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7-01-12 00:55谭贵贤
东方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实践与探索情境创设多媒体

谭贵贤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应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活动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的实践和应用,从而学好数学知识。本文对于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做好数学教学提出自己的几个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情境创设;思维激发与引导;多媒体;实践与探索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工作至今,掌握了一些教学方法,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随着初中数学的变化发展,用以前的老一套继续来教学,收到的效果就不是那么理想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我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请教了多名深资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最后,个人总结出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深刻领会基本理念,抓住中心。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新课标下的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中心思想,把握了中心,才能掌握重心,才能不偏离航线,才能让我们为这个目标矢志不移的去追求、去奋斗!到最后才能在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取得成功。

二、做好情境创设的思考。

1、把握好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遵循启发诱导原则。启发诱导原则是人们根据认识过程的规律和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提出的。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用通俗形象,生动具体的事例,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形成一种智力活动的刺激。

(2)遵循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能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书本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从而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紧密结合起来。

(3)遵循及时反馈原则。教学过程是双向传递的,是在刺激反应和纠正反应中进行的。学生只有在不断的错误——理解——纠正的循环认知中,才能牢记所学知识和技能。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设置疑惑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辩明正误,从而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

(4)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的要求

(1)具有可及性。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和认知水平相适应,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难,应有一种入手容易但又不太好解决的意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能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原有知识去积极探究,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

(2)具有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产生探究结论的兴趣和动力,调动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

(3)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富有层次感,解决方案多,可充分拓宽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4)具有统摄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以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着力点,是统领一节课主要知识的典型问题。

(5)具有探究性。探究性是指学生有能力进行探究,通过探究实践,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而探究过程又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如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价值、思维的价值或人文的价值等。

3、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1)创设“故事式”问题情境,呈现问题情境的趣味性。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文化,可以揭示数学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激发数学创新的原动力,这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在教学中,结合有趣的故事和数学史话,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

(2)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注意问题情境的有序性。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和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或步骤),或把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分解成几个相关的小阶段,然后总结每个阶段的有效策略,从而使问题获解。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要注意把握“度”,必须针对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并且要合理有序,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

(3)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突出问题情境的方向性和策略性。学生要顺利地解决问题,不仅要有概念性知识,更要有方向性和策略性知识。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不在乎其所含有概念性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其蕴涵的方向性和策略性知识是否丰富。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怎么想和怎么做”,因此,教师应精心构建“探究式”问题情境,使其蕴涵丰富的方向性和策略性知识,帮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和模式。通过探究实践,让学生充分体验如何将所考察的对象进行逐步扩展,其中包含了试验、猜想、联想、类比、化归、合情推理等手段,这正是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的目的所在。

三、做好建模教学

1.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培养数学建模能力。课本每章开始都配有反应实际问题的插图,抽象提出各章主要的数学模型,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基础知识,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知识的特点,重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抽象、概括和应用过程。教师应研究在各个教学章节中可引入哪些模型问题,要经常渗透建模意识,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学生可以从大量的建模问题中逐步领悟到数学建模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去研究数学建模的兴趣,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的能力。

2.以课堂为平台,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想培养数学建模能力不是简单地把实际问题引入,而应根据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在教学中适时的进行培养。该动手时就动手,要让学生认识、制作、操作教材所介绍的工具,有条件的话,还应该让学生见识一些现代工具,增加微机操作的实际训练。

3以生活为基点,培养数学建模能力。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不能喝生活分离。把数学与日常生活相互联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加以解决。

四、运用好多媒体教学

1、合理、科学的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数学教学不仅要注意问题的解决,也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设计应该遵循多样性、灵活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原则。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依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还要依据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条件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由于中学生的注意力还不是特别集中,在一节课中只运用一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疲惫和倦怠,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2、利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普遍发展。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符号、枯燥的数学定理、复杂的证明过程呈现出来,使学生觉得非常有新鲜感,很博眼球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集中精神,动脑思考,获得一定的感性思维。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的时候,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够很快被学生吸收。

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一)目标和任务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一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实践中发现知识的发生过程;二是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探究中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三是让学生在拓展创新的联想中体会知识的应用过程。任务就是要培养合作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使学生顺利合作达到合作的目标,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合作意识;培养互助互学的习惯:共同目标与个体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是合作的两大基本要素,是合作得以实现和维持的重要条件;培养尊敬人的意识:良好的合作态度对于顺利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合作态度,教师要教学生学会用欣赏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倾听,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提倡互助协助的精神:如何发言、交流,如何讨论、归纳,如何相互评价,如何处理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等;培养快乐健康的情感:情绪、情感可以提高人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加强反思与倾听的习惯培养。

(二)重要性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能力。近几年来,感到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的厌学情绪,对数学的不接受越来越强烈,说明我们现实的教学方法手段必须更新,才能适应当前变化的学生,一个明显的表现在于:当前的学生追求学习氛围的宽松,自由发展。因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在教师引导下,创设自主探索、民主、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来实现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做到以上几大点的同时,还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把新型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重建学科教学价值观,拓展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学好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研究》

[2]《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猜你喜欢
实践与探索情境创设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企业“三议一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法的实践与探索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