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遥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大连 116023)
浅析“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
曲 遥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大连 116023)
[摘 要]教学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成效对高校的发展和正常运行有直接关系。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即把学生和教师作为核心,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能提高高校的综合竞争力,而目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只有采取合理的对策,“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的作用才能有效发挥。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教学管理
1.1学生是整个教学管理工作实施对象的主体
人才培养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也充分表明了教学管理在整个高校工作的关键地位,教学管理作为高校开展各项教学任务的基础,更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保证,在教学管理工作开展和实施中,其面对的对象主体是学生,如果失去学生这一主体,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1.2“以人为本”是高校实现人才目标定位的内在需求
简单来说,高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就是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者在遵循教学规律、管理原则、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高校教学活动的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控,并在一定期限内达到其目的和成效。结合高校现实状况来说,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结合自身办学层次,将学生培养成为不同类型的高级人才,这也正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所以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而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管理进行的,学生是教学管理的主体,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高校教学管理质量才会得以提升,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1.3“以人为本”是提升教学管理服务意识的关键
过去高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过度强调为教师和教学提供优质服务,没有提升对学生学习、成长的认识,并存在为教师服务是应该的,为学生服务不必要的错误思想。而且,对教师实行人性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对学生实行制度化和命令式的管理形式。这种服务方式和服务意识大大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所以需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遵循《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行管理思路的转变,明确管理机构职能,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充分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1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本质上看,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在管理中做到以学生、教师及其他管理人员为中心,在全面考虑教师、学生的需求后,从他们的需求出发进行问题的研究。但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没有全方位考虑到学生的需求。
此外,在我国众多高校中,教师还是从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评判标准,这种片面的学生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大部分学校也是将成绩作为优秀学生选拔和助学金评定的重要指标,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在高校中不能得到自由发挥,也没有自由选择权,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阻碍了高校教学管理的发展。
2.2高校教学管理缺乏民主性
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应具备的民主氛围极度缺乏,高校管理者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更要提起对教学管理者权力和需求的重视程度,尤其是要突出教学管理的重要地位。但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还存在行政僵化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该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仍是按照传统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活动的开展,没有给予管理人员足够的自主权。在高校各个领域工作中,工作职能的区分也相对严格,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产生严重影响,此外,教师不能直接参与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来,学生更是没有参与教学管理的资格,单凭一个管理部门,不能保障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2.3注重制度的制定,对学生约束过多
当前我国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时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制度制定上,但这些制度大部分都是高校教学管理者结合自身的管理经验及专业知识进行制定的,在制定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没有让学生参与到制定工作中来,造成这些制度过于死板,不符合学生实际,阻碍和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不利于今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例如,过多的制度造成了教学信息传达不畅通,当学生进行计算机等级考试报考或英语四、六级考试报考,很多时候信息的传达需要通过层层通知才能下达到学生,如教务处—教学部门一辅导员或班主任一班干部一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像这样严格按照制度进项信息传达的情况,一旦中间环节出现差错很容易造成信息阻塞,使学生错过报名时间。其实高校里不乏这种案例,相似的有很多,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校的制度过多。
2.4新媒体对舆论的引导给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挑战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作为当前高校学生生活中信息传播主体力量,本身在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参与性较强,信息交互性明显。而在这些新媒体信息交流中 “意见领袖”的发言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引导作用,经常会出现与高校学生管理目标不一致的状况,这些舆论信息的广泛传播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给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困难,甚至成为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盲点。
3.1因材施教,制定弹性教学目标
教学计划作为整个高校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需要结合高校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进行制订,教学工作的指导文件本身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导向性,但如果教学计划严格按照高校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进行制订,将不利于高校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潜能的发挥。因此,需要高校结合各专业发展的状况,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好学生的调研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3.2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体系
“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科学地选择评价方式,提升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尤其是在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进行学生学习成果检测除了要考察整个学习过程外,更要关注考察学习的结果。但是当前高校这种教学评估的考察方式过分关注和强调教学的过程,而教学的成果能否满足“以人为本”的培养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所以,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除了对高校学生在校学习状况的考察,更要建立一个对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评价体系,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提升状况及给社会创造的价值,建立一个符合高校学生的教学评价体系,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完善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3.3开展自主选课,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
在现阶段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在高校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开展学生自主选课,增加自主选课的比例,让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的知识,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选修课程,这充分显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此外,还需要在教学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通过对课程的选择进一步实现对教师的选择,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探索,并在探索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结合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征,选取有效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以提升高校整体的教学效果。高校可通过开展教学技能比赛的方式,让高校教师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课程的设计,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多方面研究,始终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过去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提升高校整体教学管理质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和提升。
3.4更新教学管理人员理念,开展人性化服务
高校教学服务人员在整个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展“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工作需要教学服务人员解放思想,在工作过程中不断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完善高校教学管理方式和方法,在确保高校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结合高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坚决维护高校学生的正当权益,为高校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此外,学生也需要换角度思考,了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决策,在新生入校的时候做好学生培训工作,为学生讲解教学管理工作,介绍学生专业和毕业管理的办理流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也让学生更好地明确制定学业规划。在高校平常的教学管理中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各方面问题。
当然高校也需要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其通过培训和管理实践不断提升管理能力。需要教学管理人员能清楚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在贯彻 “以人为本”理念的状况下更是要把握尺度,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更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绝对不能盲目地认为,以学生为本就是忽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学习更多的知识,好为今后学校的进步和发展奠定基础,要求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能明确认识到以人为本不是单纯强调创新,更不是要脱离现实社会,学生的社会性还是需要关注的。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在现代管理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和全面应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先进性。所以,为了更好地推动时代发展,需要高校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现有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以及管理内容做好改革和创新工作,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冯川钧.“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理论研究[J].才智,2014(9).
[2]刘婷.“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问题探究[J].才智,2014(29).
[3]蒋士杰.“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问题研究[J].新校园,2015(7).
[4]王丰周.基于“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分析[J].学园,2014(20).
[收稿日期]2015-12-0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2-0226-02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