服的化疗药物越来越多,替莫唑胺是新型烷化剂,具有抗瘤谱广,能够通过血脑屏障,且不良反应小,临床应用方便,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的肿瘤的化疗药物,是化疗药物中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首选。本研究结果表明,5个疗程结束后,39例患者的有效率为61.47%,疾病控制率为89.11%;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78.22±9.73)分,高于治疗前的(32.52±7.83)分。

综上,恶性神经胶质瘤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患者术后给予替莫唑胺口服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延长其无进展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1] Nicolasjilwan M,Hu Y,Yan C,et al.Addition of MR imaging features and genetic biomarkers strengthens glioblastoma survival prediction in TCGA patients[J].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Journal de neuroradiologie,2015,42(4):212-221.

[2] 刘冰.磁共振成像引导颅内肿瘤微创治疗的优劣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1):467-470.

[3] Fang C,Wang K,Stephen ZR,et al.Temozolomide nanoparticles for targeted glioblastoma therapy[J].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15,7(12):6 674-6 682.

[4] Barajasr RF,Butowski NA,Phillips JJ,et al.The Development of Reduced Diffusion Following Bevacizumab Therapy Identifies Regions of Recurren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High-grade Glioma[J].Academic radiology,2016,23(9):1 073-1 082.

[5] Stupp R,Mason WP,Van Den Bent MJ,et al.Radiotherapy plus concomitant and adjuvant temozolomide for glioblastoma[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5,352(10):987-996.

(收稿2016-09-24)

R739.41

B

1673-5110(2017)04-0120-02

猜你喜欢
莫唑胺胶质瘤恶性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白花丹素调节MEK/ERK通路增加脑胶质瘤U87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研究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芍药苷抑制Src/STAT3信号通路协同替莫唑胺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骨形成蛋白- 4 在人类胶质瘤中的研究现状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miR-145-5p靶向抑制RAD18表达调控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