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彬
(徐州工程学院 经济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模式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启示
徐 彬
(徐州工程学院 经济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应用科学大学是德国政府改革高等教育结构和促进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结果。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大力发展对二战后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模式对于我国地方性本科院校如何走特色之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启示。
应用科学大学;实践教学;双元制
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简称FH) 是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大力发展的高等教育机构,成为德国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成功创举,被誉为战后德国腾飞和经济强国的“秘密武器”。二战后德国经济尤其是工业快速发展,德国既需要大批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规划设计的理论型人才,也需要将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际生产领域的应用性人才。社会需要更多的服务生产一线,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实践能力强、能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传统大学由于过于偏重理论研究,无法满足高度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不满足于在专科学校和技校中学习,希望能在高等学校中接受更好的面向职业化的高等专业教育。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联邦德国FH 应运而生。应用科学大学是德国政府改革高等教育结构和促进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结果。
1968年德国联邦州长联席会议通过决议,将高级专业学校和工程师学校合并组建应用科学大学。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而不是带有某种理论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使其成为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才”。1976年德国又颁布《联邦高等学校总法》,明确规定应用科学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是与综合性大学同处于一个层面的教学机构”。德国的综合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两根支柱, 缺一不可, 它们保证了人才培养结构的均衡。综合型大学的职能是培养科学研究的后备人才;应用型大学的职能是通过教、学、继续教育和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和创新来推动应用科学的发展。
由于政府重视、措施得力,应用科学大学快速发展,成为“德国工程师的摇篮”。据统计,德国当今三分之二的工程师及近半数的企业经济师、信息技术人员都出自应用科学大学。目前,应用科学大学是德国除了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之外的第二大类高等教育机构,注册学生占德国全部在校大学生的三分之一。综观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模式,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1、重视实践教学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实践学期、项目教学、毕业设计、学术旅行等,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比例高达30%-40%。FH除了校内广泛的实习和实验外,在4年学习期间还引入2个实践学期,让学生到企业和公共行政部门,强化工程和社会服务训练,即所谓的“3+1”模式。应用科学大学学制为4年分8学期,期间安排2个完整学期的实习,让学生到企业真实环境中去实习实践。
2、与企业联系紧密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重视与企业的联系。一是办学区域靠近大型企业。FH周围总有一些著名的大企业,如埃斯林根应用科学大学紧邻著名大企业博世、奔驰;曼海姆应用科学大学靠近德国著名化学企业巴登苯胺碳酸厂;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离著名的西门子公司很近。二是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紧密相连,并将地区产业特色与优势转化为学科专业特色。例如,布朗施维格/沃芬比特尔应用科学大学依托邻近大众汽车公司总部的优势,设立车辆技术学院;莱茵美茵应用科学大学利用地处德国著名的葡萄种植区,开设了德国唯一的葡萄种植和国际葡萄经济专业;不来梅应用科学大学利用地处不来梅港的优势,将船舶制造、航海科技打造成全国特色专业。三是越来越多应用科学大学和企业采取“双元制”教育模式联合培养人才。德国科学委员会1996年通过“对应用科学大学双轨制改革的建议”的决议,以法律形式规定企业也是学生的学习地点,企业参与工程师后备力量的培养是一种义务;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并设立实习岗位、培训中心。
3、注重应用研究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注重应用研究、项目开发,是其一大办学特点。1992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启动“促进以应用为导向的应用科学大学科技与开发项目”,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应用科学大学与企业界、经济界的科研合作。这一举措促使全国各地FH纷纷成立学校科技与开发中心,积极与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合作,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德国许多企业也出资在应用科学大学设立实验室、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研究,如德国著名的化学公司巴斯夫股份公司与明斯特应用科学大学共同建立实验室。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还非常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技术转化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科研应用能力,学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内容通常来自实践,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4、注重教师实践技能
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是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又一大特点。由于培养目标不同,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从一开始就特别重视教师的实践经历、应用能力,对教授职称评定也有着严格要求,只有当教师具备博士学位且有至少5年的职业实践(其中至少3年是在高校范围外进行),并具有应用或科技开发成果,才可能授予教授头衔。因此,德国FH教授不同于综合性大学的教授,必须是同时具备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的“双师型”教授,如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大多数教授都来自企业,并具有工程师资格。由于应用科学大学教师队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职业资格证书和科技研发能力,所以教学上能理论联系实际,保证较高的教学水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性本科院校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管是数量上、规模上、质量上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办学雷同化,不管是专业设置还是教学内容大同小异,特色化不够明显;比如与社会联系不够密切,关起门来办学,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变化;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性教学不足,实践、实习机会少,学生动手能力差。地方高校在发展中要注意扬长避短, 合理定位。应用性、特色性、地方性是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1、在学校的功能定位上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无疑有别于以探索前沿知识和培养高水平的学术性人才为主要功能的研究型大学, 因此, 应将其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社会服务上。所谓应用型, 就是指那些培养社会所欢迎的、能解决生产实际中具体技术和管理人才。地方高校明确立足于应用型这个层次, 主要是为了避免一哄而上、盲目攀比的现象。
2、在学校的类型和层次上要注重务实性和特色性
地方高校在确定学校的办学类型上, 要坚持从学校自身的条件出发,定性要实际。地方高校要注重务实性, 这是选准合适的办学目标的基点和支点,也是走出生存与发展的第一步。地方高校在学校类型的确定上要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条件出发,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一所学校, 不是层次愈高愈好,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的差别并不等于办学水平的差别。瞄准社会需要,定位在某个层次,努力办出特色, 同样也能体现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 同样会受社会的尊重和欢迎。
3、在学校服务区域上应体现地方性
地方高校在学校服务面向上必须清楚为哪些地域服务,能辐射到哪里,兼顾哪些方面,并明确这些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基本趋向、结构。这直接体现为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层面和就业范围。地方高校应做好为地方服务这篇文章。我国部属大学大多设在大城市,而地方高校大多在中小城市,且招收本地学生为主,毕业生一般就近就业。如果能在办学思想上突出鲜明的地方性,在人才培养、专业设计和办学形式上有较强的为地方服务的针对性,地方高校必将对促进地方社会经济起到应有的作用。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各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在我国各地到处涌现,各地需要大量面向基层、服务生产一线,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实践能力强、能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高端应用型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综合竞争力的短板。这一背景与德国大力发展应用科学大学十分相似。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对于我国地方性本科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办出特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转变观念,加强校企合作
转变观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向校企合作转变是当前地方性本科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是专业设置紧贴企业、行业、产业需求。当前,高校的专业设置趋同,既不利于特色发展,形成竞争力,又不利于紧贴企业需求,提高就业率。地方性高校应加强市场调研,结合企业需求灵活设置应用性、学科交叉型、特色型专业。二是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包括联合制订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共同开发教材、参与教学,等等。只有推进与企业的实质性、全方位合作,创新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才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2、加大实践教育比重,形成实践育人合力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当前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成为制约教育质量的“短板”;而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地方性高校加强实践教育,重视实践教学尤为重要。教学中强化教学计划内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生产实践、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要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同时要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让课堂走向实验室、生产车间,让学生更多接触生产设备、亲身感受生产流程,不断拓展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是决定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地方性高校应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成功经验,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从企事业单位大量引进“双师型”兼职教师;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校内师资队伍“双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实践经历和动手操作能力,鼓励专业教师考取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在企业建立教师实践锻炼中心,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生产管理,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4、注重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实现高校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地方高校应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做法,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找准并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需求,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地方高校积极与当地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室、研究中心、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实现高校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1] 孙进.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的特点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1(4).
[2] 刘建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6)
[3] 董大奎,刘钢.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模式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8).
[4] 张鸣放等.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比较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11).
[5] 丁晓昌.加强省域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4).
(责任编辑:高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