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教学中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借鉴意义的教学方法,大家常说的微课技术就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帮助对重难点的知识的讲解,并且还可以利用微课的手段进行课前引入与课后总结等教学活动。相比以往的教学活动,微课是一种学生以往从未接触过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由于微课教学特别具有的运用优势,使之成为目前教学界的宠儿,广泛应用在教学中。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教学;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涌现出一批批所谓的高效教学手段,但唯独微课教学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时代绚烂地绽放,可见微课技术确实有着其他教学方法不具有的魅力。微课教学主要是利用一个十到二十分钟的视频,来讲解教材上的重难点知识,传统的教学都是在教师的口头传述中进行,总会因为各方面原因导致一些细小问题的存在。但微课技术能涵盖更广的知识,利用网络技术,拥有更强的可变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所以能够极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随着微课教学模式引进到当前的教学中来,为枯燥的教学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但是凡事都有利有弊,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科学地用来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那么笔者将针对高中数学教学,浅谈如何有效运用微课技术。
一、微课应用具有选择性
笔者在这里引言一句非常通俗的话:“一个萝卜一个坑”,也就是说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应该存在的范围,没有任何事物是存在普适性的。尤其在教师的教学中,教学课堂瞬息万变,学生的情况又不尽相同,所以任何一个教学手段的选用都必须要先进行判别,认定是否合适再加以引进。那么在教学中引进微课技术也同样如此,对于选择性地引进微课技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教学环境是否适合,引进微课的教学环境一定是具备相关的放映条件,并且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新型的手段;第二,教学内容是否合适,并不是每一节的教学内容都能用微课技术进行放映,选择性地运用切勿本末倒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进行“向量”的教学时,利用微课教学能够更直观形象地展示知识,而对于“充要条件”相关知识教学时,是需要教师的细心讲解与大量举例实现教学的。所以只有选择性地运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二、注重实效性
在微课技术走进教学大舞台后,很多的教师都抱着尝试的心态在课堂上引用它。并且无所不用其极,将各种花里胡哨的素材加入到微课设计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出外观十分精良的视频课件,然而实效性微乎其微。教师总是把微课技术作为一个新奇的事物来表现自己对它的热爱,设计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往往收到的成效完全不与付出的时间成正比。所以在微课技术的运用中,注重其实效性,切记华而不实是需要广大教师特别注意的地方。教师始终要认清,将微课运用在教学中,最初的目的是改善教学获取最佳的教学成效,而不是科技成果发布会,更不是展现自己信息技术的平台。在教学中设计的微课视频,首先要满足实效性,美观只是其次,能做到是最好,做不到但不强求。比如在进行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利用微课技术展示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只需要能够将点位表示清楚,坐标能够进行标示就足够了,不需要做好大量的美学设计与花边构造,永远要记住,实效大于美观。
三、加强教学管理
笔者在前文有提到,教师在微课进入课堂的最初阶段都对此表现得十分新奇,教师都如此了,更不用说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往往就是因为吸引力太大,而使学生关注的重点发生偏移。他们关注的不是微课技术中展示的教训内容,而是这个教学手段的本身。在微课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表现得十分积极,甚至可以说是十分亢奋。因为对学生来说,进行视频播放又是他们开小差、走神的好机会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关注到这一现象,那反而使课堂受到微课技术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进行微课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相比常规课堂花费更多的精力在课堂管理方面,使学生始终专注于视频学习,而不做其他不利于学习的事情。那么建立一个严格的机制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比如在视频播放之前教师就告知学生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要针对播放内容随机点名回答相关问题,回答不出或错误者都要受到相对应的惩罚,而回答正确者则会受到奖励。在这样的奖惩机制的帮助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很大程度得以保证。
四、结语
以上是笔者的浅薄见解,总而言之,微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为现代教育提供更大的可能。那么在教学中使用微课技术,也必将是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必由之路。然而新兴的科技手段总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做到趋利避害,还需要教师在将来的教学中进行仔细研究与大胆实践,寻求最适合自己与学生的运用方式。
参考文献:
[1]涂荣豹,宋晓平.中国数学教学的若干特点[J].教材·教程·教法,2006(02)
[2]梁林梅,罗智慧,赵建民.教师网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