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振宇
【摘要】对浙科版高中生物教学中遗传图解的书写范式和变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学生在书写遗传图解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遗传图解 范式 变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59-01
浙江省从2009年开始理综试卷开始自我命题,而生物教材从2006级(即2009届)学生开始使用浙科版教材。在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生物命题趋势与之前发生很大的改变,但遗传图解的书写一直延续至今。可是规范的“遗传图解”应该怎么书写?不管是教材还是大纲都没有明确的说明,即使是高考题,给的参考答案也不尽相同。这样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许多烦恼,但同时也给我们更多的发挥空间。
遗传图解的书写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基本的专业范式,这就要学生在平时的练习、考试中学会模仿,灵活运用。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书写遗传图解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在高考中因这样的失误而丢分,实在是让人痛惜的事情。下面就对教材中的遗传图解呈现要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学生在书写遗传图解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归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遗传图解的基本范式和变式
1.遗传图解的基本范式
仔细观察教材中的遗传图解,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现归纳、总结如下:
(1)基因型。包括亲代的基因型和所有子代的基因型,必需用相应的英文字母准确的表示。
(2)表现型。包括亲代的表现型和所有子代的表现型,用简单的文字准确的表示。
(3)符号。包括亲代(P)、子代(F1)的符号,杂交(×)、自交(?茚)的符号以及箭头(↓)的符号等。
(4)比例。子代出现多种表现型时,各种表现型统计比例。
(5)配子。亲本减数分裂产生的所有的配子类型。若一个亲本只产生1种配子,则直接用分支法整理;若一个亲本产生多种配子,则用棋盘法整理。
2.遗传图解的变式
教材上呈现的遗传图解只是一个范本,用基因、文字、符号、数字等对遗传现象的本质、规律进行了简洁而准确的描述。但是如果只能以教材上的遗传图解作为唯一标准,那势必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式,反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教学的经历和部分同行参加高考阅卷的体会,总结得出遗传图解书写中可以出现的变式。
(1)格式变化。教材上一个亲本产生多种配子时都是用棋盘法进行书写,它能清楚地体现雌雄配子随机组合的所有方式。遗传图解还可以用分支法进行书写,用箭头连接雌雄配子的组合方式,特别是在产生配子种类少的时候,更加方便和简洁。所以在练习和试卷包括高考的参考答案中经常出现用分支法书写遗传图解的方式。
(2)基因型和表现型变化。在分支法书写遗传图解时,若出现多种基因型都表现同一种性状,那么可以用大括号把多种基因型括起来,再在大括号下面写出表现型。
(3)配子变化。遗传图解中写出配子能更好的体现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特别是在书写单倍体育种的遗传图解时,单倍体的形成是育种的关键,而单倍体的来源就是配子,所以写出配子就尤为重要了。
(4)要求变化。以上3种的变化是力求遗传图解的简洁明了。若题目中有要求时,如明确要用棋盘法书写遗传图解或明确要求写出配子时,要遵照题目的要求,否则只能扣分。
二、学生书写遗传图解时常见的不规范的形式、不规范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1.不规范的形式
不管在高二初学遗传图解的过程中,还是在高三复习遗传图解的过程中,经常看到学生在书写遗传图解时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规范之处。通常有符号不规范、表现型不规范、配子不规范、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2.不规范的原因
学生书写遗传图解中很多不规范的问题看似是学生的问题,其实主要是教师的问题。特别是教师在遗传图解的第一遍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讲解、点拨以及规范性要求上没有指导到位,导致学生在模仿中出现似是而非。在作业的批改中教师不够仔细,没有把错误的地方指出来或者指出来后没有重点强调,导致学生对遗传图解的书写不够重视。
3.应对策略
如何让学生能写好遗传图解,第一,教师在第一遍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中的遗传图解要讲解分析到位,在学生第一次书写不规范的基础上给与及时的分析点拨。第二,在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中要重视对遗传图解的批改,要细化到每一个环节,逐条给分或扣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对,又错在哪里。第三,要多一些呈现学生正确优秀的遗传图解,即是对这些学生的表扬和鼓励,也是其他同学模仿的榜样。
综上所述,遗传图解的书写有其基本的范式,变式只是在范式基础上的延伸。遗传题目的背景或条件多变,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遗传图解到底在强调哪一方面,怎样用图解简洁、准确体现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1]季素琴.如何规范书写遗传图解[J].新课程(中学).2010(3)
[2]苏晓忠.高中生物遗传图解的书写格式及给分点[J].新教师教学.2011(7)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