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涛,谢道燕,田梅金,杨振国,罗雁婕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 蒙自 661101)
噻嗪酮对家蚕的残毒性试验
周春涛,谢道燕*,田梅金,杨振国,罗雁婕**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 蒙自 661101)
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噻嗪酮对家蚕残效期,分别用噻嗪酮的1000、500 和250 mg/L药液喷施桑树,分别于3、7、21和25 d后采叶饲喂家蚕3龄起蚕,观察噻嗪酮残留药剂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其对家蚕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噻嗪酮1000、500和250 mg/L药液喷施桑树后,其21 d桑叶中残留药剂对家蚕发育历期、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化蛹率等均无明显不良影响,此结果可为噻嗪酮用于防治桑园害虫提供依据。
噻嗪酮;家蚕;残毒性
蚕桑是云南省的重要经济产业之一,集中分布在省内热带、亚热带农业区[1]。云南蚕区的桑树种植在果蔬、水稻等农作物周边或附近较为普遍,而蚕桑生产季节多集中在5-10月,同时也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关键生长期和收获期。由于家蚕对杀虫剂较为敏感,蚕户在桑园及周边农田不合理的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引起家蚕中毒的事件经常发生。噻嗪酮(buprofezin),又称扑虱灵,是一种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新型选择性杀虫剂,对成虫没有直接的毒杀能力,但可缩短寿命以及减少产卵量,对同翅目的飞虱、叶蝉、粉虱和介壳虫类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有试验报道,噻嗪酮对温室白粉虱有较高的毒力,且对害虫的天敌中华草蛉和微小花蝽的毒力较低[3];其与毒死蜱、吡虫啉等杀虫剂混用防治田间水稻稻飞虱低龄若虫、二化螟效果很好[4];对危害玫瑰的棉蚜、月季长管蚜的防效也较好[5]。孙新友等在室内测定了噻嗪酮对家蚕96 h的LC50,分析认为其对家蚕为高毒[6],但是,农药在田间使用后的残留、降解受环境和药剂本身理化性质的综合影响,随着喷药后时间的延长,残毒性会降低。近几年有关噻嗪酮在桑园使用后对家蚕的残留毒性或安全间隔期的报道很少,而噻嗪酮是防治农业害虫的常用杀虫剂,因此,明确噻嗪酮在桑园使用后对家蚕的残毒性(期),在蚕桑生产中显得尤为必要。
1.1 供试材料
供试家蚕: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良种繁育中心提供的菁松品种。供试桑树: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标准试验桑园的湖桑32号(树龄22年),桑园进行常规水肥管理。供试农药:25 %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上海东风农药厂)。
表1 噻嗪酮对家蚕3龄起蚕的毒性
1.2 残毒性试验方法
采用食下毒叶法[7-8]并加以改进。浓度设计以生产厂家推荐田间最高使用浓度为最低浓度,并按最低浓度的2、4倍进行稀释,清水处理为对照。每一浓度为1个处理,采用浙江濛花-16型喷雾器进行常量喷雾,喷药做到从上到下,叶背、叶面及枝条均匀着药为止,并摘除心梢。每个处理喷施60株桑树,各处理之间留一墒作为保护行。每个浓度药液处理后的桑叶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分别连续添食施药后第3、7、15、21、25天各处理区的带毒桑叶饲养30头大小一致的3龄起蚕,放入饲养盒内,置于温度25 ℃、相对湿度50 %~60 %、光照时间L∶D=14 h∶10 h的饲养室内饲养。调查不同残效期桑叶饲喂后24、48 h的家蚕死亡率,未出现中毒死亡的家蚕,继续添食相应处理区桑叶至上蔟采茧,调察其校正死亡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发育历期等指标。试验数据均由Excel 2003和SPSS 17.0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比较各处理间的差异性。其中,茧层率=茧层量/全茧量×100 %、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 / (1-对照组死亡率)]×100 %、化蛹率=化蛹数/总供试蚕数×100 %。
2.1 噻嗪酮对家蚕的致死率
由表1可知,采摘不同间隔期的噻嗪酮各处理区的桑叶饲喂3龄起蚕,在24和48 h内,对3龄家蚕的致死率为0,即喷施噻嗪酮药后3~25 d,残留药剂对家蚕无急性中毒。
2.2 对家蚕龄期的影响
饲喂施药处理后3~15 d的桑叶,家蚕3龄发育历期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4龄、5龄龄期会延迟0.5~1 d;采摘各处理在药后21、25 d的桑叶饲蚕,对各龄龄期家蚕均无影响(表2)。
2.3 噻嗪酮对家蚕化蛹率的影响
各处理对家蚕的化蛹率与对照无差异显著,随着噻嗪酮处理浓度降低,采叶间隔期延长,其对家蚕化蛹率的影响越小(表3)。
2.4 噻嗪酮对家蚕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各处理药后3、7和25 d全茧量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药后15 d的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全茧量比对照低;药后21 d的处理与对照比较,500 mg/L的处理差异不显著,另外2个处理差异显著,比对照高(表4)。
表2 噻嗪酮对家蚕发育历期的影响
表3 噻嗪酮对家蚕化蛹率的影响
注:表中数据为3个重复的平均值±标准误差,不同小写字母表示P<0.05水平的显著性,下同。 Notes: The data in the table were averages of three repeat ± standard error, different small letters meant significance at 0.05 level.The same as below.
表4 噻嗪酮对家蚕全茧量的影响
表5 噻嗪酮对家蚕茧层量的影响
表6 噻嗪酮对家蚕茧层率的影响
用药后3 d的桑叶饲蚕,除处理1000 mg/L与对照差异显著,茧层量明显高于对照,另外2个处理和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药后15 d的桑叶,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茧层量比对照低;药后21 d的桑叶,除250 mg/L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比对照高,其他处理处理和对照比较,差异不显著;药后7和25 d的桑叶饲蚕,对家蚕的茧层量无影响(表5)。后期的桑叶处于中晚秋,随着气温降低及日较差增大,加快了桑叶的老化,对全茧量和茧层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由表6可知,药剂的各处理与对照相比,茧层率的差异不显著。
桑园及周边农田害虫的防治用药,应以家蚕的安全性为前提。本试验综合龄期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指标,噻嗪酮的各浓度在药后21 d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无影响,可以在桑园及周边农作物用于防治害虫,安全间隔期为21 d。根据噻嗪酮对粉虱、叶蝉、介壳虫等同翅目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 9-10],可用于防治桑树的粉虱、介壳虫等害虫。
在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中,残留毒性的评价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蚕作安全[7]。农药引起的急性中毒,表现为短期内引起家蚕突然停止取食,乱爬,吐液,痉挛后麻痹死亡,容易发现;慢性中毒则表现为生长发育不齐、体质虚弱,不结茧或结畸形茧,常常不易被发现而被忽视[7]。农药在桑园使用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生降解,对家蚕的残毒性逐渐降低,表现为急性毒性或慢性毒性,据调查,其中以慢性中毒居多。
农药使用后在环境中的残留、降解受气象因素(主要是光照、降雨、空气湿度等)的影响很大。本试验期间最高温30.6 ℃,最低温11.5 ℃,日均温21.6 ℃;空气相对湿度为27 %~96 %,日平均湿度71.5 %;有7次降水,总降水量为11.4 mm,其中有6次的降水量小于2.5 mm。孙新友等在室内测定了噻嗪酮对家蚕96 h的LC50,分析认为其对家蚕为高毒,在桑园中使用具有较高风险[6],而本试验在田间喷施后21 d,桑叶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无影响,表明噻嗪酮可以用于桑园害虫的防治。2种试验结果出现差异较大的结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室内试验药剂处理的桑叶暴露在环境中的时间比室外试验短,药剂在室内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小,致使降解速度慢,表现出对家蚕较强的毒性。因此,选择桑园害虫防治用药,仅仅用短期内药剂处理的急性毒性大小来判断具有片面性,因为急性毒性大的农药其在田间使用后的残留期不一定长[7]。
在本试验中,用药后15 d的桑叶饲蚕,在全茧量和茧层量比药后7 d的桑叶饲蚕的产量低,分析原因可能是在田间喷施农药时,喷雾不均匀,部分桑叶表面接受较高浓度的农药导致表面残留的农药较多,而饲蚕时恰巧采摘到农药残留量高的桑叶,因而影响了家蚕的健壮程度进而降低了产茧质量。试验药后25 d的桑叶饲蚕,在化蛹率、全茧量、茧层量等方面比对照组略高,与余智勇等[11]采用浸叶法,用扑虱灵处理的桑叶饲蚕1 d或1个龄期,茧层率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的结果相似。可能的原因是噻嗪酮在桑园喷施后,随着施药间隔时间的延长,由高浓度降解为低浓度,有报道认为低剂量的杀虫剂对昆虫(家蚕)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12],因此低剂量的噻嗪酮促进了家蚕的生长发育,表现为化蛹率、全茧量、茧层量等略有增加;另外一种可能是桑园喷施农药后,防治了危害桑树的害虫,通过增强树势改善了叶质,间接地提高了家蚕的品质,其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1]陈宗瑜.云南气候总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162-168.
[2]王运兵,吕印谱.无公害农药实用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6-68.
[3]汤 方,李生臣,孔祥波,等.吡虫啉等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及其两种天敌的选择毒力[J].农药学学报,2007,9(1):88-91.
[4]孙俊铭,韦 刚,王皖伟,等.毒死蜱与噻嗪酮、吡蚜酮混用防治稻飞虱和二化螟田间试验[J].昆虫知识,2004,41(6):541-544.
[5]温丽娜,何成兴,林 莉,等.玫瑰重要害虫的发生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J].动物学研究,2011,32(S):97-101.
[6]孙新友,袁善奎,林荣华,等.91种农药制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1,32(8):21-25.
[7]陈伟国,鲁兴萌.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J].蚕业科学,2012,38(2):329-336.
[8]马 惠.农药对家蚕的毒性评价研究[D].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6.
[9]周威君,葛春华,沈晋良.扑虱灵大田防治桑白蚧的效果[J].昆虫知识,1994,31(2):86-87.
[10]胡之亮.云南桑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中国蚕业,2006,27(25):49-51.
[11]余智勇,陈乃龄,冯志浩.扑虱灵对家蚕的毒性试验[J].蚕业科学,1990,16(1):57-58.
[12]黄柯程,曾鑫年,黎卓莹.低剂量杀虫剂对昆虫的兴奋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10,5(1):26-31.
(责任编辑 王家银)
Residual Toxicity Test of Buprofezin on Silkworm
ZHOU Chun-tao,XIE Dao-yan*,TIAN Mei-jin,YANG Zhen-guo,LUO Yan-jie**
(Institute of Sericulture and Apicultur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Yunnan Mengzi 661101, China)
The residual toxicity of buprofezin on mulberry to silkworm was tested using food intake metho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upation rate, cocoon weight, cocoon shell weight and cocoon shell rate in the 3rdinstar treated with 1000, 500 and 250 mg/L buprofezi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control after 21 days.It was indicated that safe intervals of buprofezin residual toxicant effects to silkworms were 21 days.The result would provide valuable guidance for resistanc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mites in mulberry field.
Buprofezin;Bombyxmori; Residual toxicity
1001-4829(2016)09-2253-04
10.16213/j.cnki.scjas.2016.09.043
2014-10-1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22-SYZ27);云南省科技计划(重点新产品2015BB009)
周春涛(1979-),男,硕士,实验师,主要从事园艺植物栽培管理及桑树病虫害防治研究工作,E-mail:chuntaozhou@126.com,*为共同第一作者,* *为通讯作者,E-mail:yanjieluo@126.com。
S88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