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2017-01-12 02:50郭海燕殷雄飞
终身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纪 河,郭海燕,殷雄飞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纪 河,郭海燕,殷雄飞

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需求?从国际终身学习的发展形式来看,我们需要从提高学校教育体系的开放度、社会办学的参与度和质量保证的公正度等三个层面对现有教育体制和机制进行规划和设计,这应该是个不断发展、渐进变革的过程。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现有学校教育的积极回应。

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体系构建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和普及化进程,高等教育在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日益显现。随着我国“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发展目标的确立,如何进一步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既要不断加强实践探索,也需要认真汲取国际终身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在发展战略、政策支持、组织推进等各个层面有所突破,追求实效。

一、国际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主要举措

当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推动下,发展终身教育已从理念倡导阶段演进到实施落实阶段。促进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然成为世界教育综合改革的风向标,成为各国各地区重要的发展战略与教育政策。

关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问题,我国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一条明确了“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随后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又进一步强化了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战略。2010年我国教育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与此同时,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基于不同的发展战略,对终身教育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规划。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了《省政府关于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强调要把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并确定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改革创新、增强活力;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建设思路。可以看到,从时间节点上,我们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步伐虽晚于发达国家,但结合自己的国情,在推进策略以及组织方式上彰显出自己的特色。

比较世界各国终身教育的实践,尽管存在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其发展脉络仍体现出许多共同特征。

1.加强立法,健全终身教育发展政策法规保障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理念,体系建设需要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尤其是打破原有的教育制度框架,其推进需要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关注。此外,由于终身教育的内涵具有较大的模糊性,制度创新以及环境建设尤为重要,因此利用国家和政府的行政力量,通过政策与立法来推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国外终身教育立法起于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世界范围的终身学习制度化潮流。1971年7月,法国国民议会制定并通过了《终身教育的范围内职业继续教育组织法》,又于1984年2月颁布《职业继续教育法》作为前者的补充与完善。美国于1976年出台了《终身学习法》(即《蒙代尔法》)。韩国在1980年制订的《第五共和新宪法》中提倡终身教育,并于2000年制订《终身教育法》。[1]日本于1990年颁布《终身学习振兴法》。德国于1997年发布《终身学习:职业继续教育的情况与展望》报告。英国政府于1998年发布了《学习的时代》绿皮书,强调建设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紧迫性,又于2000年颁布了《学习与技能法》。欧盟则一直在积极推进联盟内的教育一体化,并颁布一系列指导文件。

综合这些法律法规,其立法内容主要是明确建构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确立政府在推进终身教育体系进程中的地位与责任,以及发展终身教育的制度举措、财政支持、机构设施等内容。通过这些立法,国民享受终身教育或是终身学习的权益得到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法律出台的时机均与当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相关,其初次立法均不是完善之法,而是一个通过法律实施不断修订并出台其他法律予以补充和保障的过程。其中的欧盟则是以“计划”或“项目”的政策来引导欧盟各国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

2.推动教育体系的整体性变革,涵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三个方面,侧重成人教育发展布局

当前,在国际范围内,终身教育发展重心已从早期主要发展继续教育、补偿教育,向推动整个教育体系变革转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2006年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批准的欧盟委员会关于发起“2007—2013年终身学习整体行动计划”[1]。该计划包括夸美纽斯(Comenius)计划、伊拉斯莫斯(Erasmos)计划、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计划和格龙维(Grundtvig)计划,它们分别面向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该计划关注每个人终身发展的需要,涵盖了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内容。受益人群从婴幼儿、青年人到各年龄段成年人,从社会主流人群到边缘人群,涵盖学生学习、教师发展、成人培训以及老年学习等各方面。

日本的终身教育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统筹规划,整合为一个整体。日本在文部省设立终身学习局,它是日本终身学习的最高领导机构,也是文部省第一大局,负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学校开放、体育文化事业等各项振兴终身教育的综合性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我国台湾地区通过制定《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和《终身学习法》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多元形态的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

3.完善认证制度,激发公民的终身学习意识

21世纪“学会终身学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要义。坚持不懈的学习,及时捕捉社会的信息,不断更新观念,吸取社会精华,增强谋生的知识和技能,这正是终身学习的目的所在。我们推动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就是让全体社会成员学会生存,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愈加迫切,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就越具有动力。

欧盟“2007—2013年终身学习整体行动计划”非常注重人的全面协调发展,鼓励并满足个人终身学习的需求。[2]该计划罗列了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中获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特别注重从青少年抓起,培养母语沟通能力、外语沟通能力、数学及科学运用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及跨文化交往能力和文化表达能力。

为保障并推动公民的终身学习,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美国的大中小学普遍实行学分制,可以自由地进行学分积累和转移。韩国建立了别具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欧盟则参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发展经验,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全部教育资历整合在一个资历体系中,为各类学习活动提供了相对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认定机制,使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达到新的高度。201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为开展对个人的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活动及其成果的价值认可提供了有效的依据。[2]

4.强调社会、经济、文化与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早期终身教育发展还较为注重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注,随着终身教育理念、政策的发展,尤其是对终身教育社会发展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国际社会开始将“社会融合”纳入终身教育以及终身学习的发展目标任务,并愈发得到社会的重视与认同。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终身教育都被视作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引擎。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民素质尤其是劳动力素质能否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将是关键指标。怎样将我们人口的规模效益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加快建设面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解决途径。除了人力资源开发,欧盟还较早提出“社会融合”理念并积极开展相关实践。近年来,绿色、环保、低碳等新理念亦不断融入终身教育实践。随着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深入,终身教育的发展与经济转型、文化传承、社会和谐建设等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

事实上,在国际终身教育发展的推进方面,除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基于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持续关注终身教育,并努力推动终身教育政策化的活动,为终身教育理念的推广,尤其是政策实践的深化做出了突出贡献。[3]经合组织曾提出终身教育要实现“个体成功生活”和建设“健全社会”的双重发展目标。前者关注个体能力提升,后者不仅指促进社会整体生产力的提升,而且还包括增进社会的凝聚力、民主进程和促进社会公平等内容。

5.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组织机构,改善终身学习的质量

韩国的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在市、道级设终身教育资讯中心,在乡镇、市郡、区级设终身学习中心和终身学习馆,此外,还在首尔设立终身教育中心,在省级地区设立终身学习讲堂和终身教育信息中心。[1]日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终身教育指导机构,形成都、道、府、县的终身教育推进体制。澳大利亚则设计了一个完整的终身教育衔接框架。美国主要借助市场机制形成服务体系,其成人教育机构大多属赢利性单位,社区学院发挥终身教育功能,正规大学普遍设立开放部,招收成人学生,实施开放入学,半工半读,并积极为成人设置课程。

形成跨部门合作的推进网络是欧洲各国终身教育促进的重要经验。以欧盟“2007—2013 终身学习整体行动计划”为例,无论是达·芬奇计划,还是格龙维计划,其重要行动之一均是促进相关伙伴关系,建立组织机构和参与机构间的合作网络,在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研究中心、企业部门、专业组织、社会伙伴、地方行政机构、非营利组织及非政府组织间开展合作。[4]图书馆、博物馆、各级各类学校对社区开放是美、日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终身教育策略。以纽约市皇后区图书馆为例,该馆以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资源和终身学习机会为宗旨,在总馆和60多个分馆中设立不同功能的部门,服务内容涉及儿童、青少年、成人、移民、就业及国际信息等,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二、国际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而言,我国关于终身教育的发展理念、整体框架并不落后,例如对于终身教育发展目标的描述,江苏确定的总体目标是“形成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公平有效维护,城乡居民受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率先建成教育强省”[5],并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纳入体系建设之中。此外,我们也关注到国际上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的理念认知的发展。实践层面,近年来,通过学习型社会建设以及社区教育发展等举措,使得社会大众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公众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6]从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提高学校教育体系的开放度。尽管各国终身教育政策重点不同,有的注重通过终身学习理念的宣传来强化学校教育制度的创新与改造,有的则强调学校教育后的继续教育培训环节,但国民教育体系的开放始终是个焦点。学校教育面临着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学习评价等环节变革的极大压力,而其发展方向则是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新型学校教育形态。如果说回流教育还是基于社会公民向学校的回归,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慕课、可汗学堂等教育现象的出现则意味着优质教育资源有了更加便利的扩展路径,传统的学校、教师、学生、课程等教育要素必将发生变化。教育理念以及技术发展带给教育的影响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二是提高社会办学的参与度。基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政治影响,政府对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必须从政策、制度、经费等方面积极扶持,是推进体系构建的主导力量。然而当我们将终身教育与人力资本、经济转型、文化发展联系起来,教育的外延在扩展,终身教育参与者的边界变得模糊。显然,我们需要更有效的机制来鼓励社会力量更多地参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进程。其中,市场化机制自然必不可少,同时我们的非营利组织、社会机构的介入亦是不可或缺。各种社会机构、教育组织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是体系构建的基本保障。遵循新的发展理念,终身教育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并存,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之中,这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三是提高质量保证的公正度。传统的教育思维中,教育就是学校、教室、教师、学生。当我们迈入“互联网+”时代,阅读、虚拟社区、广场舞、企业培训……我们的终身教育形式可以变得如此丰富多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传统的因地域和师资差别导致的教育鸿沟在理论上也将逐步缩小甚至填平。教育4.0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教育的形态与生态,教育真正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开放不等同完全的放开,在终身教育推进过程中,质量保证是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确保教育经历和学习成果的质量,已经成为公共政策和行动的关注点。欧盟一直致力于建立联盟内的资历架构以及终身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经合组织开发的国际成人能力评估项目(PIAAC),已经在27个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国家实施,主要用来检测和反映各国终身教育的成效。在北美和亚洲,各个国家内以及国家之间的资历架构制度正在搭建,针对职业培训建立资格认证制度逐渐完善,这些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学习者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演进,发展终身教育,促进终身学习,已切实成为各国指导整个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打通各级各类教育间的边界,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教育制度,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

三、国际终身教育体系发展的借鉴

为推动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2016年7月,我国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强调要通过“开放共享学校资源、统筹共享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7]等措施来整合社区教育资源,这些内容完全契合了国际终身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江苏则更重视终身教育体系机制的设计,将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制度作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着力点,明确提出“推进社区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的基本思路[8],将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社区学院都纳入主体范围,通过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转换制度来沟通、衔接不同层次类别的教育形式,进而强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

然而,社区教育仅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距离我们所期望的“人人、处处、时时”的发展愿景还有距离,而且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终身教育发展中所形成的社会治理、人力开发等社会功能越发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借鉴国外终身教育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建设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推进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策略主要包括:

1.加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宣传

基于国际终身教育发展的经验,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其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注,且由于涉及现有学校制度的改革,其进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加强终身教育的宣传,形成社会共识”是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前提。事实上,也只有正确的发展共识才能保证终身教育实践的成效。

如同 “素质教育”“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等教育发展理念,终身教育也需要从确立公民的“终身学习观”作为宣传的起点。在宣传手段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期刊、图书的宣传作用,此外,专业的文宣作品、广告、座谈、讲座、论坛等推广活动亦会发挥积极的社会效应。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是宣传终身教育理念的主力军,我们需要将学习者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要将终身教育思想渗透到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之中,并作为考核学习者以及教育机构的主要目标。

2.建立健全终身教育政策法规

终身教育政策法规包括三个层面,即国家(或地方)正式立法、各级政府教育行政机构教育政策以及教育执行机构的规章制度。从社会影响层面,国家立法代表着统治阶层的整体意志,具有最大的影响力,也是终身教育政策法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我国当前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进程来看,由于缺少政府最高层面的架构设计,体系建设方面相对松散,现有教育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因此加快国家以及各级地方的法规建设是当务之急。当然,由于“终身学习”尚处于理念宣传阶段,很多举措尚无共识,立法难度较大。我们可以考虑以“发展规划”或“指导意见”的方式明确发展方向,并尝试解决重点或重大问题,以期推进实践探索,在条件成熟时,再予以正式立法。地方政府以及学校层面则应顺应社会对终身教育的需求,在开放办学、学历认证、社会服务方面大胆探索,为终身教育的实践提供推动力。

3.整合教育资源,健全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终身教育服务体系,首先在于加强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体系设计与调控能力,中国特色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目标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是服务全民的学习型社会。作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主体,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设计与调控,统筹协调各部门间的关系,打破教育资源的封闭性,实现教育资源的自由流动,加强各类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相互沟通和衔接,逐步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

其次,充分发挥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优势,实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机构将所属教育培训资源有序地向社会开放,从而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结构逐步优化的效果。同时要从政策和制度上鼓励行业、企业以及高等院校、培训机构联合组建“行企校”的教育与培训机构,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全日制与在职学习等各种教育与培训统合起来,逐步实现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共享。

最后,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各种社会文化机构和单位,如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少年宫、体育馆、医疗健康机构等,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其内容包括老年教育、妇女教育、社区教育、健康教育和休闲教育等多个领域。

作为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我们还需加强对县、乡和广大农村成人教育与培训机构的管理,健全区县、乡镇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办学机构网络,尤其是师资与教学方面的投入,这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石,也是延伸“时时、处处、人人”教育服务体系的节点。

4.加快“互联网+”战略实施,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线教育以其自身的开放性、适应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实施,网络在线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在帮助人们构筑知识经济时代的终身学习体系的同时,已经成为我们落实终身教育理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手段。

当前,我国教育逐渐向大众化、社会化、个别化、终身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教育的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也在不断加强。这种变化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2015年引发全世界关注的“慕课”浪潮就是其中之一。目前的在线教育技术已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建立网校的技术和资金门槛,现在手机“APP”已经可以轻松实现包含在线直播教学、课程录播授课、考试题库、 智能排课、教学管理等在内的各种功能。可以说,学习者只要借助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到最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传统的校园、学校、课堂已经不在成为学习的障碍。随着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加快,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必将迈入新的进程。

5.加强终身教育队伍建设,提升终身教育的研究水平

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依赖于政府与社会的大力支持,依赖社会公民对终身学习理念的认同,依赖各级各类学校以及教育机构的通力合作, 同样离不开终身教育工作者的艰辛努力。这里的从业者包括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同样包括活跃在社会教育各个层面的工作者。加强终身教育队伍建设就是要从体系构建的角度规划队伍的发展,从支持服务的角度扩大队伍的规模与层次,从质量保证的角度提升队伍的水平。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支队伍不仅局限于教育机构,我们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治理这些角度去发掘终身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必须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队伍建设的问题。

提升终身教育研究水平则是因为我国当前对终身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许多理论研究成果仍处于理念宣讲等初级阶段,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有限。理论研究是行动的指南,没有先进理论做指导,我们所谓的实践活动也只能是茫然进行。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终身教育相关理论的研究与探讨,以期建设较为成熟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符合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理论体系,进而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

这里涉及诸多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从中国“终身学习”思想的渊源,到中国终身教育建设的特点、本质、功能的描述;从教育的对象到各式各类教学组织与学习评价;从学历认证到职业培训、闲暇教育的共融;从专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设立到学校教育的开放。如果将视角放在学科的内涵建设,则需要分析终身教育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研究方法等新课题。

从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终身学习已然是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潮流。基于当前国情,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应该是一个优质社会教育资源整合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对现有教育体制机制的改良与变革,其目的是满足民众终身学习的发展需求,建设学习型社会。因此,它需要来自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支持,需要教育理念的推广宣传,需要学校教育改革的积极回应,更需要终身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探索和不懈努力。只有全面统筹、重点推进,我们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才能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1] 孙毅.国外终身教育立法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 41-46.

[2] 黄健.国际终身教育发展的七大趋势[J].上海教育科研,2014(4): 14-17.

[3] 国卉男.当代国际终身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1): 17-23.

[4] 王琴,张竹英.“合作伙伴关系”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运用——基于英国、韩国部分城市与广东佛山的比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9-85.

[5] 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EB/OL].[2017-07-20].http:∥www.jiangsu.gov.cn/jsgov/tj/bgt/201311/t20131106406205.html?keywords=.

[6] 张翠珠.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41-47,69.

[7]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EB/OL].[2017-07-28].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zcs_cxsh/201607/t20160725_272872.html.

[8] 江苏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教育的实施意见[EB/OL].[2017-07-30].http:∥www.ec.js.edu.cn/art/2017/6/22/art_4267_212517.html.

Abstract: How to meet the growing social needs of all people learn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Compar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lifelong learning,the existing educ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in China need to be planned and designed to improve three levels,such as the openness of school educational system,the involvement degree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and the fairness of quality assurance,which should be a process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gradual revolution.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needs the attention and support from the whole society,especially the positive response of existing school education.

Keywords:lifelong education; learning society; system 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张军涛

InternationalComparisonandReferenceoftheLifelongEducationSystemConstruction

JIHe,GUOHai-yan,YINXiong-fei/

JiangsuOpenUniversity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推进江苏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2015ZDIXM025)

2017-08-20

10.13425/j.cnki.jjou.2017.05.004

纪河,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研究(jihe@jsou.cn);郭海燕,江苏开放大学学校办公室助理研究员;殷雄飞,江苏开放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我国终身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国外终身教育立法对我国构建相关机制的启示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