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可知,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和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指示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教育的育人工作呼唤着班主任工作向专业化转变。可以将积极心理学与班主任工作结合,这样可以使得班主任的工作开展更加的顺利。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积极心理学 班主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01-02
引言
小学班主任不好当,这是很多小学班主任的共同的心声。尤其是大部分班主任都是刚进学校的新教师,面对调皮的学生更是力不从心。如何在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如何促进每一个学生共同发展则是班主任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当然,解决这些问题不可一蹴而就,而是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好班主任工作。
1.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重新认识班主任工作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要求了解积极心理学是什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重新看待班主任工作是怎样的,在工作中少一点抱怨,就会多一份期待。
1.1重视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指对待过去满足、对待现在快乐和对待未来充满希望。在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这三种情绪体验,这三种情绪体验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在学习中班主任应该积极给予小学生鼓励,一个小小的鼓励,可以让学生更加的认可自己。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适当的鼓励,以此让他们感受成就感。
1.2重视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养成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每一个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两种人格,并且这种人格一直在相互抗争。也就是说小学生有快乐、喜悦、宽容、慷慨等,但同样也有压抑、恐惧、生气、嫉妒等消极心态。由此可见,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教会学生学习释放心中的压抑、学习积极的面对一切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1.3重视班集体的构建
在学习阶段,班级就是学生的第二家庭。可见,构建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班集体是十分重要的。构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就需要重视全班学生的力量,引导每一个学生为班级服务,告知每一个学生班级对于他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班主任工作中的策略
积极心理学毕竟只是一门学科,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将此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才能看到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才能体现一个班主任的智慧之所在。可见,将积极心理学的知识恰当应用到班主任工作中也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2.1不能一点概面,应全面看待问题
在面对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时,班主任要做的应该是全面的看待问题,而不是一刀切。一刀切容易引发更多的问题,有的时候甚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得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学习到很多的优良品质。比如学生之间有矛盾发生争吵时,教师应该把两个学生请来坐在一起。把自己心中对彼此的不满说出来,然后教师再依据他们所有的问题进行判断。可以适当的给予教育,但是不能太严格了,这样会让学生害怕老师。处理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开学生心中的问题,而不是责骂。学生之间团结友爱才能促进班级的发展,因此老师应该全面的看待问题,而不是批评他们当时的错误。
2.2积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
每一个学生都会犯错,没有不会犯错的学生,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严肃的责备。这样的引导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还能带动班上的整个学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十分重要,因为教师是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可以说教师就是学生第二父母。做好的引导,学生采取获取更多。当然,在引导的过程中还应因人而异,学生的性格有所不同,采取的方式也要有所不同。比如,学生不认真学习。当一个学生不认真学习时,教师应该发现其不认真学习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不认真学习。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找到适合的方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当找到缘由时,教师还应该和学生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告诉学生学习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是什么,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不认真学习所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适当的应用积极心理学,不仅可以很好的开展班主任工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积极心理学为奋斗在工作岗位中的每一位班主任打开了一扇窗,当然,上帝为你打开了一扇窗,班主任也需要自己打理这扇窗户。灵活运用积极心理学,找到着力点,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体现班主任工作的智慧。
参考文献:
[1]任亮宝.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黑河学刊,2010,06:116-118.
[2]席作宏.论班主任的管理智慧[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4,01:11-14.
[3]郑春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班级心理文化建设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4,11:98-100.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