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莉张敏
1.山东中医药大学 济南 250000 2.山西中医学院
《傅青主女科》产后缺乳浅析及感悟
郭志莉1张敏2
1.山东中医药大学 济南 250000 2.山西中医学院
[目的]探析《傅青主女科》辨证诊治产后缺乳的学术经验和组方用药特点,提出自己的领会。[方法]通过对《傅青主女科》缺乳篇的仔细研读思考,结合自己的感悟,对缺乳的主要证候、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和方药组成进行分析、阐释,并附验案举隅。[结果]傅青主根据病因病机将缺乳分为气血两虚和肝气郁结两种类型,指出辨证中易出现乳管闭塞、火热之邪耗灼阴液的误区,认为其发病主要与气血不足和肝郁气滞有关,治法主要是补益气血、疏肝解郁、通络下乳,给予通乳丹、通肝生乳汤治疗,并加以方药分析,临床应用收效良好。[结论]傅青主在治疗产后缺乳方面见解独到、用药灵活,力求标本同治,治疗效果明显,其观点值得后世医家借鉴学习和推广应用。
傅青主女科;产后缺乳;气血不足;肝郁气滞;学术经验;感悟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哺乳期内乳汁甚少或全无[1]。中医又称“产后乳汁不行”、“无乳”、“乳汁不足”。多发生于产后2天至2个月内,以新产妇为多见[2]。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许多人选择晚婚晚育,导致孕妇年龄逐渐偏大,再加上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产后缺乳的发生率逐年增高,目前其发病率已经占产妇的20%~30%,经济发达地区更高[3-4],因此解决产后缺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傅青主女科》[5]就产后缺乳给出具体的分析及治疗,现将本书中的此内容做一简要分析,丰富相关理论依据。
1.1 主要证候 产后乳汁少或无,汁液稀薄,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头晕目眩,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1.2 病因病机分析 傅青主指出:“妇人产后绝无点滴之乳,人以为乳管之闭也,谁知是气与血之两涸乎?”很多人认为是乳房管道闭塞,阻滞乳汁流出,其实是促进乳汁自身生成、推动乳汁从乳管流出的气血枯竭,导致乳房产乳量少甚或无乳。傅氏尤为重视气血在生乳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认为“夫乳乃气血所化而成也,无血固不能生乳汁也,无气亦不能生乳汁”,气能生津、行津和摄津,乳汁的化生主要依赖气的生化与推动,化源得充,推动得力,则乳汁自畅。《傅青主女科》云:“然二者之中,血之化乳,又不若气之所化为尤速……乳全赖气之力,以行血而化之也。”在气和血之间,气为阳,具有不断运动的特点,气旺则血生,气推则血行,所以气较血化生乳汁的速度要快。产妇生产过程中,流失大量血,产后自身血本已不足,不能化生乳汁,产后乳汁生成全靠气的生化推动,气旺则血生,气行则水行。现已产后数日,乳汁点滴不下,实因分娩时失血过多,气随血耗,气血衰少,影响乳汁的生成[6-7]。其后傅氏又说:“气旺则乳汁旺,气涸则乳汁亦涸……无血则乳无以生。”此条经文的描述,可理解为气充足则乳汁分泌旺盛,气损伤则乳汁点滴,气衰竭则乳汁断流,是必然之势。大家不了解大补气血的妙处,而一味通乳,不知气血津液的关系,不懂得无气则乳汁缺乏生化之源、运行之力,无血则乳汁难以产生,生化乏源。此病机印证了气血津液间的联络,表明了“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关连,解释了“津血同源,津血互生”的关系,讲明了“气能生津、行津、摄津,津能载气、养气”的干系。
1.3 证候分析 气血虚弱,乳汁化源不足,无乳可下,故乳汁少或全无,乳汁稀薄。乳汁不足,故乳房柔软无胀感;气虚血少,不能上荣头面四肢,故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头晕目眩,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均为气血虚弱之征。
1.4 治则及组方 治宜补气生血,通络下乳。有足够的生化之源,则乳汁自下,所谓“血不独生,赖气以生”,不用专注于疏通乳汁运行道路,与原文“补气以生血而乳汁自下,不必利窍以通乳也”相吻合。方用通乳丹。
1.5 方药组成分析 人参30g,黄芪30g,当归60g(酒洗),麦冬15g(去心),木通0.9g,桔梗0.9g,七孔猪蹄2个(去爪壳)。方中人参、黄芪补益气血共为君药,人参、黄芪是常见的补气对药,甘温,可补脾肺之气,药性升浮,可升举脾肺阳气;益气可以生血,又可行经络,通血脉;既能补气健脾生血以化乳,又能补气行气以通乳。当归,养血助乳汁化源,活血使乳汁通畅;麦冬养血滋阴,专补血以生乳汁,均为臣药。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上则为乳,下则为经,故加桔梗载药上行,木通利气通脉,升中有降,共为佐药。七孔猪蹄善通经隧,能通乳汁,又以血气补血气,为佐使。全方补气养血,舒经通络下乳,诸药相伍,专补气血以生乳汁,正以乳生于气血也,疗效颇佳,正如傅氏所言,“两剂而乳汁如泉涌矣”。
2.1 主要证候 产后乳汁甚少或者全无,乳房胀硬、疼痛,乳汁稠;伴胸胁胀满,情志抑郁,食欲不振;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或弦滑。
2.2 病因病机分析 傅氏云:“少壮之妇,于生产之后,或闻丈夫之嫌……乳汁不通。”体魄强壮的产妇在分娩后,遭受丈夫不公正对待,或听闻别人的闲言碎语,肝气郁结,双侧乳房胀满疼痛,乳脉不通,故无乳。随后又指出:“人以为阳明之火热也,谁知是肝气之郁结乎?”部分医家认为是阳明经火热之邪耗灼阴液,导致乳汁生化乏源,其实是产妇素性抑郁或产时或产后为情志所伤,肝失调达,气机不畅所致。“夫阳明属胃,乃多气多血之府也……必得肝木之气以相通,使能化生乳汁”,中医经络学认为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汁生化依靠脾胃,为水谷精微所生化,乳汁充足与脾胃及气血强健有密切关系,而乳汁的泌出又须乳脉乳络的通畅,若肝气郁结可致乳脉不行而缺乳。傅氏指出:“盖乳汁之化,全在气而不在血。”体格健壮的产妇,分娩过程中虽失血耗气,但阳明经的气血尚足,必须依赖肝气的疏泄作用才能运行于全身,最终生化成乳汁,因此少壮之妇产后缺乳,全在气机阻滞,乳管不畅,而不在阳明的火热之邪。此病机印证了产后郁结乳汁不下符合中医肝与气血津液生成运行、与脾胃运化的联系,而肝对全身的气机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肝主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津血运行通利,乳汁亦通畅,肝疏泄功能不及,气机郁结,气血不畅,乳汁运行受阻。
2.3 证候分析 情志郁结,肝气不疏,气机不畅,经脉涩滞,乳络受阻,故乳汁甚少;乳汁壅滞,运行受阻,气郁血瘀,故乳房胀满疼痛,乳汁浓稠;肝经循行于胸胁,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气机不畅,故胸胁胀满,肝经气滞,肝失调达,木郁克土,脾胃受累,故食欲不振;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或弦滑均为肝郁气滞、乳郁日久化热之征。
2.4 治则及组方 治宜疏肝解郁,通络下乳。木土相安,则乳汁自下,不用降阳明之火,与原文“宜大疏肝木之气,而阳明之气血自通,而乳亦通矣,不必专去通乳也”相契合。方用通肝生乳汤。
2.5 方药组成及分析 白芍15g(醋炒),当归15g(酒洗),白术15g(土炒),熟地黄0.9g,甘草0.9g,麦冬15g,通草3g,柴胡3g,远志3g。方中白芍疏肝解郁为君药,具有平肝止痛、收阳气而泄邪热的功效,养血以柔肝,缓急而止痛,泻肝之邪热以补脾阴。当归疏肝补血,白术益气健脾,麦冬养血滋阴,专补血以生乳汁,以上三药俱为臣药。又以柴胡疏肝解郁,且柴胡与白芍二药配伍使用,合肝“体阴用阳”的特性,通草下乳,远志宁神,同为佐药。血为气之母,气必须依附于阴血方能发挥作用,所以在疏肝解郁、行气健脾的基础上加熟地养血,甘草调和诸药,是属佐使之用。全方疏肝不忘扶正,用四物汤去川芎养肝血,柴胡疏肝达郁,再佐白术健脾,甘草和中,麦冬通络滋胃,通草甘淡下乳,远志清心安神。此方虽舒肝实能养肝,乃寓舒于养,虽生乳实可通乳,乃寓生于行,临床疗效显著,证实了原文的“一剂即通,不必再服也”。
患者白某,女,29岁。初诊:2016年6月12日。主诉:乳汁量少6日。病史:患者于2016年6月4日顺娩一女婴,产后子宫收缩差,出血约600mL,给予米索前列醇片0.4mg口服促进子宫收缩。现乳汁量少,稀薄,乳房柔软,触之不痛。面色恍白,头晕,倦怠乏力,精神不济,手足微凉。唇甲色尚可,内眼睑色稍淡。纳食尚可,睡后易醒,小便佳,大便稍干,两日一行。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血常规示:血红蛋白:99g/L,红细胞压积:0.300L/L,平均细胞血红蛋白:26.9pg。彩超报告:子宫偏大,产后子宫,余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虚劳,缺乳,证属气血两虚。西医诊断:贫血,缺乳。治则治法:补气养血,佐以通乳。方药:通乳丹加减。处方:人参30g,黄芪30g,当归60g,麦冬15g,木通3g,桔梗10g,炒酸枣仁30g,自备猪蹄2只。4剂,每日一剂,水煎400mL,分早晚服。抗贫血药:多维铁口服液10mL,日2次,口服。维生素C片,0.1g,日2次,口服。嘱其加强营养。
二诊:2016年6月16日。服药后乳汁较前增多,仍不够喂养婴儿,头晕乏力好转,睡眠明显好转,大便正常,自觉近日性情抑郁,舌脉同前。6月12日方加玫瑰花30g。7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继续口服抗贫血药。
三诊:2016年6月23日。自诉服药后乳汁增多,够喂养婴儿,情绪好转,眠佳,大便稀,日两次。舌淡,苔薄白,脉弱。16日方改当归15g,加白术15g。7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继续口服抗贫血药。建议患者下次复查血常规,产后42天复查彩超。
母乳喂养是全球公认的最佳喂养方式,母乳中丰富的免疫物质可增加婴儿的抗感染能力,对婴儿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等。就产后缺乳,《傅青主女科》分为产后气血虚弱、肝气郁结两种类型,抓住主要病机,辨证分析,充分体现气血津液之间交错的关系,强调肝的疏泄作用对乳汁生成的重要性,明确阐述了气血充足、肝疏泄正常在乳汁化生过程中的重要性,遣方用药灵活用药,疗效显著。临床上发现缺乳也有痰浊阻滞、气虚血瘀等类型,另外哺乳期饮食、劳逸、睡眠及情绪都是影响乳汁分泌的重要原因,因此产妇还应保持心情舒畅和合理的饮食起居等[8-9]。然傅氏之作流传至今,已非一家之书,研读学习的过程中要勤思考、勤探究,取其精华,以求悟其真谛;傅氏辨治缺乳,对于指导现今缺乳之临证虽略显不足,但为临床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至今仍值得后世医家借鉴,以便找到更好的治疗缺乳的方法。
[1]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97-298.
[2] 郑燕,谢萍,郑静,等.产后缺乳的中西医病因病机与治疗[J].中药与临床,2013,4(1):44-46.
[3] 陈正红,郭洪玲,陈双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缺乳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32(32):6933-6934.
[4] 王轶蓉.中医治疗产后缺乳115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6):199.
[5] 傅山.傅青主女科[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0.
[6] 杨芍,张晓丹.张晓丹治疗缺乳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2):82.
[7] 陈宝艳.产后缺乳与中医体质及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56.
[8] 李小永,陈永利.中医辨证对产后缺乳的治疗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8):186.
[9] 王敏.产后缺乳的中西医护理体会[J].甘肃中医,2010,23 (10):50-51.
Analysis of the Deficiency of Postnatal Lack of Lactation of
GUO Zhili1,ZHANG Min21.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250000);2.Sh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bjective]The artical summarizes
FU Qingzhu’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postpartum hypogalactia;deficiency of Qi and blood;blockage of liver;acdemic experience;my viewpoint
R271
A
1005-5509(2017)02-0127-03
10.16466/j.issn1005-5509.2017.02.008
2016-11-07)
张敏,E-mail:1373148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