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帅
【摘要】高校作为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仅承担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培养保卫祖国、保卫社会主义力量的重要使命。而为了达成这一使命,高校的国防教育既要极具科学性和理论性,更要保障社会性和实践性。在社会不断向前推进、发展和运行的今天,在传统高校国防教育已经呈现出问题与弊端的情况下,高校国防教育要想实现高效开展,便要在固有方式上进行创新,使之更符合如今的时代主题。对此,本文在简要概述新常态下高校国防教育创新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其创新方向,以期为高校国防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国防教育 教育策略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E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53-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规定,“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内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身为从事此方面工作的教职人员,其应对现有的国防教育展开深入研究,并基于此产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有利于提高学校国防教育水平的重要策略和教学思想,促进其创新、发展和进步。
一、新常态下高校国防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一项重要意义在于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其不仅是践行国家层面对当代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亦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教育所要达成的必然目标。但是由于现阶段国防教育过程当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使得其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方面很难达到既定的要求。因此,加强对现有教育体系、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模式的创新,就成为迫在眉睫之举。
二、新常态下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
在国防教育的内容方面普遍开设军事理论教学课程,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国防、军事方面的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其互助拼搏、严谨自律的品质和精神。同时,随着全国范围内和社会层面上国防教育重要性的相关知识日益普及,高校内有关国防教育的各类宣传活动,亦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多元化的宣传形式、多样化的宣传内容,有助于不断强化学生的国防概念。
(二)问题
首先,学生自身对于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仍然存在上升空间。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防教育意识的匮乏、危机意识的缺失,将间接导致学生淡薄国防意识、淡漠爱国思想,导致其缺乏忧患意识,难以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相应义务。
其次,师资力量薄弱,国防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高校纵然有意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只能在国防教育中给予有限的资源,这必然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课时安排的不严谨,甚至让所谓的国防教育变成“走过场”的课堂形式,丧失了其原本应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再次,缺乏社会人才的帮扶,高校片面或被迫割裂国防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性。良好的国防教育需要以足够的教育资本作为支持,但是虽然近年来国家层面对国防教育给予了多样化的投入,但真正意义上能够落实下来、推动国防教育进程的内容少之又少,缺乏社会范围内的支持,进而导致国防教育与社会发展本应具有的必然联系性被割断,难以适应时代需要。
三、新常态下高校国防教育的创新方向
(一)与时俱进,创新理念
首先,加强爱国主义培养,继续发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防观,将爱国主义、热爱社会主义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三项合而为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增加其爱国情怀和发展热情。
其次,继续培养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大国防范意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当前国与国之间的对抗与竞争,已经延伸到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只有建立起各行各业合纵一体的全新发展理念和国防观,提升和平年代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更为理想地支持国防事业、发展国防教育。
第三,加强海洋意识教育,科普海洋知识,加强对领海、国土以及海洋资源等相关概念的理解,深化《联合国海洋公约》的知识普及。不久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欧国家联盟以及菲律宾等就中国南海一事上演了一处极为滑稽的“南海仲裁案”,但这一幕戏剧的背后,更应该警醒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工作,要加强对海洋方面的普及,让学生认识海洋、产生强烈的海洋意识,自觉维护海洋权益、维护中国主权。
(二)把准脉搏,创新机制
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对高校作出的相关要求和指示的基础之上,更需要落实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兵役、国防类的法律,以便形成健全、有效的机制。
首先,加强高校党委对国防教育的领导,确立党委书记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指导现有的高校国防教育,把准脉搏,及时研究现存的问题和难点,维系国防教育的重要地位。
其次,加强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积极拓展师资力量。将国防教育学科纳入到高校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当中,从国防教育的视角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标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建立高校内部的国防教育理论体系,为教育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同时,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历层次,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军事素养。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国防教育督查机制,明确成立一支由各专家领导组成的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同时又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专业考评队伍,将国防教育工作制度化,将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化,将组织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效结合起来,纳入考核检查体系。
(三)适应需求,创新方法
新常态下,对国防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集中在教学过程和策略的创新上。
首先,利用信息手段,建设国防教育网站,建立国防教育文化长廊或文化广场,利用校园内的LED屏或广播、校内电视平台等宣传国防知识,实现课上教育和课下教育的高度统一。
其次,将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大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社会、深入农村,全面了解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变化,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进而增加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最后,成立国防教育的相关社团,充分发挥其在国防教育中的先锋和引导作用。当代大学生群体当中,有很多军事爱好者,他们对国防和军事等一系列相关要素充满兴趣,也具备一定的军事理论水平,而这将对周围其它对此并不十分感兴趣或缺乏热情的学生产生较强的感染力。因此,高校内部可以积极成立有关军事方面的社团,加强对其的引导和支持,充分发挥其在国防教育当中的引导和先锋作用。
四、结语
面对日益变化的国内外形势,高校领导以及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积极创新,让国防教育呈现出与时代和社会发展更为紧密的关联性,不断创新教学思维、改变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为大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和建设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艺腾.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宣传的创新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6, 7(1):140-142.
[2]昝金生,李瑾.论高校国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科教文汇旬刊, 2015(32):18-19.
[3]周虹霞,肖欢.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创新发展的方法与策略研究[J].青年科学月刊, 2014(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