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电针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1-04 08:46刘晓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肌电图多巴电针

刘晓团,吴 威



头电针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晓团,吴 威

目的 观察头电针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纳入的40例帕金森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电针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行肌电图检查,并进行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运动障碍(32项~35项)评分。结果 两组针刺即刻后与服药24 h肌电图肌电位频率和振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静止性震颤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UPDRS运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电针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对于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针刺;头电针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呈慢性进展,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1],以上症状均属运动功能障碍,是影响病人生活能力和质量的主要原因,其治疗主要采用复方左旋多巴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替代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副反应多及药物价格昂贵等问题。近年来,针灸治疗PD取得一定疗效和进展,但缺少多中心的大型研究,没有统一临床评价标准。本研究通过对40例PD病人的随机对照治疗,寻求治疗PD运动功能障碍更有效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1.1.1 诊断标准 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PD诊断标准[2]。

1.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PD的诊断标准;②年龄50岁~75岁;③过去3个月内未接受过针灸治疗;④自愿接受随机分组,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PD诊断标准;②不属于药物作用范围内的病例;③年龄<50岁、>75岁者;④伴有严重的神经缺损病人,如痴呆、失语、失认等;⑤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病人;⑥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病二科住院病人、国医堂门诊病人40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病人性别构成、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服药剂量按初诊时服药剂量继续服用。无服药史者,以0.125 g,每日3次口服,不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其他药物,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2 治疗组 在服用药物的基础上,取焦氏头针舞蹈震颤控制区,定位为运动区前移1.5 cm的平行线。运动区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往后0.5 cm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相交处,上下点连线即为运动区。操作方法:一侧肢体震颤取对侧,两侧震颤取双侧。病人采取坐位,皮肤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舞蹈震颤控制区连接G6805-2电针仪,选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以病人可耐受为度,每次固定时间治疗20 min,每周3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4 肌电图(EMG)测试方法 原服多巴丝肼的病人测试当天上午停服西药,仰卧位安静15 min后,分别选取震颤肢体(单侧肢体震颤取患侧,双侧肢体震颤取相对严重一侧)的趾总伸肌和腓骨长肌,放置同心针电极接地线置于腕部或踝部。肌电信号经肌电图仪放大后在显示屏显示并记录。给病人施行头针电刺激20 min后,再次记录肌电图,作为首次头针治疗前后肌电图的比较,总疗程结束后再复查EMG,作为总疗程前后的对比研究。每例治疗前后记录的条件完全一致。震颤强度采用国际认可的震颤分析软件TRAS系统,对震颤频率、振幅和与震颤相关的肌电活动的数据进行分析。震颤频率的记录范围在1 Hz~30 Hz;震颤的能量被记录为振幅,其显著性表现为峰值;EMG同步记录与震颤相关的肌电活动。

1.5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组病人针刺前、针刺后震颤即刻是否停止、当时肌电图肌电位频率和振幅(以50%为界限),以及整个疗程结束后震颤肢体所记录的肌电图的肌电位频率和振幅。观察对照组服药前、服药24 h后及服药疗程后肌电图的肌电位频率和振幅。两组病人均进行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运动障碍(32项~35项)评分,运动波动(36项~39项)评分,评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

2 结 果

2.1 两组肌电图肌电位频率和振幅、静止性震颤频率比较 两组病人治疗前肌电图肌电位频率和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针刺即刻后与服药24 h 肌电图肌电位频率和振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静止性震颤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表3。

表2 两组震颤症状与肌电震颤波变化比较 例

表3 两组静止性震颤频率比较(±s) Hz

2.2 两组治疗前后UPDRS运动评分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UPDRS运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UPDRS运动评分比较(±s) 分

3 讨 论

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中医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即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的记载,明·孙一奎在《赤水玄珠》首次提出以“颤振证”命名以震颤为表现的疾病,并阐述其病机为“非寒禁鼓栗,乃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为痰火,虚则肾亏”。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也有“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注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有之,老年尤多。夫年老阴血不足,少水不能治盛火,极为难治”的记载。古代医家对震颤病机认识较为明确,但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治理论。现代较多认为震颤多因年老体虚、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及劳逸失当或久病脏腑受损,致使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筋失所养,虚风内动;或风火夹痰,互阻络道而成本病。病位在脑,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痰瘀阻络、阳亢化风为标。久病则寒热虚实相互转化,而成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症。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强调脏腑、经络辨证结合,从阴阳、经络、脏腑、气血功能的平衡入手,通过调补结合,促进机体达到新的平衡。头针疗法是指在头部的特定区域针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这说明头部与人体各脏腑紧密相关。针刺头部穴位不仅可以调整头部的气血阴阳,更由于十四经脉直接或间接与头部相连,全身气血和阴阳也将得到调整,症状得以改善。郭敏等[3]专长用头针治疗PD,通过引经气直达病所,以提高疗效。焦氏头针以大脑皮层机能定位为理论依据,以针刺为手段治疗各种疾病的头针疗法。其中治疗PD,主要针刺舞蹈震颤区。针刺对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通常认为针刺治疗PD的关键机制在于:针刺能提高脑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增加甲状腺素的活性;修复受损神经,保护PD病人脑部;抑制肌电位,降低PD病人震颤肌电位的幅度、频率,改善震颤体征[4];可以有效促进病变部位脑血流量。以上均能改善PD病人症状[5-6]。邓聪等[7]用头皮针针刺舞蹈震颤区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取得良好效果。邱崇笙等[8]研究文献汇总证实头针对PD的症状有确切的改善作用,且配合西药有增效减毒的效果。

运动功能障碍是PD最主要的临床表现,EMG方法可记录到震颤肌肉的震颤肌电位及震颤强度,它是一种不自主、阵发的节律性重复放电,每组放电的幅度及频率大致相似。本研究结果提示头电针可有效抑制震颤肌电位,从而改善震颤的症状,且提示震颤症状改善越明显,震颤肌电位频率和振幅减少越显著,肌电位的变化与震颤频率、强度相一致。UPDRS是目前公认的帕金森病临床评价的标准工具,通过其中有代表性的运动评分第32~39项,分数越低提示症状越轻,生活质量越好[9],两组间的对比显示头电针对运动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目前针灸治疗PD最常用的方法即为头针头穴进 行治疗,占主穴频次的58.3%,而舞蹈震颤区占35.7%[10]。本研究选取舞蹈震颤区为焦氏头针治疗PD的最主要部位,针刺后连接G6805-2电针仪,选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每次固定时间治疗20 min,操作手法基本以平补平泻为主,方法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能很好地改善PD病人震颤症状,实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由于缺少统一标准,有待于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1] 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78-285.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3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47(6):428-432.

[3] 郭敏,陈华德.针灸治疗帕金森病体会[J].中医杂志,2015,56(19):1698-1699.

[4] 黄文燕.头针电刺激对震颤型帕金森氏病肌电图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4(3):38-39.

[5] 寿崟,徐鸣曙,葛林宝,等.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1):160-162.

[6] 季超,张晓芳,马振旺,等.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现状和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1):114-116.

[7] 邓聪,老锦雄,周思远.督脉温针灸配合头皮针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 15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9):60-61.

[8] 邱崇笙,王旭慧.帕金森病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5):181-182.

[9] 黄载文.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74-75.

[10] 任泓宇,王兴兴,郑禹,等.针灸治疗帕金森病选穴规律的探讨[J].山海针灸杂志,2015,34(1):70-72.

(本文编辑郭怀印)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沈阳 110034),E-mail:jueshi0523@163.com

引用信息:刘晓团,吴威.头电针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2):2600-2602.

R741 R259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6.22.003

1672-1349(2016)22-2600-03

2016-05-09)

猜你喜欢
肌电图多巴电针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观察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素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和尿酸水平的影响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电针与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关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检查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颤止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