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闺光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各高中政治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政治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将理论知识和学生的体验和参与相结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视野 高中政治 有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在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不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的有效教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高中政治有效性教学内容分析
高中政治有效性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几点:第一,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同时还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两大主体,要实现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首先,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的发展应该包括知识和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以及过程和方法三维目标的实现和自身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从长远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教学有效性得以实现的基础。
第二,学生能够改变自我学习方法,实现有效学习。有效学习包括能学、想学、会学以及坚持学,这就是其在自我意识、内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以及意志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第三,学习的效果和有效性。高中政治教学要在各方面体现教学成果,要切实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化现象严重
新《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但在部分高中政治教师眼中,新课改就等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转变,而没有认识到新课改的实质是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这样错误认识的指导下,高中政治教学形式化现象开始加重,教学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首先,从提问式教学法来说,由于教师对提问教学法理解不深,导致在教学中经常提出无效问题。而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为了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设置了过多无效情境,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吸收知识,也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而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过于注重讨论的形式,使得学生养成了依赖群体的不良习惯,不仅无法达到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目的,还影响了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此外,提问教学中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激励评价,但是教师却误将激励评价当成是无条件的鼓励,使得学生失去了判断的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其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足。新课改指出,要切实加强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虽然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也经常会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此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联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对于表现较一般或者内向的学生关注非常少,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提高,这对于他们更好地学习不利。此外,教师单向提问也并不足以加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无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目标缺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逐步重视起来,但是由于对新课改的认识有所偏差,反而导致教学目标的缺失。从教学目标来看,三维教学目标包括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和态度目标以及知识和技能目标。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往往只看重知识和技能目标,忽略情感和态度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更侧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离。虽然部分教师喜欢频繁采用情境设置的方法进行教学,但是情境设置的有效性还有待商榷。因此,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学习到的以理论知识为主,而情感和态度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的是教师口头的教授,例如,教师会告诉学生“我们要拥护党,热爱祖国,要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等,这无疑很难触动学生的心灵。
3.对非预设问题回避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经常会对教学问题进行预设。例如,教师会考虑当某个问题提出之后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回答,然后考虑应该如何应对学生的回答。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经常会发现学生的回答会超出教师想象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教师会采用敷衍或者回避的方法来解答学生的问题。但是这会造成两个问题,一是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二是教师对非预设性问题的解决能力始终得不到提高。
三、促进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的策略
1.立足生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实际生活中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对知识运用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需要树立的是生活化教学理念。这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将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均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教师必须认识到,高中《政治》的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其本质均是社会生活的反应。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应该脱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如果这样,那就会导致学生对政治教学内容产生错误的认识。
其次,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也要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先从实际生活进行课题导入,然后进行教学,最后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生活中。例如在《依法行政》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以热点法律案件新闻当作课题导入,让学生感觉到“依法行政”就发生在身边。然后对案件进行具体、详细的分析,让学生切实了解“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内涵,最后,让学生根据所讲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如案例中犯人所犯罪行对社会、公民的影响等。
2.增强提问的有效性
实现提问的有效性实质上是指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中应该要将内容和形式进行统一,且更加注重教学质量而非教学形式。因此,要增强提问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做足几个方面功课:首先,教师要把握问题的难度和契合度,难易要适中,而且要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第二,问题要表述清晰,具有较强的指向性,能够让学生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第三,问题不能太多,要少而精,同时还要给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能够让学生发挥自主创新思维。
3.把握预设和生成的统一
对于非预设问题,许多教师选择逃避或敷衍来应对,这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十分不利。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对预设问题和生成问题的统一,课前仔细钻研教材,精心预设,在教学中勇于直面学生提出的非预设问题,提高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还能有效促使生成问题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有学生在教师讲解政党制度的过程中提出:“这就是所谓的江湖义气吧。”教师此时则应该顺应学生的提问引起学生的讨论:“江湖义气会不会讲究政治原则?江湖义气和政党合作有什么区别?”既不否定学生的质疑,又能够使学生的讨论更加深入。
高中政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形式化现象严重、教学目标的缺失以及对非预设问题的回避。要切实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能够立足生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增强提问的有效性,并把握预设和生成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军.刍议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困惑以及有效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
[2]李哲.以人为本——高中政治教学新课改的理论之源[J].赤子(上中旬),2015,(04).
[3]陈安花,刘正安.新课程理念下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J].企业导报,2015,(08).
[4]杨景福,沈伟.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04).
[5]王铜川.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刍议高中政治案例教学[J].华夏教师,2014,(06).
责任编辑: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