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宁,杜会永,王华军
(1.黑龙江省商业经济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商业大学 经济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3.中国人民银行大兴安岭地区中心支行,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000)
土地银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启示
蔡 宁1,杜会永2,王华军3
(1.黑龙江省商业经济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哈尔滨商业大学 经济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3.中国人民银行大兴安岭地区中心支行,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000)
城镇化诱发农村和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调整,农村居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加,并在规模效益约束下更多的人选择放弃从事农业生产,使土地流转趋势增强。从国内农地流转的现实需求出发,我国亟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获取部分地区土地银行建立与运营、土地流转价格与期限确定的相关数据资料,总结归纳其发展规律,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立土地银行、确定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解决当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价格不规范、期限不合理、农民收益受损和企业效益难以保障等问题。
土地银行;土地流转;研究现状;启示
城镇化发展给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较大改变,一是城市规模扩张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且伴随国内劳动力工资水平提升,在城市就业的待遇逐步提高,城市吸纳农村居民就业能力增强;二是引导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对农村居民个体影响的渗透,诱发了农村和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调整,农村居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加,并在规模效益约束下更多的人选择放弃从事农业生产,使得土地流转趋势增强。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比重在2014年就达到了30%以上,黑龙江省这一指标在2012年就达到了35%以上。然而,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农地承包经营权价格不合理、承包期限不固定等问题,导致了流转双方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一方面,农村居民转出土地不能获得合理收益,另一方面,转入方不能获得长期投资收益的保障。为保障流转双方收益,国内部分地区试点了具备土地银行性质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土地银行建立与运行的现状,为建设土地银行提供可借鉴经验。
Terry.v.D(2003)认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土地私有制国家土地所有权买卖有益于合理配置农地资源;徐强,周伟(1993)提出引入土地银行机制是解决土地市场不规范等问题的可行方式;崔新明,贾生华(2000)提出城市土地银行概念,从事土地征购、整理、储备、供应和开发;吴玲,李翠霞(2007)认为市场化的农地调整能够促进农地流转,妥善解决农地经营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实现农地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因而具有广阔发展空间;李波(2007)认为土地银行可实现规模经营,但功能要受到限制;王铁(2008)认为我国建立农村土地银行势在必行,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冯子标,王建功(2009)认为我国应该成立土地银行,并通过赋权使其具有主导土地流转的权限;郭骊等(2010)认为农村土地银行的建立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有助于促进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陈霄,鲍家伟(2011)指出建立以资本市场为媒介的农村土地银行有利于全方位提升农村土地“资产”价值,凸显“资本”属性;张光宏,张振环(2013)认为土地银行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产物;张清勇(2013)指出台湾“农地银行”使农地买卖和租赁市场更具活力,能促使农业劳动力年轻化和扩大经营规模的目标。
Don T.Johnson和LarryB.Cowart(1997)认为土地银行要在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的基础上确定土地流转价格;范德珍(2003)指出应根据土地原用途价格确定土地价格;邓大才(2007)认为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较低导致农地流转价格发现较难,部分土地流转没有价格或负价格;张存
刚,邵传林(2009)认为要根据土地等级、位置、存地期限等因素确定流转价格;周晓林,罗文斌(2009)建议由政府组织成立专业评估机构,根据地域特征、耕地肥力等确定土地基准价格、浮动价格和价值增长率;何芳(2009),温修春(2011)建议根据基准利率加浮动利率的利率模式确定流转土地价格;同时,为了保障投资者收益,应合理设计土地流转期限,不能实行活期存地,五年以上为宜;冯子标,王建功(2009)认为土地银行应设立土地使用价和出让价两种价格,土地使用价格还应充分考虑土地的异质性;冯兴元(2011)介绍了成都彭州市土地银行实现土地市场化的做法,设立不同的存地、贷地利息赚取差额利息;王颜齐,郭翔宇(2012)认为我国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导致农地价格信号失真,因而需要研究建立与农地产权流转市场相配套的价格体系;田广星(2012)认为土地流转市场合理竞争产生流转价格,且要合理制定级差价。
国内外学者将土地银行的性质归为三类:一是中介论,二是金融机构论,三是土地储备机构论 (邵传林,2009)。土地银行模式主要有四类:一是“西方模式”,但不开展农地存贷业务,不以农地流转为目的,如法国“土地信贷银行”,德国“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等;二是“平罗模式”,即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具备土地银行特征,是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以促进土地流转为目标,不开展土地抵押贷款,不是政策性金融机构;三是“农发行改建模式”,(张存刚等,周晓林等2009);四是“台湾模式”,即“农地银行”,买卖、租赁农地的信息和服务平台,具备农业融资贷款等服务功能(张清勇,2013)。土地银行组织形式较多:实现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政策性机构(Dunkerley.HaroldB,1983);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关的企业 (Stefan.Nagel和Konrad.Liegel,2004);李波(2007)认为是政策性银行和专业银行两种方式,由于专业银行方式成本过高,现阶段应采用政策性银行方式;王铁(2008)认为可采用独立股份制,也可依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或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经营;冯子标,王建功(2009)认为可借鉴农村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也可与农村专业组织合作;黄少安(2011)建议现有商业银行开展土地银行业务,实现土地资本化;张晗,邵彦敏(2015)指出土地银行缺少贷款功能会影响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实现。
综上所述,可知国内外学者对土地银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多数研究是关于内涵和外延、可行性和发展模式等基础性研究,研究方法通常以理论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为主,定量分析方法较少。关于土地银行对土地流转价格确定的研究多是理论分析,仅仅指出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并未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估算。从国内农地流转的现实需求出发,我国亟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获取部分地区土地银行建立与运营、土地流转价格与期限确定的相关数据资料,总结归纳其发展规律,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建立土地银行(从事土地存贷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确定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解决当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价格不规范、期限不合理、农民收益受损和企业效益难以保障等问题。因此,本土地银行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同时,研究中形成的相关结论以及分析所采用的相关方法都对土地银行、土地流转和价格制定等理论作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清晰的理论框架基础,特别是为结合我国国情做具体分析定量定性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1]Terry.v.D.Scenarios of central European land fragmentation.Land use Policy,2003,20(20):149-158
[2]Barnes Grenville.Lessons learned:an evaluation ofland administration initiatives Latin America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J].Land Use Poliey,2004(20):367-374
[3]王颜齐,郭翔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初探[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3):19-22
[4]吴玲,李翠霞.农地稳定与农地调整—农地制度安排的悖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2):108-111
[5]张晗,邵彦敏.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15(3):98-102
[6]何芳,温修春.我国农村土地银行与农户间存地利益博弈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4-10
[7]冯子标,王建功.以土地银行主导农地使用权流转[J].当代经济研究,2009(11):45-49
[8]张存刚,邵传林.基于“土地银行”视角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J].甘肃金融,2009(7):14-16
[9]黄少安.商业银行可以探索土地金融业务[J].人民论坛,2011(27):67
[10]张光宏,张振环.土地银行引进的博弈分析—基于非正式市场中土地使用权的无保障性[J].农业技术经济,2013(9):101-107
[责任编辑:王凤娟]
F30
B
1009-6043(2016)12-0003-02
2016-11-14
蔡宁(1982-),江苏宿迁人,黑龙江省商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现代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研究、现代信息流通发展;
杜会永(1984-),江苏徐州人,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建立土地银行完善农地经营权流转定价机制研究(15JYC04);年度规划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15JLB02、13D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