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競芳,黄 瑛,洪少贤
·临床研究·
细径胃镜在婴幼儿上消化道异物诊治中的应用效果
陈競芳,黄 瑛,洪少贤
目的 分析细径胃镜在婴幼儿上消化道异物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厦门市儿童医院进行上消化道异物诊治的患儿3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高清胃镜诊治,观察组采用细径胃镜诊治,比较两组患儿对胃镜检查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异物取出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呼吸、心率、血压及Pa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异物取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异物取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细径胃镜在婴幼儿上消化道异物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对治疗的耐受程度,治疗中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缩短了取物时间,提高了取物成功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细径胃镜;婴幼儿;上消化道异物
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急症,多发生于婴、幼儿群体,由于婴、幼儿年龄较小,控制力较差,对于新鲜的事物存在好奇心理,易吞食玩具、硬币、发夹、耳钉、纽扣电池等异物,易损伤、腐蚀消化道粘膜,造成消化道穿孔及大出血,对于体积较大或尖锐的异物,若不及时取出,易导致患儿出现窒息、消化道梗阻,严重者出现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后果,时刻威胁患儿生命[1,2]。因此,快速的将上消化道中的异物取出,是保证患儿生命安全的前提。目前,临床上对于婴、幼儿上消化道异物主要采用胃镜治疗,通过胃镜所反映的异物位置及形态,有助于准确、快速的取出异物,降低异物长时间留置胃部造成的胃及消化道损伤,且此种操作方式对患儿消化道造成的损伤较小,不良反应较轻,患儿耐受程度较高,更容易配合治疗[3]。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经胃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30例,对比分析不同管径的胃镜在婴、幼儿上消化道异物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经胃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异物患儿3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个月~5(0.6±1.03)岁。对照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6个月~2(0.8±1.22)岁。所有患儿均经X线或CT确诊为上消化道异物,且均胃镜检查均可观察到异物的形态、性质、大小、位置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治疗前需向家长了解患儿吞入异物的情况、时间等,对患儿进行咽部、胸、腹部X光透视或CT检查,明确异物的形态、位置及大小。对照组患儿在奥林巴斯H 290高清胃镜辅助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严密监测患儿呼吸次数、心率、血压、PaO2等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儿胃部情况,在评估异物情况后可进行取出异物的操作,需注意异物取出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消化道粘膜,术后可给予抑酸、保护胃粘膜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奥林巴斯H 260细径胃镜辅助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措施如下:术前禁食、禁水,嘱咐患儿保持左侧卧位,头部后仰,颈部放松,将食管、喉部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松开患儿的衣领,选择小儿型牙垫,嘱咐患儿咬住,避免损伤胃镜,于术前20 min服用西甲硅油消除上消化道气泡,术前10 min利多卡因胶浆口服进行粘膜表面麻醉,同时,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呼吸次数、心率、血压、PaO2等,麻醉成功后开始进行推镜检查。经口腔缓慢插入胃镜头端,根据患儿口腔弯曲角度调节胃镜,同时将胃镜头端缓慢推入至梨状窝,进入食管后,使用异物钳插入胃镜活检孔道,发现异物后使用异物钳钳住异物并缓慢取出,若异物较为尖锐,可采用网兜、玻璃帽,调整异物方位后再取出;若异物体积较大,采用碎石篮将异物绞碎后取出,可有效避免损伤消化道粘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呼吸、心率、血压、PaO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躁动等;比较两组异物取出情况,包括操作时间、异物取出成功率,其中,异物完全取出后患儿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则可判定异物取出成功。
2.1 两组患儿术中生命体征比较 见表1。观察组患儿呼吸、心率、血压及PaO2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儿生命体征较平稳。
表1 两组患儿术中生命体征比较±s)
2.2 两组患儿异物取出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异物取出时间(10.24±4.37)min,异物取出成功率为93.33%(14/15),1例患儿由于异物已进入肠道,可自行排出;对照组患儿异物取出时间(20.03±3.42)min,异物取出成功率33.33%(5/15),9例患儿由于无法忍受胃镜检查,出现躁动等状况,临时进行全身静脉麻醉,1例患儿异物可自行排出。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儿异物取出时间短于对照组(t=6.83,P<0.05),异物取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见图1~4。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中,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3/15),包括恶心1例,呕吐1例,躁动1例;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0%(12/15),包括恶心4例,呕吐3例,躁动5例;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婴、幼儿阶段是上消化道异物高发时期,患儿容易误食手中玩耍的各种物品,通过自然方式排出较为困难。目前,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将异物取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开腹取异物的方式已逐渐被微创治疗取代,对于婴、幼儿而言,普通胃镜直径较大,进行取物时容易对患儿消化道粘膜造成损伤,且患儿对普通胃镜治疗耐受程度较差,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不利于治疗的推进[4]。细径胃镜是近年来在婴、幼儿上消化道异物诊治中常用的治疗手段。细径胃镜具有镜身小的特点,减少了对患儿口腔、舌根、软腭粘膜的刺激,同时降低了患儿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5]。与普通胃镜相比,细径胃镜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对患儿消化道中微小的病变进行捕捉,提高了临床诊断成功率,降低了误诊率及漏诊率[6]。此外,在细径胃镜检查时对患儿实施局部麻醉后,可有效增加患儿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医生取出异物,减少了胃镜对消化道粘膜造成的损伤,同时避免了气管插管对患儿喉部造成的伤害,有助于患儿预后的恢复。而普通胃镜对患儿麻醉成功后,若患儿胃部存在大量粘液还需进行气管插管,一方面增加了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另一方面对口腔粘膜造成损伤,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不利于患儿预后恢复[7]。
本研究分析细径胃镜在婴、幼儿上消化道异物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呼吸、心率、血压及Pa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细径胃镜在治疗中对患儿造成的不适感较轻,不会引发生命体征的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显著(P<0.05),表明普通胃镜在取出消化道异物时对患儿造成的损伤较大,由于胃镜直径较大,治疗过程中容易损伤消化道粘膜,造成粘膜损伤,导致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差,出现躁动等不良反应,而细径胃镜较小的直径不会对患儿消化道粘膜造成损伤,不良反应较小;比较两组异物取出情况,观察组患儿异物取出时间低于对照组,异物取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细径胃镜的镜头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到异物,缩短了取物的时间,提高了取物成功率,而普通胃镜,在寻找异物中时间较长,且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多,治疗耐受性较差,较多患儿因无法耐受治疗过程而放弃,取物成功率大为降低。由此可见,细径胃镜在患儿上消化道异物取物中可有效缩短取物时间,提高取物成功率,且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少、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及治疗耐受性,对患儿预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细径胃镜在婴、幼儿上消化道异物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对治疗的耐受程度,治疗中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极大缩短取物时间,提高取物成功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1] 唐伟国,武庆斌,顾红英,等.小儿慢性胃炎内镜表现与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6):7114-7116,7138.
[2] 李素娟,胡海清.胃镜下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2):115-116.
[3] 杨克利,王拥军,丁岩军,等.上消化道嵌顿异物内镜治疗分析[J].中国医刊,2016,51(7):84-87.
[4] 王赫男,常晓丽,张红英.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护理[J].武警医学,2016,27(5):536-538.
[5] 丁百静,李宗先,曹中保,等.超声内镜辅助下经胃腹腔内异物取出1例[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7):111-112.
[6] 戴艳清,邵发保,黄艳春,等.特殊人群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术的护理配合[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12):39-42.
[7] 胡春晔.小儿无痛胃镜取消化道异物13例[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11):1276-1277.
(2016-09-28收稿 2016-11-26修回)
(本文编辑 刘喜元)
361000福建省厦门市儿童医院(陈競芳、洪少贤);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黄 瑛)
R 726
B
10.16485/j.issn.2095-7858.2016.06.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