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清,林 雯,康德智,韩秋凤,陈 靖,陈惠明,刘 畅,吴 蔚,林志刚
·医院管理·
“双核”驱动管理模式下丙肝筛查与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陈锦清,林 雯,康德智,韩秋凤,陈 靖,陈惠明,刘 畅,吴 蔚,林志刚
目的 探讨“双核”(丙肝治病和防病相结合)驱动管理模式在丙肝筛查与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托信息手段,对丙肝患者进行电子建档、跟踪随防、规范治疗、全程督导与健康教育等,为丙肝患者提供全程、专业、优质服务。结果 体系实施后HCV RNA检测率由59.30%上升至68.90%,医务人员对HCV感染高危人群丙肝筛查率为96.90%,丙肝患者对症治疗率为59.40%,丙肝联合用药率为92.70%,患者对丙肝知晓率为75.60%,对丙肝健康宣教的满意度为85.2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把丙肝监督管理与规范治疗有机结合起来,治防并举,“双核”驱动,统筹兼顾,科学评价,持续改进,可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发生,促进丙肝防控工作可持续发展。
丙肝;筛查;“双核”驱动管理模式
丙型肝炎是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WHO估计,全球约3%的人口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HCV),其中1.7亿慢性感染者,并可能发生发展为肝硬化、肝癌[1]。近年来,我国的丙肝发病人数逐年增加。2011年报告的丙型肝炎发病人数增加至17万例,比2010年增长13.6%[2]。大量患者因不了解丙肝及其危害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2014年1月,我院通过探索“双核”驱动管理模式(即建立丙肝治病和防病相结合的“双核”驱动模式)下丙肝筛查与管理体系,在院内以项目形式开展实施并进行应用研究和效果评价,为推动国内丙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1 完善患者HCV筛查及治疗路线 以《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指南》、《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与管理》标准作为“金标准”,围绕“预防和治疗”两大核心,立足实际,以医疗流程创新、临床路径试点、MDT(多学科协作)模式、多维度健康促进等环节为突破口,优化完善门诊及住院患者HCV筛查及治疗路线:对HCV感染高危人群均应检测抗-HCV,首诊或主诊医师发现抗-HCV阳性的患者应及时检测HCV RNA以确认现症感染;若HCV RNA阳性,门诊患者及时到肝病中心门诊就诊,住院患者及时请肝病中心会诊,适时转诊至肝病中心。
1.2 依托科技搭建信息管理平台 在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编制嵌入传染病管理功能模块,建立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库,运用丙肝阳性报告自动预警、自动监控、短信反馈、数据汇总等功能,作为早期监测传染病爆发的重要辅助手段。引入超云智慧医管平台,追踪执行进度与持续改进过程,提升管理效率。
2.1 HCV抗体阳性患者RNA检查情况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病历诊断符合《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标准》。以2014~2015年HCV抗体阳性患者为实验组,以系统实施前2012~2013年HCV抗体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丙肝RNA检测情况。资料来源于医院HIS系统,丙肝发病资料来源于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2.2 医务人员诊疗丙肝患者情况调查 以本院2013年及2015年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各随机抽取1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因离职、规培等因素,合格问卷分别为97份、96份,合格率分别为97.00%、96.00%。2013年、2015年被调查临床医生在年龄、性别、学历、科室、职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丙肝筛查及诊疗情况。
2.3 患者对丙肝认知情况调查 考虑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关注,以本院2013年、2015年非丙肝就诊患者为调查对象,各随机抽取12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合格问卷分别为113份、115份,合格率分别为94.17%、95.83%。2013年、2015年被调查患者在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家庭收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
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定性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3.1 HCV-RNA检测率情况 见表1。通过医院HIS系统收集统计2012年1月~2015年12月接诊受检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患者。2014~2015年抗体阳性患者RNA检测比例高于2012~2013年(χ2=9.30,P<0.01);卡方线性趋势检查发现,系统实施后HCV-RNA检测率显著增加(χ2=8.73,P<0.01)。
表1 HCV抗体阳性患者RNA检查情况 [例(%)]
3.2 患者认知情况及满意度调查 见表2。2015年患者对丙肝的认知情况(包括丙肝疾病知晓率,传播途径、预防措施认识准确性,对丙肝可治愈的了解)以及对丙肝健康宣教的满意度均高于2013年。患者认知情况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知识点掌握不全面和不准确。
表2 患者丙肝认知情况及满意度调查 [例(%)]
3.3 医务人员诊治丙肝患者情况 见表3。对临床医生诊治丙肝患者情况进行分析,与2013年相比,2015年HCV感染高危人群丙肝筛查率、丙肝患者对症治疗率、丙肝联合用药率均高于2013年。
当前,丙肝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3,4]。由于丙肝通常起病隐匿,目前尚无有效的丙肝疫苗问世,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丙肝防治尤为重要。临床医生诊疗行为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患者及早诊断与治疗。因此,建立丙肝筛查与防治管理体系对有效防治丙肝意义重大。体系建立前,绝大多数医生和患者对于丙肝的重视度、认知水平、治疗手段等均有所欠缺,对丙肝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处于一种随意、放任、无序的不规范局面,丙肝防治措施难以落到实处作为切入点。我院通过建立并实施“双核”驱动筛查及管理体系,强化综合防控力度,体系启动实施近两年,有效预防与控制丙肝发生,改善丙肝防治“三低”(低认知、低就诊、低治疗)等重点问题,逐步实现丙肝筛查与管理的两性( 科学性、有效性)、三化(标准化、程序化、法制化)。体系的构建与运用,防控制度、规范诊疗行为进一步完善,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联防联控长效机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一系列优势资源整合、信息系统改进、流程优化、培训考核督导、过程监控、质量管理等手段,发现、治疗、管理患者日趋规范,丙肝患者筛查率、对症治疗率较之体系实施前均有所提高,患者丙肝疾病知晓率、对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正确了解程度等也均显著提升。
鉴于当前尚无有效疫苗可以预防丙肝,人群普遍易感,治疗效果有限,且副作用大,费用昂贵,停止治疗后仍有复发[5,6]。因此,丙肝患者的配合及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于体系能否发挥成效尤为重要。仍有必要向广大公众提供关于肝炎的更多知识,提高对丙型肝炎相关风险的认识,力求避免因认识误区导致漏诊、漏报、延误治疗的情况发生。
[1] 赵璐,冯悦,夏雪山.HCV 基因型的差异性流行与进化[J].遗传,2012,34(6): 666-672.
[2] 魏来.丙型肝炎研究进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0,2(3):9-17.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 [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2):1961-1979
[4] 边静,张峰,陈博.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1):75-78.
[5] 张立营,高博.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现状[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3):358-360.
[6] Zeuzem S,Poordad F.Pegylated-interferon plus ribaviri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HC:individualization of treatment duration according to on-treatment virologic response[J].Curr Med Res Opin,2010,26(7):1733-1743.
(2016-09-21收稿 2016-11-19修回) (本文编辑 刘喜元 )
表3 临床医生临床诊治丙肝患者工作情况 [例(%)]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编号:2014-CX-R9)
350004福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管理及疾控处
林 雯,E-mail:linwen0298@126.com
R 512.6+3
B
10.16485/j.issn.2095-7858.2016.06.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