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与红茶孰先孰后之浅见

2017-01-12 17:43黄贤庚
中国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桐木小种岩茶

黄贤庚

(武夷山圣东茶文化研究所)

乌龙茶与红茶孰先孰后之浅见

黄贤庚

(武夷山圣东茶文化研究所)

乌龙茶与红茶的形成孰先孰后,中国茶界著名专家争论了几十年,虽然说法大相径庭,但大都认为起源于武夷山。笔者生长于斯,进行了积极探索,故也发表点意见,以求见教。

1.红茶在先说

持“红茶在先”者,主要有陈椽。他说:“由绿茶发展到红茶的可能性较大些”,“首先发明的是小种红茶,日晒代替杀青,是杀青的简化”,“工夫红茶是以后制法的成果,由生晒、揉捻而直接晒干,简单而又省工,至于何时何人发明制造红茶,没有确切记载,无从肯定”。

“乌克斯在《茶叶全书》第3章《传教士与旅行家的记述》中说,传教士中有葡萄牙人柯鲁兹神甫,是到中国传播天主教的第一个人,于公元1556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到达中国。1560年左右回葡,以葡文写成有关茶叶的书,旋即出版。内说‘凡上等人家皆以茶敬客,此物味略苦,呈红色可以治病,为一种药草煎成的液汁’。呈红色就是指红茶汤。由此可见1560年以前,就有红茶了”[1],“呈红色就是指红茶”好像简单了一点。

2.乌龙茶在先说

持“乌龙茶在先”者较多。主要有吴觉农说:“武夷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加炒焙。阳羡介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罗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音lù,摇的意思),香气越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直到现在,属于乌龙茶类的武夷岩茶的制法,还离不开上述的基本特点……后来,产制了武夷岩茶的福建崇安,又产制出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烟小种),这就为红茶的出现提供了一个线索”,“遗憾的是,红茶发源地的福建省,在地方志中,尚未查到有关这一方面的史料,有的又与乌龙茶混淆不清”[2]。此外,庄晚芳说:“在1743年左右已有邵武、江西广信等地的江西乌冒充武夷茶。1851年之后福建沙县又有‘乌龙’红边茶叶出口。由于五口通商后,茶叶供不应求,茶商到产地仿制武夷乌龙茶,采用红边茶的制法,取消了炒(青)的过程,加强日晒和揉捻,减少工序,降低成本,以求获利,市场上便出现了‘工夫小种’‘工夫茶’或‘乌茶’等名品和唛头”。

印度制作红茶在什么时间呢?庄晚芳写到:“1834年印度从我国引进茶籽试种成功后,一开始便应用乌龙茶制法。据美人乌克斯所著《茶叶全书》制茶机器发展一章中,描述了印度最早的制茶方法……这与时武夷山,及福建乌龙茶制法一致。”庄又说到:“1872年英国人Edwosd Money在印度提倡改革制茶方法,减少工序,去炒青、烘烤等,建立规模工厂,创造加工机械,因此红茶加工工艺走上了工业化道路。”

笔者认为以上之话说明:外国最早说的红茶是以汤色来定的,这是不够科学的。在中国五口通商后,才出现取消炒青、日晒后即揉捻的做法,这才是工夫红茶真正制作工艺。乌克斯说印度初时制茶也是仿乌龙茶制法,1872年后减少工序,不炒即揉,这也符合红茶制作工艺先在中国形成,二十多年后传到印度等国家才采用的时间顺序。

3.红茶工艺的最早记载

为什么外国早有“红茶”之名呢?庄曰:“有人根据葡萄牙神父(Gasperdecnuz)1556年的茶著中说的:‘凡上等人家习以献茶敬客,此物味略苦,呈红色,可以治病,为一种草药煎成之汁液。’由于煎后,汤成红色,陈年的绿茶、陈年的武夷茶或磨碎的砖茶,煎泡后都会形成红色,以此为根据,认为我国在明代已创造了红茶。以汤色红艳,固是红茶主要标志,应以鲜叶经萎凋、揉捻发酵后叶色变才是红茶的实质。只根据葡萄牙神父的一句话,便认为是红茶加工法始于明代,根据是不足的。”[3]

张天福说:“红茶是继乌龙茶之后,为全发酵茶。约始于十八世纪。开始发明的是正山小种(亦称星村小种)的制法。是世界著名红茶之一,产地在武夷山范围内,故在国外有的也称为武夷茶。绿茶是经过锅炒的,乌龙茶是经过萎凋半发酵后再用锅炒的,红茶是经过全发酵如正山小种的制法,也是锅炒的,后来才改为烘干的方法。”“小种、工夫红茶的名称是来源于武夷岩茶。”[4]

吴觉农还查到红茶制作工艺起源的最早记载。吴觉农遍查地方史资料后写到:“湖北《崇阳县志》(清同治五年)载:道光季年(1850),粤商买茶,其制,采细叶暴日中揉之,不用 ,雨天用炭烘干……往外洋卖之,名红茶。”[6]此系红茶制作工艺的最早记载。

1.吴觉农感到乌克斯《茶叶全书》没说清楚

吴觉农说:“但乌克斯《茶叶全书》上的记载中的茶叶年表,则把记述红茶的年代提前了100多年:‘1705年爱丁堡利金匠刊登广告,绿茶(GREEN TEA)每磅售十六先令,红茶(BLACK TEA)三十先令。”又说:“武夷(BOHEA)条的注释为:武夷(BOHEA)中国福建省武夷山所产的茶,通常用于最好的中国红茶(CHINA BLACK TEA),以后用于较次中国红茶,现在用含梗的粗老爪畦茶(CJAVA TEA)……”吴觉农也感到文中没说清楚,所以“在编译《茶叶全书》时,曾把大部分译为红茶,有一部分译为武夷,主要是因为原书往往同时出现BOHEA和BLACK TEA两词,不得不加以区别”[7]。此种含糊说法,在国人也有之,如民国文学家柴萼1925年《各地名茶》文中就把武夷山岩上所产的茶也称“红茶”,写道“红茶中最佳之乌龙,即武夷山所产。”

2.哥德堡号船长的手记存在疑点

1743年沉海的瑞典哥德堡号商船的船长手记资料中,也有记船中有三种茶:武夷茶(BOHEA)占80%,另有少量的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及松萝(安徽产)。并说“工夫”“小种”价高于“武夷”。此记中占80%的“BOHEA”未说是红茶;另此记中的情况,有似当时武夷岩茶价格,因为清代崇安县令陆廷灿、刘埥及后来的梁章钜等都说当时的“工夫”“小种”系上品岩茶。而船长却把当时的“工夫”列为红茶,这是欠妥的。因为当时(乾隆初年)根本没有“工夫红茶”的名称及工艺。是船长记录有误还是翻译人员之误,不得而知。

3.清初顺治年间(1644~1661)崇安县还在引松萝法制茶

笔者认为武夷山制出发酵茶,是引进精细的黄山松萝制法不当后而变故引发的。清初在福建为官八年的周亮工(1612~1672),在其成于1666年的《闽茶》一文中写到“崇安殷令,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茶。”“近有松萝法制之者,即试之,色香亦具足,经旬月则赤紫如故。”(见清·周亮工《闽小记·闽茶》)此“赤紫”有似发酵茶。“崇安殷令”即崇安县令殷应寅,山东滕县人,于清顺治七至十年(1650~1653)在崇安县为令。说明引进松萝时在清初,不是在明末。松萝制法极为讲究,要去细芽、粗叶以防炒焦和未透,此法适应不了大发展的武夷茶,故而出现了青红相杂、变色乃是常理。所以在武夷便出现晒、炒、焙的乌龙茶做法。其后的武夷僧人释超全写的《武夷茶歌》和《安溪茶歌》中的“炒、焙”及王草堂的《茶说》中写的“晒、摇、炒、焙”,说的都是乌龙茶的制作方法。

4.明末至民国初均未见“正山小种”茶名的记载

笔者在查阅本邑现有的明末至民初的县志、山志及有关文章,都未见有“正山小种”茶名及其制作工艺的记载。如清康熙四十二年至五十一年(1703~1712)在崇安县当县令的王梓在《武夷茶说》一文中写到:“武夷山周回一百二十里,皆可种茶。其品有二:在山者为岩茶,上品;在地者为洲茶,次之”,“至于莲子心、白毫、紫毫、雀舌皆洲茶初出嫩芽为之,虽以细为佳,而味实浅薄。香气亦以诸花熏成,巧立名色,不过高声价以求厚利,不及岩茶远矣。”王梓在崇安县为县令近10年,其文却未写到桐木之茶,说“至于莲子心、白毫、紫毫、雀舌皆洲茶初出嫩芽为之……香气亦以诸花熏成”,如果“正山小种”红茶源于明代,作为一种别于岩上之品、又有专门制法的茶叶,王梓不可能不记之,何况桐木离县城又不远,且系重要关隘之地。

清康熙十至十二年(1732~1734),在崇安为令的刘埥,在其《武夷茶》一文中写到:“武夷茶高下共分二种,二种之中,又分高下数种。其生于山上岩间者,名岩茶;其种于山外地内者,名洲茶。岩茶中最高者曰老树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香,次则花香。”这里的“小种”“工夫”明确是写岩上之茶,且作为岩茶的分类品名。继而刘埥又写到:“洲中最高者曰白毫,次则紫毫,次则芽茶……山之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之所,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而行商则以之入,于紫毫芽茶内售之,取其价廉而质重也,本地茶户见则夺取而讼之于官。芽茶多属其伪相参,其广行于京师暨各省市,大率皆此,惟粤人能辩之。”[8]

当时洲茶包含县内各处之茶,可能色也偏黑,可与“江西乌”混合,难与他处的芽茶分辨清楚,所以各地“大率皆此”。因此,目前尚难以肯定此“紫毫”就是用红茶工艺制成的红茶,倘若此“紫毫”属“红茶”,这也是十八世纪三十年代的事情了。

家与桐木邻近的清代曹墩董天工,其在乾隆十六年(1751)编修成的《武夷山志·物产·茶属》中云:“茶之产不一,崇、建、延、泉随地皆产,惟武夷为最。他产性寒,此独温也。其品分岩茶、洲茶(附山为岩,沿溪为洲),岩为上品,洲次之。又分山北、山南,山北尤佳,山南又次之。岩山之外,名为外山,清、浊不同矣。”“各岩著名者:白云、天游、接笋、金谷洞、玉华、东华等处。采摘烘焙,须得其宜,然后香、味两绝。第岩茶反不甚细,有小种、花香、清香、工夫、松萝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红。崇境东南山谷、平原无不有之。惟崇南曹墩,乃武夷一脉所产,甲于东南。至于莲子心、白毫、紫毫、雀舌,皆外山洲茶初出嫩芽为之,虽以细为佳,而味实浅薄。”董在此山志中的唯一的茶文中,既没有说及桐木之茶及其做法。如当时桐木茶已相当出名或工艺独特,其不会不添加一二笔吧?至于他说的“莲子心、白毫、紫毫、雀舌……虽以细为佳,而味实浅薄。”也不似全发酵、茶汤浓烈的红茶。

总之,关于桐木茶及制法,明末至民国初年在武夷山为令的王梓、梅廷隽、陆廷灿、刘埥和到武夷山游历、考察、隐居的谢肇淛、徐勃、许次纾、王应山、张大复、张岱、张英、周亮工、王草堂、袁枚、梁章钜、郭柏苍、施鸿保、许珂、蒋希召等的茶文中均未说及。因此无法考证论之。

至于“正山小种”四字,似乎在乌克斯《茶叶全书》才见及。

1.“松制”是当时桐木茶的特别制法

在武夷山云窝石沼青莲亭的一方立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的一座护茶石碑中见载:“……星村茶行办理其松制、小种二项,毋须丁胥,差役等人勒买……”这是武夷山五幅(分别立于1615、1696、1696、1714、1763年)“护茶”石刻中唯一记有“松制”文字的一幅,也是民国初期以前唯一记有“松制”茶的文字。“松制”既是茶名,也含工艺,当是以松烟(或松柴)来烘烤茶。

关于“松制”的另一叫法。桐木茶从福州口岸出口后,福州人因它茶用松柴熏,而叫它“勒迫熏”。“勒(音)”福州方言之松明也,就是带松脂较多的松树心和根,劈成细条用以引火和照明,至上世纪中后期福州人还沿用之。用“勒”来熏,也就是松烟来烘青、烤茶坯、干茶。后来则以Le Xun称小种红茶。外国人也将它译为“LAPSANG SOUCHONG”。“英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该名词出现于1878年”[9]。

此“松制”二字如系当时的桐木茶,也就是当时桐木茶的特别制法。“松制”即松熏,并非是茶类制作工艺的重大区别,只是别于乌龙茶、绿茶等“忌烟”,而在烘青叶、烤干茶时采用松柴熏的一种做法。我们知道乌龙茶、红茶加工工艺的根本区别在于炒青和不炒青、前发酵和后发酵。岩茶(乌龙茶)做青后,又炒又焙;红茶不炒青即揉。这方石刻只是记录了桐木茶松烟烘烤的做法,故言“松制”。这当是正山小种的开端。此茶若是“红茶”,那只是说明当时的桐木“红茶”制法和其外的岩茶制法基本相同,只是改炭焙为“松烤”而已,故名“松制”。后来,“由于五口通商后,茶叶供不应求,茶商到产地仿武夷乌龙茶,采用红边的制法,取消了炒的过程,加强了日晒和揉捻,减少工序,降低成本,以求获利,市场上便出现了‘工夫小种’‘工夫茶’或乌茶等品名和唛头”[10]。武夷桐木之茶什么时候取消炒青而直揉、渥红、过红锅,形成较完整的“正山小种”红茶制作工艺,至今未见记载。

2.桐木茶采用松柴烘烤的制法原因

桐木与其外的天心、曹墩等村产茶相比,其地势高,树林密,日照较短,多雨多湿,此处茶叶发芽也较迟,又恰逢雨水季节,所以大部分无法借用日光晒青,只好采用木柴烧火烘熏茶青,揉后又架于烘青间烘焙。此地柴薪多用松树,就变成有独特的松脂味。这种茶,当地、甚至闽地人大都不饮,多为出口,倒受欧人好感,便成出口之商品。

笔者认为当时桐木茶,并没有按如今的红茶工艺制作,基本上还是按岩茶制作方法,只是一反茶叶忌烟,而用松柴烘青、烤茶。茶叶专家倪郑重、何融也写到:“桐木关产茶历史与武夷齐名,开始也是岩茶制法,后因高山云雾,利用松木烟气来促使茶叶萎凋、发酵和烘干,演变成具有独特气味的红茶品种——烟小种(即小种红茶),至今犹存。”[11]所以在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的石碑上出现的“松制”,并不是后来及当今的“正山小种”红茶的全部制法。

茶叶专家,曾在民国间任中央茶叶研究所(时在武夷山)负责制茶组工作的庄任说:“武夷茶在发展过程中,再一次质的变化,无疑是红茶的发现。研究红茶的学者大都认为此种发酵茶制法源自福建,各产地提供的地方史料均在十九世纪中期,即清道光年间”“早年外人对茶制作工艺与武夷山制作岩茶(即乌龙茶)工艺一样。产知而不祥,所以,十八世纪初年英国销售武夷茶的广告上,或称Bohea,或称Black Tea(见乌克斯《茶叶全书》)。当时,红茶尚未创制,大量输出的是乌龙茶,依中国传统以产地名译Bohea,或以其特征译称Black Tea自是可能。十九世纪发酵的红茶取代了乌龙茶输出的地位,然而它却沿用了Black Tea的品名,回译为我国文字,既不译为黑茶,也不译为乌茶,却选用与外文不对称的名称,因而红茶一词疑是外来语,抑或由于与早年的Black Tea有别于今之Black Tea有意译成红茶?”[12]

据乌克斯《茶叶全书》载,印度茶种最早是1834年从福建武夷山购去茶籽繁衍,并从当地请去制茶工人制作的。此间说的红茶,当属乌龙茶。1872年起才简化工艺,改12道为5道,不用炒青就直接揉捻[13]。这与起源于1850年前后的福建三大工夫红茶(政和、坦洋、白琳)的制作工艺是一样的。外国人购买茶时把乌龙茶等发酵茶都归类到红茶,中国人也只得顺应了这种分类。因为在清代光绪二年至民国四年(1876~1915)的茶叶出口记载的表格中都没有乌龙茶(含岩茶)的栏目及名称,说明当时国内外人都把乌龙茶列为红茶,归类为红茶统计。此间不至于没有出口乌龙茶吧?而外国人开始对茶的分类和表述就混乱了。

英国把运去的中国茶叫作“Black Tea”,翻译出来是“乌或黑的茶”,为什么会说成“红茶”呢?红的英文是“Red”。按理说中国茶不管是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绿茶经长时海上运输,色泽当变成乌和黑,外国人叫“Black Tea”(乌或黑的茶)是顺理成章的。而后来中国人对自己出口的红茶,为什么都叫作“Black Tea”呢?是最初译者不懂专业?还是中国商人为了茶叶出口而迎合外国人叫法?这个问题还有待探讨、考证。

综上所述,笔者的浅见是:

1.据释超全、王草堂诗文记载,武夷岩茶(乌龙茶)制作工艺发端于清初,完善于康熙中后期。

2.关于武夷小种红茶的起源,既不能以茶汤红色认定,也不能按工夫红茶制作工艺认定,而当以它制作时采用“松制”制作为发端。所以,本人赞同张天福的说法“时在18世纪中期”。其理由是当时的碑文中有“星村松制”之记载。

3.早先的桐木茶制作方法与武夷岩茶相同,只是反常态采用松烟烘烤,所以称为“松制”。就算此为武夷“小种红茶”,也是在1763年才见记载,比王草堂《茶说》(1717)迟了46年。

4.外国人早期记载中的红茶,并非按制作工艺和成品茶特征来分类,而是以汤色来判定。没有制作工艺佐证,是难以论定茶类的。表面看去,乌龙与红茶的外型、色泽,特别是汤色都差不多的,若是陈茶则更为相近,只是粗细有些区别。茶叶的分类应该以制作工艺和茶品特征分别。

5.研究红茶的历史和研究其他茶历史一样,应该从发源地接近当时的史料去探究考证。

[1]陈椽.茶业通史[M].农业出版社,1984:194.

[2]吴觉农.茶经述评[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89.

[3]庄晚芳.中国茶史散论[M].科学出版社,1989:106-111.

[4]福建茶叶学会.张天福选集[C].2000:147-148.

[5]姚月明.武夷岩茶论文集[C].2005:185.

[6]吴觉农.茶经述评[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90.

[7]吴觉农.茶经述评[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91.

[8]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721.

[9]邹新球.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M].中国农业出版,2006:28.

[10]庄晚芳.中国茶史散论[M].科学出版社,1998:106.

[11]福建茶叶学会.闽台茶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172.

[12]福建茶叶学会.闽台茶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177.

[13]乌克斯.茶叶全书[M].上海开明书店,1949:75,251.

猜你喜欢
桐木小种岩茶
武夷山的岩茶上好品质竟与石材中的铁质有关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
安徽池州桐木坑磁铁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山西省古交市大豆胞囊线虫新小种X12分布调查
武夷岩茶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山西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云南咖啡锈菌小种鉴定
桐木江断想
浅谈小种蔬菜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