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茶叶绿色高效示范工程方案

2017-01-12 17:43郑金土姜燕华王礼中
中国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宁波市茶园宁波

韩 震 郑金土 李 明 吴 颖 姜燕华 王礼中

(1.浙江省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2.余姚市林业特产技术推广总站;3.鄞州区林业技术管理服务站;4.宁海县林特技术推广总站;5.奉化市林特技术服务推广总站)

宁波市茶叶绿色高效示范工程方案

韩 震1郑金土1李 明2吴 颖3姜燕华4王礼中5

(1.浙江省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2.余姚市林业特产技术推广总站;3.鄞州区林业技术管理服务站;4.宁海县林特技术推广总站;5.奉化市林特技术服务推广总站)

一、茶业现状分析与发展需求

1.产业优势

(1)茶树良种化持续推进。全市无性系良种茶树面积8.72万亩,覆盖率38.3%,5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培育出千年雪、黄金芽、御金香、金玉缘等茶树新品种,9个宁波白茶特有基因登录世界基因库。

(2)名优茶加工水平明显增强。积极推进茶叶加工场所和加工设备的提升,以摊青空气处理机组、电磁滚筒杀青机、开放式连续回潮机、燃油式智能化连续烘干机等连续化加工设备研发和应用为重点,仅余姚市拥有连续化加工生产线达到8条,全市范围内12家茶企获浙江省标准化名茶厂称号。

(3)品牌异军突起。2004年望海茶被认定为首届浙江省十大名茶。2007年评出八大名茶,成为宁波市茶叶品牌发展史上一件标志性事件。望海茶、望府茶、余姚瀑布仙茗、东海龙舌、雪窦山、四明龙6个品牌获浙江省著名商标,望海茶、望府茶、瀑布仙茗3个产品获浙江省名牌产品,望海茶、望府茶、奉化曲毫3个产品获浙江省名牌农产品。

(4)集约化水平较高。宁波市茶产业格局主要以“一县一品”为主,逐步形成了“品牌+产业集群+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如望海茶、奉化曲毫、余姚瀑布仙茗等产业集群,集群中的企业具有茶园面积大、加工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具有较高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

(5)出口优势显著。每年通过宁波出口的茶叶出口量和出口值均占全国的近40%,其中宁波企业出口茶叶占全国出口值的10%。2015年前10月,宁波地区出口茶叶1.84万吨、货值7410.5万美元,输非茶叶1.42万吨,占总出口量的75.5%,输欧盟、日本等国家地区1404.6吨,同比增长6.4%,其中输欧盟同比大幅增长26.3%,高端市场的成功开拓成为宁波茶叶出口新亮点。

2.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紧缺、生产成本持续增高。劳动力紧缺和生产成本的持续上升成为名优茶生产的最大“瓶颈”。采茶工人短缺,导致名优茶原料弃采,每年在变换的采摘新手导致名茶采摘水平下降,占名优茶生产成本80%的采摘工费用每年以10%~15%的幅度在递增,农资用品、水电油、管理等费用逐年提高,名优茶生产利润空间不断压缩。

(2)“机器换人”发展缓慢。机械化采摘和连续化加工已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全市2585余吨名优茶中,优质茶产量占近4成,只贡献了近13%的产值,并且机械化采摘率非常低。茶叶生产经营企业由于连续化加工设备价格偏高等原因,缺少装备更新升级的决心,茶叶加工以单机和半连续化装备为主,加工装备亟待升级改造。

(3)茶树病虫绿色防控建设不足。化学防治仍是茶园病虫防治的主要手段,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缺乏其他的防治手段,多数茶农缺少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茶园灯光诱杀、色板诱集和性信息素诱捕等防控设施建设落后,茶园病虫防治的专业化水平较低。

(4)茶叶资源利用率低。目前全市夏秋茶利用主要是生产大宗茶,据调查,名优茶大宗茶兼产面积和纯生产大宗茶面积为10.2万亩,占总面积45%,其余的55%的茶园不生产大宗珠茶,意味着这55%的茶园面积12.5万亩夏秋季处于停产状态,有些茶场春季名茶结束后就停采,大量鲜叶资源浪费严重。

3.发展需求

(1)茶产业是宁波林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茶叶收入是山区和半山区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茶产业的发展符合“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理念,在促进茶农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休闲旅游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茶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茶产业传承发展以“高效生态、特色精品”为目标,强化政策引导、科技支撑、主体培育、品牌引领和文化促进。意见还提出了今后一个阶段全省茶产业传承发展以打造主导品牌、构建全产业链、建设茶业强镇、加大科研开发、推动“机器换人”、实施文化兴茶、构建营销体系为主的七大重要任务。

(3)宁波茶产业亟待突破发展瓶颈。目前,宁波茶产业亟待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解决在绿色茶园建设,“机器换人”加工装备升级和机采机制优质茶开发等方面的发展瓶颈,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二、总体思路与目标

以“绿色茶叶、高效产业”为目标,以“高端更高、主攻中档、多元发展”为产业发展导向,稳定面积,优化生产结构,提高品质安全,增强科技支撑作用,着力在绿色双降茶园和“机器换人”装备升级等方面取得突破,解决茶产业发展瓶颈,推动宁波市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017~2020年,建设绿色高效示范基地30个,其中绿色双降示范茶园8个,温湿度调节系统示范点12个,机采示范基地6个,节能型名优茶连续化生产线4条;示范推广茶园面积3000亩以上,使用劳动力减少20%以上,茶园产值比原来增加10%,比其他茶园增长15%,科技贡献率增强,装备显著改善,产业高效发展,茶农增收显著。

三、实施内容

1.绿色双降茶园栽培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生态、安全生产要求,通过使用新型肥料,增加防虫和耕作装备等方法,大幅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茶园土壤质量和肥力有明显提高,研发一套绿色双降(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茶园生产管理技术。

预期目标:在维持茶叶产量,提升茶叶品质的前提下,每个示范茶园通过绿色认证面积200亩以上,示范推广面积1600亩以上,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综合效益提高20%以上,产品达到《绿色食品茶叶》(NY/T 288)或有机茶要求,开展技术培训100人次。

2.温湿度调节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通过温湿度调节系统研究示范,达到鲜叶环境温度、湿度、时间的精准控制,创造出最佳的鲜叶温湿度环境,提高茶叶品质和生产效率,对实现茶叶标准化、连续化生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预期目标:建设温湿度调节系统示范点,形成鲜叶环境温度、湿度、时间的精准控制技术,生产效率提高15%,茶叶的品质有效提升,产值提高15%,开展技术培训100人次。

3.优质茶机采及配套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通过优质茶机采茶园树冠培育、鲜叶采摘和分级、加工以及相关装备研究,编制优质茶机采配套生产技术规程。

预期目标:建立优质茶机采示范基地,形成优质茶机采机制生产技术,明确优质茶品质特征,机采茶园示范应用面积1500亩,产值提高20%以上,开展技术培训100人次。

4.节能型名优茶连续化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强化节能装备、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开展宁波主要名优茶连续化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组建宁波主要名优茶连续化生产线,编制宁波主要名优茶连续化加工技术规程。

预期目标:建成节能型名优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完成宁波主要名优茶连续化加工技术集成,制定名优茶连续化加工技术规程,作业人员节省20%以上,生产能力提升25%以上,开展技术培训100人次。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项目由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负责,以各县市区林特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为技术依托,实施单位采取择优或重点委托的管理模式。根据方案总体目标,制定项目工作内容和考核目标,签订委托协议,实行实施单位责任制,开展项目目标管理。加强部门协作,为项目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对各项目实施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现场与会议验收。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设立宁波市茶叶绿色高效示范工程专项资金,精准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专款专用,全力有序促进茶产业发展。

3.强化科技支持

整合宁波市茶叶科技推广体系等资源,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积极联合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工作,成立技术服务团队,共同推进项目实施。

猜你喜欢
宁波市茶园宁波
茶园飘香
一图看懂2020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图读懂宁波
周宁生态茶园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茶园观色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