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理会计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探究

2016-12-28 11:22:19陈乳燕
北方经贸 2016年10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管理

陈乳燕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215004)

基于管理会计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探究

陈乳燕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215004)

新常态背景下,企事业单位向管理要效益、向成本要效益,顺势而为推进管理会计工作,推广管理会计的应用。管理会计既要服务于企业,也有服务于高校的必要。管理会计应用于我国高校的实践后,通过对管理会计在高校推行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应用管理会计应构建适合高校实际情况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等对策。

高校;管理会计;应用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是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会计领域的结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组织的管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互联网+”、大数据等的支撑和财政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管理会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高校虽然与企业有区别,但标准成本、全面预算、业绩考核与评价等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一些高校财务管理中已被重视并应用,这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资源是毋庸置疑的。

一、从管理会计角度研究高校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一)企事业单位实务的需求

在中国当前新经济形势下,要求我们向管理要效益,向成本要效益,而这自然而然形成会计介入企事业单位战略的内在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财政部出台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1]这对推动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推行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现阶段国家紧迫需要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批创新性人才。一方面要建设和培育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而在新常态下,政府财政投入增幅收窄,对各方面的支出需求包括教育支出的增长也产生了影响。如何以有限的资源实现更高办学目标,这对高校财务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高校需要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遵循公共财政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理财,精细化预算管理,合理筹划学校财力,确保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落实全面预算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需要

高等教育财务管理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总目标,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完善工作机制,实行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财务支持方式,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管理会计是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管理会计的核心在于处理与提供和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有关的信息,从而为单位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通过推行管理会计在高校的运用,发挥管理会计在推动高校增强价值创造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和决算分析评价、决算分析评价和促进管理效益发挥等方面的作用。

二、高校财务管理实践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分析

管理会计从实践中来,落脚点在应用。中国管理会计也有一定实践运用,但目前在企业实践的多一些,在高校中的应用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责任中心在高校财务核算应用的初步探索

乔春华教授1998年受当时煤炭部财务司委托的主持“煤炭高校‘四条线’财务管理模式研究”工作并制定相关文件,“经过1997年、1998年这两年的实践,研究了‘四条线’财务管理的新模式”,[2]这是高校责任中心核算实践的初步探索。

(二)在科研设备是租赁还是购买的决策分析中应用资金时间价值

案例:S高校某科研实验室需要一种设备,若S高校自己购买,需支付设备买入价200 000元,该设备使用寿命10年,预计净残值率5%;S高校若采用租赁的方式每年将支付40 000元的租赁费用,租赁期10年。假设贴现率10%,所得税率25%。购买设备款200000,设备残值变现现值10000*(P/S,10%,10)=3855,不考虑设备折旧抵税减少的现值(绝大多高校目前对固定资产核算时都没有计提折旧),购买设备的支出合计为196145元(200 000-3 855=196 145);租赁费支出:40 000*(P/A,10%,10)=245784,因租赁费抵减所得税现值:40 000*25%*(P/A,10%,10)=61446.25,租赁设备支出合计184337.75元(245784-61446.25 =184337.75),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租赁设备的总支出小于购买设备的总支出,所以S高校应租赁设备。但如果该高校核算固定资产时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则购买设备的总支出会因折旧而减少税负现值29 186.88元((200 000-10 000)/10*25%*(P/A,10%,10)=29186.88),这样购买设备的支出为166958.12元,小于租赁设备的总支出数,S高校又应购买设备才划算。

(三)净现值法在融资决策中的应用

最近十年我国很多高校都启动了新校区建设,动辄上亿元投资,高校资金压力比较大,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使学生进校入住?如学生宿舍是贷款自建还是开发商他建的决策?赵炳起运用净现值法对实践进行了总结与探讨。[3]

三、基于管理会计视角高校财务管理的探究难点

(一)管理会计理论不成熟

纵观管理会计的发展历史,其更多关注在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层面,缺乏自身理论的系统总结与提炼与财务会计理论相比管理会计理论还不成熟。当然,管理会计不是没有自己的理论,比如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发布的《管理会计公告》(StatementsofManagement Accounting)、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发布的《管理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ofManagerialAccounting Concepts)等,从多层次探索与研究了管理会计理论。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突出体现在理论研究不足、系统指导缺乏。于是,财政部旨在“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推动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概念框架和工具方法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指导意见》应运而生。管理会计理论是指导高校管理会计的重要理论,但目前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理论体现的缺失势必影响高校管理会计的实务。

(二)高校支出的成本及产出难以确认

中国高校会计核算依据是新的《高校会计制度》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虽然权责发生制也引入其中,但主要还是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这在客观上导致高校支出的成本难以确认和计量。唐·R.汉森等的研究指出:“服务区别于有形产品的四个方面是:无形性、易逝性、不可分割性和异质性。”[4]高等教育服务就具有上述四个方面的特性,而这四个特性也导致了服务产品的计量难。正如管理会计学家卡普兰指出:“若不能衡量,就没办法管理。”

(三)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在高校应用上有限制

第一,企业和高校属于两个不同性质的组织类型,企业属于盈利性的组织,高校属于非盈利组织,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有些管理会计方法工具能在企业管理中运用,而在高校中确无用武之地。比如投资决策方法在高校对外投资的核算中受到限制,虽然修订后的《高校会计制度》中也有“对外投资”科目,但高校的对外投资是受限制的,这是因为我国相关法规限制了高校对外投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财[2007]1号)第19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对外投资(包括对校办产业投资)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和专家评议,经学校领导集体讨论决策,并按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或备案后实施。”。第二,企业管理会计方法可运用在“价值管理”“股东价值最大化”等方面,而高校既不可能追求利润最大化,价值的创造难也以精确量化,只能通过节约费用、缩减开支来增加价值。

(四)管理会计人才匮乏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有接近一千七百万会计人员,但是,高端的会计人才相对较少,其中能够向单位管理当局提供管理和决策信息、能参与单位经营管理的管理会计人才少之又少,管理人才紧缺的状况已经成为当前制约管理会计发展的突出问题。同样在高校财务人才队伍中,绝大多数是核算型的精英,能胜任管理会计工作的“高精尖”人才也很少。

四、高校管理会计运用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适合高校实际情况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我国管理会计的“泰斗”余绪缨教授指出:“但这些年来,书刊上对西方管理会计的介绍,主要偏重于实务和具体方法,对贯穿其中的基本理论的探讨,则显得很不够。具体方法具有直接的可用性,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重实务而轻理论,特别是对贯穿其中的某些基本理论问题缺乏较深入的研究,不能掌握有关方法之间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就难于综观全局。”[5]要让管理会计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关键是要科学系统地进行理论体系规划,坚持问题为导向,构建能适合高校实际和发展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龚凯颂研究认为:“管理会计由两大部分构成:基础性管理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新领域,基础性管理会计又包括:管理会计的基本分析工具、决策会计、执行会计”,[6]预算管理既是连接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的纽带,又是连接单位内部各层级和单位之间沟通的桥梁,而预算管理恰恰又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运用滚动预算编制方法,编制三年滚动预算,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三)引入战略管理

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要树立“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资源”的理念,管理会计运用过程中与战略管理结合,拓展了管理会计的范围,强调通过提升内涵软实力,着眼于竞争,有助于学校高层决策者高瞻远瞩,引领高校可持续向前发展。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尝试运用“价值链分析”“SWOT分析”“作业成本法”等战略管理分析方法,从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更好地发挥财务支撑服务功能。

(四)构建以责任中心为主体的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

责任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庞大的组织分而治之的一种做法。乔春华教授研究指出:“现行高校财务分级管理体制所形成的二级核算和二级管理不能按照责任会计的步骤进行。”高校财务分级管理体制不能和高校责任会计制度划等号。[7]笔者认为根据目前高校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可以构建以责任中心为主体的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能对其经济活动严格控制的区域,其责任人也被赋予一定的决策权。责任中心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科研团队、一个部门,也可以是一个学院,甚至是整个学校。高校内部可以按照教学业务类型、职能部门设置若干责任中心,然后将学校的管理责任授权给这些责任中心之后,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手段,建立公平的奖惩制度,以充分调动责任者的积极性,以完成学校设定的发展目标。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根据《指导意见》,加强管理会计,推动管理会计的应用,其中人才建设是关键,是其他各项建设的依托。新形势下首先高校领导要带头转变财务管理观念,重视管理会计、重视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会计人员应积极主动学习管理会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提升会计专业素养和管理服务水平,逐步由“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学会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工具运用到高校财务管理的实践中去。

[1]一份首开先河的宏伟蓝图[N].中国会计报,2014-12-19.

[2]乔春华.“四条线”财务管理:高校理财新模式[J].教育财会研究,1999(2).

[3]赵炳起.管理会计在高校零基预算的运用[J].事业财会,2005(5).

[4][美]唐·R.汉森,玛丽安·M.莫文.管理会计(第4版)[M].王光远,等译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

[5]余绪缨.现代管理会计中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8).

[6]龚凯颂.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内容与方法[J].新会计,2016(1).

[7]乔春华.基于高校管理会计的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5(2).

F275

A

1005-913X(2016)10-0081-02

2016-05-11

陈乳燕(1977-),男,江苏泰兴人,会计师,研究方向:理财学。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财务管理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9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58