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勇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英语课堂集体由于组织松散,缺乏凝聚力,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引入集体动力理论,分析集体动力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最后提出了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应用集体动力理论的几点建议,以期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集体动力理论 大学英语课堂 外语教学 集体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02-01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大学普遍实行选课制的背景下,作为公共必选课的大学英语课班级必然会打破学生按学科专业划分的自然班级,班级成员学科专业背景复杂多样,学生各自为战,没有集体目标和动力,缺乏集体凝聚力,班级成员之间缺乏交流和合作,这给大学英语教师增加了组织课堂教学的难度,教学效果也会打折扣。本文提出应用集体动力理论探讨和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大学英语老师提升班级凝聚力,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师和班级全体成员的共同发展。
二、集体动力理论
集体动力理论是研究发生在群体内部和不同群体之间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理论体系。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urt Levin最早使用集体动力这个表述来描述集体内部的积极和消极的力量,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发起了对集体动力的研究,后来,集体动力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商业等社会科学领域得到研究和应用。
集体动力认为集体是一个动态的有生命力的概念,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到成熟过程。在集体形成阶段,成员之间缺乏信任,会产生焦虑情绪,他们会用怀疑和警惕的眼光观察其他成员的行为,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在集体发展阶段,集体成员之间分歧和竞争依然存在,会导致差异和冲突,但是成员之间相互协商越来越多,集体目标、规则和行为准则慢慢建立,成员之间的紧张感会逐渐消失,集体学习和完成任务的效率会提高。在集体成熟阶段,集体凝聚力开始形成,成员之间的合作增多,他们会朝着集体目标前进,最终会带来效率和成果。
集体动力认为集体有其内在结构,这种结构是在集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种结构就是决定集体成员相互关系的内在框架,其相关因素包括角色、准则、价值观、交流方式等。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都是相互补充,都是为了共同完成集体任务。行为准则是规范成员行为的规则,准则是通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协商制定出来的,对集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给集体成员指明方向,提供动力,规范成员社会交往。
在集体结构中,领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的领导方式对课堂氛围和集体成长产生重要作用。研究证明民主型领导方式下集体成员能更友好的交流,领导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更融洽,集体全体成员的集体目标感更强,最终集体取得的成就越多,成员的满意度越高。
集体动力认为集体凝聚力是成熟集体的重要特征。一个集体是否有凝聚力,主要看三个方面,集体成员相互吸引,对任务的投入程度和集体自豪感。集体凝聚力是集体工作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条件,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集体成员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为集体的成功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一个学习型集体里,集体凝聚力有助于强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效果。
集体动力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集体会影响个人的行为和决策。集体对个体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研究发现在集体其他成员在场的情况下,个人工作学习会更努力,当集体环境对个人产生干扰和冲突时,个人表现会下降。
三、集体动力与外语教学
集体动力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相对滞后。在外语教学课堂环境下,以班为单位的集体缺乏稳定性,班级成员处于不断的变动状态,甚至老师也经常变动,这是集体动力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被研究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外语教学注重对课堂环境的研究,其中一些变量比如班级凝聚力、课堂组织等,正好是集体动力理论的一些概念。近年来,合作学习在外语学习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合作学习也强调集体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集体动力可以应用于外语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原因。集体动力研究的是集体特征,比如集体构成、关系、凝聚力、行为准则、交流方式等,这些因素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交际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外语课堂集体的质量和环境往往决定了集体成员之间交际的质量和数量,也决定了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质量和数量。如果一个外语课堂集体形成了积极向上,互助合作,关系融洽的集体环境,对学习语言极为有利。因此,外语教师应该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和研究集体动力,并把该理论应用到语言教学中。
四、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应用集体动力理论
大学英语课的特点就是班级存续时间短,班级成员每学期或每学年都在变化。要让这样的集体在短时间内产生凝聚力和好的教学效果,给大学英语老师带来不小的挑战。
1.增加课堂交流机会,构建良好的班集体成员关系。
大学英语班级开课之初,老师就应该留出时间让学生相互了解,让他们适应新的课堂环境。通过一些简单的自我介绍和相互询问,让学生从母语思维表达状态进入到英语思维表达状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进一步强化课堂交流,提升集体成员关系。通过配对活动,分组活动,角色扮演,并经常变换座位等方法,让学生在班级范围内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通过一些以真实交际为目的的个性化的语言任务,提升大学英语班级成员的人际交往意识,让更多的成员成为朋友。
2.构建班级成员结构,提升班级凝聚力。
根据大学英语课班级特点,构建有利于教学管理的班级结构,比如推选科代表和组长,对班级进行分组管理。让科代表和组长参与课堂内外的管理和活动组织,让学生自主管理,同伴相互管理。课堂内进行小组趣味竞赛,老师应鼓励学生自己组织课外活动,学生的参与会提升班级凝聚力。
3.确定班级目标和准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学英语教师要在和学生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班级学习目标及行为准则,并且要让全班同学都知道。比如学习目标,要清楚地告诉学生这学期要掌握多少单词,阅读量要达到多少,要写作几篇文章,达到多少字数等。至于行为准则,学生要明确课堂行为哪些是合理合规的,哪些是不合规的,干扰课堂教学的。这些目标和准则确定之后,作为班级领导的老师要经常检查督促学生,记录学生遵守情况,并纳入到对学生的考核之中。
4.班级活动和任务向课外延伸,增加共同学习和分享机会。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大学英语班集体课堂教学时间不断减少。教师应把教学适当向课外延伸,比如组织班级英语角,班级竞赛等活动。还可充分利用网络来学习和交流,老师可以通过QQ群或微信群向学生发布任务,也可给学生提供课外学习的资料,让学生参与讨论,共同学习,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
参考文献:
[1]Group dynamic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oup_dy
namics
[2]Drnyei Z, Malderez A.(1999). The role of group dynamic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